【閱讀筆記】 撒哈拉歲月 — 三毛

2023/12/3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圖書館借的書

圖書館借的書




世界上沒有第二個撒哈拉了,也只有對愛它的人,它才向你呈現它的美麗和溫柔,將你的愛情,用它亙古不變的大地和天空,默默的回報著你,靜靜的承諾著對你的保證,但願你的子子孫孫,都誕生在它的懷抱裏。

— — 摘錄自 哭泣的駱駝


2023年的最後一本書

是在圖書館借來的 三毛 撒哈拉歲月

回到台灣後,昏昏沉沉的過了兩個禮拜

某天打起精神來騎車去圖書館看看,才借了這本書

記得就是今年剛開始的時候吧

聽了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Podcast,有一集關於三毛的討論

那時剛到Tasmania,開始人生第一次的農夫生活

在無盡採摘的工作裡,最大的樂趣就是聽自己喜歡的音樂或podcast

因為那集訪問而在Youtube搜尋三毛的有聲書

然而,在2023所剩無幾的日子裡,我在圖書館裡發現了這本實體書

回想起來,都是我處在「體感在生活,但心裡卻不知道自己在幹嘛,有點像假裝過著人生」茫然(?)時刻,而我透過三毛的作品,品嘗一些趣味、一些激動


學生時期就知道三毛是有名的作家,甚至掀起台灣的流浪文學風潮

但我以前卻從來沒有看過她的書,應該說當時只知道念書考試,跟文字有關的書卻不怎麼有興趣,特別是這種所謂的"文學作品"。而現在長大了才第一次接觸這些文字,一方面害臊自己小時候的無知、一方面又驚訝這些文字所傳達的故事


1976年出版的作品,就算過了47年,在這樣高科技快速得知天下事的時代裡,仍舊因為這樣的奇幻文字而充滿驚喜

我想起以前大學裡古典文學的課堂上,老師說過,儘管過了千年百年,流傳在人心的,即是文字。當時似懂非懂,但現在,我想把它解釋為,不管是文字、繪畫、影像、音樂,留在人心的,都是那些會引起共鳴的創作,這是在現實五感世界裡,就算我與另一個人因為時間、空間的關係並不相識,卻仍可以透過各種形式的「作品」與對方取得聯繫


回到書上,三毛筆下的撒哈拉生活,不僅是我們印象裡的孤獨無盡的大漠景色,還有她與荷西住的房子、屋頂天台的洞口、會從洞口掉下來的山羊、從什麼都沒有到美輪美奐,連國外記者都想過來拜訪的家、家對面的墳場、去沙漠軍團福利社買菜要走的路、附近的鄰居、有毛病不看醫生而跑來三毛家求醫治的當地人、沙漠裡的國家旅館、為了賺錢去抓魚賣魚最後卻把賺來的錢花在國家旅館吃大餐的經驗、民族自決緊張氣氛下與當地朋友的故事……看著看著,我也跟著覺得有趣、感到悲傷


大漠的生活充滿了風沙、炎熱,一般生活富足的人到了物資缺乏的地方生活,肯定很不適應;沒有熟識的人,又加上孤獨;當地撒哈拉威人的成長背景不同,就連娶妻、女孩出嫁、奴隸制度的文化都很不一樣。我想,大多數人,可能會斤斤計較鄰居時不時來借東西、沒有水不能洗澡、很難與當地人有更多連結的相處,忘了在哪篇文章看到,因為這些朋友,讓她的大漠生活添加了更豐富的色彩


就算我沒有在那邊生活過,卻藉著這些文字,掉進她的故事裡當個小小的路人甲,跟隨她自由自在的靈魂、灑脫的性格,還有那善良、憐憫的溫柔,感受那個時空下的奇幻歲月


這條荒野裏唯一的柏油路,照樣被我日復一日的來回駛著,它乍看上去,好似死寂一片,沒有生命,沒有哀樂。其實它跟這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一條街,一條窄弄,一彎溪流樣,載著它的過客和故事,來來往往的度著緩慢流動的年年月月。
我在這條路上遇到的人和事,就跟每一個在街上走著的人舉目所見的一樣普通,說起來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也不值得記載下來,但是,佛說—「修百世才能同舟,修千世才能共 枕」— 那一隻隻與我握過的手,那一朵朵與我交換過的粲然微笑,那一句句平淡的對話,我如何能夠像風吹拂過衣裙似的,把這些人淡淡的吹散,漠然的忘記?
每一粒沙地裏的石子,我尚且知道珍愛它,每一次日出和日落,我都捨不得忘懷,更何況,這一張張活生生的臉孔,我又如何能在回憶裏抹去他們。
其實,這樣的解釋都是多餘的了。

 — — 節錄自『搭客車』


是的,再多的解釋都是多餘的

因為用心體會過,所以這些情緒、感受、滿滿的念想

都緊緊地在三毛本人的心裡了


闔上書,我的內心澎湃之餘,充滿感恩


謝謝那天聽了podcast

謝謝糊塗渾噩狀態的那天去了圖書館

謝謝讓我遇見這麼有趣的三毛作品 的一切


在2023年的最後一天

因為透過這本書感受到「用心生活」的歲月

所以我也想寫些什麼

來記錄我的「用心生活」

4會員
2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