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無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財為養命之源,每一個人從呱呱墜地那一刻起就有人為我們沐浴洗身,用乾淨的棉布包裹我們稚嫩的身軀,從一出生,我們就在享受人間的種種物質,享受他人的種種布施。


我們結束上一世的任務來到今生,也帶了許多無明的習氣來重修,習性經過輾轉輪迴,已經深入每一寸肌膚和骨髓,剔除它,就像一根大樹要連根拔起,會有很長的陣痛期。


老智者、老法師都說要捨,要布施,其實布施真正的意義典藏在反側,一般人不容易發覺。如果我們從表面上理解布施,免不了會斤斤計較,斟酌再三,看見苦難人需要幫助,心中不斷躊躇捐一百,還是五十元就好。會有這種心胸,是因為我們以為布施是給,從我們口袋掏錢出去,自己能用的數目就相對減少,所以會捨不得。


財為養命之源人人皆知,所以捨財是大捨,大捨所對應的就是大清淨,捨掉內心的無明習氣和煩惱,捨即是得,得大清淨。


除了金錢,我們還能布施很多很多東西。比如聽到一句話讓我們心開意解,從困境破繭而出,我們就要趕緊將這一句話布施出去,分享給需要的人,讓他們聞法而心生歡喜智慧湧現,運用在家庭中,闔家圓滿。我們還能布施時間做醫療志工,陪伴病人,安慰病人在病中所承受的悲苦心境。我們也能布施方法和專長,讓別人好做事,事半工倍,利益更多人,因捨而凝聚更多的善心。


