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陷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抽菸, 喝酒, 吸毒...都不是孩子們主動會去嘗試的, 一開始都是仿效同儕.

也就是說, 我們小時候都是跟屁蟲.


小時候這樣無可厚非, 算是我們不得不經歷的學習陷阱.

但成年後如果依然保持如此的心態或習性, 將招來各種問題, 不限於成癮.

小時候被迫, 成年後則是自願, 陷阱變成了安樂窩, 溫水煮青蛙...


要跳出這個學習陷阱, 首先必須平心靜氣地承認: 癮君子 = 跟屁蟲

然後覺醒: 跟屁蟲永遠都是受害者!


受害者需要的是自助與幫助, 而非指責.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ilo沙龍
3會員
69內容數
Milo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06
只要告訴對方: "我覺得你缺乏同理心." 缺乏同理心的人會說: "我很有同理心啊." 具有同理心的人會問: "為什麼你覺得我缺乏同理心?"
2024/08/06
只要告訴對方: "我覺得你缺乏同理心." 缺乏同理心的人會說: "我很有同理心啊." 具有同理心的人會問: "為什麼你覺得我缺乏同理心?"
2024/08/02
這個世界可簡單分為兩種人: 誠實的人與不誠實的人. 誠實的人: 追求真相, 有原則, 不願意說謊. 不誠實的人: 不在乎真假, 沒有原則, 不在乎說謊.
2024/08/02
這個世界可簡單分為兩種人: 誠實的人與不誠實的人. 誠實的人: 追求真相, 有原則, 不願意說謊. 不誠實的人: 不在乎真假, 沒有原則, 不在乎說謊.
2024/04/24
1980年,19歲的年輕人巴比去上大學,一進校園就受到陌生舊同學的熱烈歡迎,讓他感到非常迷惑,直到他的舊生新室友拉著他去打電話給另一位舊生艾迪.電話另一端的聲音與自己非常相似,交談後得知他們都是被收養的,生日也是同一天.見面後發現他們簡直就是同一個模子出來的.唯一的合理解釋就是:他們是同卵雙胞胎.
2024/04/24
1980年,19歲的年輕人巴比去上大學,一進校園就受到陌生舊同學的熱烈歡迎,讓他感到非常迷惑,直到他的舊生新室友拉著他去打電話給另一位舊生艾迪.電話另一端的聲音與自己非常相似,交談後得知他們都是被收養的,生日也是同一天.見面後發現他們簡直就是同一個模子出來的.唯一的合理解釋就是:他們是同卵雙胞胎.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初識HTML與CSS基礎,期待未來進步成長!
Thumbnail
初識HTML與CSS基礎,期待未來進步成長!
Thumbnail
人們往往認為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獲取知識到感到舒適,然後進行練習,最終取得進步。然而,實際的學習過程遠不如預期的那麼線性。下面是學習的兩種過程對比: ▋我們認為的學習過程 1. 知識 → 2. 舒適 → 3. 練習 → 4. 進步 這種方式假設了只有在感到舒適之後
Thumbnail
人們往往認為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獲取知識到感到舒適,然後進行練習,最終取得進步。然而,實際的學習過程遠不如預期的那麼線性。下面是學習的兩種過程對比: ▋我們認為的學習過程 1. 知識 → 2. 舒適 → 3. 練習 → 4. 進步 這種方式假設了只有在感到舒適之後
Thumbnail
快樂學習雖能提高參與度,但若過度強調樂趣,可能忽略學習深度。 從文中的兩個角度探討學習者如何提升學習效果,兼顧知識與實踐。
Thumbnail
快樂學習雖能提高參與度,但若過度強調樂趣,可能忽略學習深度。 從文中的兩個角度探討學習者如何提升學習效果,兼顧知識與實踐。
Thumbnail
不可避免的經歷 在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犯錯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經歷。從小學校園中的測驗到成年後的職場挑戰,錯誤總是如影隨形。許多人因害怕犯錯而裹足不前,然而,真正的智慧在於認識到錯誤的價值,並從中學習和成長。 錯誤是學習的催化劑 當我們還是小孩時,跌倒和磕碰是學會走路的必經之路。每一次跌倒
Thumbnail
不可避免的經歷 在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犯錯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經歷。從小學校園中的測驗到成年後的職場挑戰,錯誤總是如影隨形。許多人因害怕犯錯而裹足不前,然而,真正的智慧在於認識到錯誤的價值,並從中學習和成長。 錯誤是學習的催化劑 當我們還是小孩時,跌倒和磕碰是學會走路的必經之路。每一次跌倒
Thumbnail
最近國中會考剛結束,然後在網路上就可以時常看到“請教暑假要先修高中課程,有推薦的教材或書籍嗎?”類似的提問出現,每次看到都只能搖搖頭...孩子,當你提出這種問題的時候,可知道其實你的學習已經走偏了嗎? 伸手牌、撇責任、求速成的不良心態,你是哪一個?
Thumbnail
最近國中會考剛結束,然後在網路上就可以時常看到“請教暑假要先修高中課程,有推薦的教材或書籍嗎?”類似的提問出現,每次看到都只能搖搖頭...孩子,當你提出這種問題的時候,可知道其實你的學習已經走偏了嗎? 伸手牌、撇責任、求速成的不良心態,你是哪一個?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