布施是捨,不只捨有形財物,更是捨煩惱捨習氣,人的煩惱皆從慾望來,捨掉煩惱就不會受五毒侵害,我們會得到前所未有的清淨。


#布施是捨

#捨無明捨習氣

avatar-img
53會員
1.2K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柳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一位女生,二十三歲那年新婚,卻因一時感情問題想不開, 喝下一整瓶農藥輕生。命搶回來了,但是毒藥傷及腦神經造成全身癱瘓,她的母親陪伴復健好幾年才能起身,靠助行器一步一步慢慢走。那一年,她的母親才五十餘歲,還在工廠做事,因為女兒的不幸,只能辭掉工作將女兒接回家照顧,至今三十年過去。 沒有因果概念
從前有一位德性高超的老智者,有一天行走在路上,冷不防被一名嫉妒心重的同道友人吐口水,老智者剛好被一旁事物吸引而停住腳步,所以不礙事。老智者繼續往前走,這位同道友人又從地上抓起一把沙灑向老智者,剛好一陣強風吹來,那把沙全灑向友人自己,老智者一樣乾乾淨淨不礙事。 老智者對那名氣沖沖的道友說了一句話
我們稱讚別人,一定要名副其實,切勿太超過,如果一直稱讚某個人的能力,讓對方聽得心神蕩漾迷失自己,最後誤判自己的能力而四處碰壁,他的自信心會蕩然無存,生無可戀。這是我們造下的口業,我們要揹這個罪。 又或者如果我們一直稱讚某個人,言過其實的稱讚,旁邊的人聽著聽著一時心就被迷惑了,心想,這麼好的人,
如果是兩個不學好的叛逆孩子互毆造成其中一人往生,社會輿論多半不會在意,因為社會眼光會認為兩個家庭都有問題,無法判斷誰是誰非。甚至會有網友認為,家長不教只好讓社會來教。 如果是品學兼優的孩子被惡少打死,那又是另一種輿論,全台灣都跟著受害者家屬心痛。說穿了,打人跟被打的都只是孩子,是什麼樣的家庭環
有一位女生,二十三歲那年新婚,卻因一時感情問題想不開, 喝下一整瓶農藥輕生。命搶回來了,但是毒藥傷及腦神經造成全身癱瘓,她的母親陪伴復健好幾年才能起身,靠助行器一步一步慢慢走。那一年,她的母親才五十餘歲,還在工廠做事,因為女兒的不幸,只能辭掉工作將女兒接回家照顧,至今三十年過去。 沒有因果概念
從前有一位德性高超的老智者,有一天行走在路上,冷不防被一名嫉妒心重的同道友人吐口水,老智者剛好被一旁事物吸引而停住腳步,所以不礙事。老智者繼續往前走,這位同道友人又從地上抓起一把沙灑向老智者,剛好一陣強風吹來,那把沙全灑向友人自己,老智者一樣乾乾淨淨不礙事。 老智者對那名氣沖沖的道友說了一句話
我們稱讚別人,一定要名副其實,切勿太超過,如果一直稱讚某個人的能力,讓對方聽得心神蕩漾迷失自己,最後誤判自己的能力而四處碰壁,他的自信心會蕩然無存,生無可戀。這是我們造下的口業,我們要揹這個罪。 又或者如果我們一直稱讚某個人,言過其實的稱讚,旁邊的人聽著聽著一時心就被迷惑了,心想,這麼好的人,
如果是兩個不學好的叛逆孩子互毆造成其中一人往生,社會輿論多半不會在意,因為社會眼光會認為兩個家庭都有問題,無法判斷誰是誰非。甚至會有網友認為,家長不教只好讓社會來教。 如果是品學兼優的孩子被惡少打死,那又是另一種輿論,全台灣都跟著受害者家屬心痛。說穿了,打人跟被打的都只是孩子,是什麼樣的家庭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母親過世後一年,我突然領悟到我對很多關係的維繫一方面立基於不捨,另外一方面我更偏向於「需要我」的關係勝過於「我需要」的。更直接地說我投入跟維持的關係都更多是我認真地傾聽對方,然後給予情緒性回應。 而這件事情到母親過世後,我開始需要四周的人給我回應時,就開始產生了質變。對於這樣的關係我掙扎了很久,而
「小夥子,你真吞了?」石仙人難以置信的問。 「不是您要在下吞的嗎?」任遊不解的反問。 「你是不是耳背?還是傻了?以後我大可以用性命要脅你去做你不甘願的事,你不怕嗎?從此以後你就沒有選擇權了,你不明白嗎?」石仙人猛力拍腿,喝道。 「老人家說笑了,在下怎麼會沒有選擇權呢?若真是在下不願做之事,在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與寵物家玲之間的深厚情感聯繫。家玲以牠純真的眼神和善意的陪伴,提醒著作者即使生活繁忙,仍需關注內心的需求。透過無聲的支持,家玲為作者帶來感情的療癒與安慰,讓所有人意識到動物陪伴的重要性及其在心理健康中的正面影響。
Thumbnail
20240721 供養的力量 同學:外面都是護摩、薈供、水供、煙供,你的布施供養算什麼? 我:就是先「布施」、後「供養」。 同學:為什麼這樣做? 我:先有善行善因,再迴向速成善業善果。 同學:別人都是先供養,再把供物贈與他人,你為何不同? 我:所學「理趣
清淨心布施,果報難量 行布施不在於所布施的物品是多是少,它的殊勝處在於是否有清淨的信心,即使只有布施兩枚錢,所得到的果報也是難以衡量的。
所以無論是慈、悲、喜,最重要的就是捨。我們若能捨,眾生平等,做我們的本分事,沒有什麼我做了多少?沒有什麼好貢高自大的!都沒有,所以若是這樣,我們的心天天都沒有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自然就遠離顛倒煩惱,這就是我們學佛要學的。 捨心無求 則無掛礙無煩惱 心無染方得清淨
Thumbnail
偶然間聽到一首歌心有戚戚焉: 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戀。萬般皆苦,不如給自己加點甜,人間還有自由風,吹著海藍藍的天。 面對紛紛擾擾的生活,常常不自覺emo,心中被困惑不安等情緒包圍,而且像是螺旋式越轉越緊⋯⋯你是否也曾有過這些感覺呢?
Thumbnail
通過 取捨與否的最佳策略 來獲得 最高的分數。文章中運用了類似House Robbery的DP模型來解決這個問題。通過演算法化簡的技巧,將這個問題化簡到 相鄰物不可同時選擇的DP模型。同時,強烈建議同時複習House Robbery,熟悉DP演算法框架和掌握演算法化簡的技巧。
捨是付出,也是放棄;得,就在於付出後所獲得的收穫,每種付出,都會有某種程度的獲得。
Thumbnail
心經就有提到「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母親過世後一年,我突然領悟到我對很多關係的維繫一方面立基於不捨,另外一方面我更偏向於「需要我」的關係勝過於「我需要」的。更直接地說我投入跟維持的關係都更多是我認真地傾聽對方,然後給予情緒性回應。 而這件事情到母親過世後,我開始需要四周的人給我回應時,就開始產生了質變。對於這樣的關係我掙扎了很久,而
「小夥子,你真吞了?」石仙人難以置信的問。 「不是您要在下吞的嗎?」任遊不解的反問。 「你是不是耳背?還是傻了?以後我大可以用性命要脅你去做你不甘願的事,你不怕嗎?從此以後你就沒有選擇權了,你不明白嗎?」石仙人猛力拍腿,喝道。 「老人家說笑了,在下怎麼會沒有選擇權呢?若真是在下不願做之事,在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與寵物家玲之間的深厚情感聯繫。家玲以牠純真的眼神和善意的陪伴,提醒著作者即使生活繁忙,仍需關注內心的需求。透過無聲的支持,家玲為作者帶來感情的療癒與安慰,讓所有人意識到動物陪伴的重要性及其在心理健康中的正面影響。
Thumbnail
20240721 供養的力量 同學:外面都是護摩、薈供、水供、煙供,你的布施供養算什麼? 我:就是先「布施」、後「供養」。 同學:為什麼這樣做? 我:先有善行善因,再迴向速成善業善果。 同學:別人都是先供養,再把供物贈與他人,你為何不同? 我:所學「理趣
清淨心布施,果報難量 行布施不在於所布施的物品是多是少,它的殊勝處在於是否有清淨的信心,即使只有布施兩枚錢,所得到的果報也是難以衡量的。
所以無論是慈、悲、喜,最重要的就是捨。我們若能捨,眾生平等,做我們的本分事,沒有什麼我做了多少?沒有什麼好貢高自大的!都沒有,所以若是這樣,我們的心天天都沒有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自然就遠離顛倒煩惱,這就是我們學佛要學的。 捨心無求 則無掛礙無煩惱 心無染方得清淨
Thumbnail
偶然間聽到一首歌心有戚戚焉: 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戀。萬般皆苦,不如給自己加點甜,人間還有自由風,吹著海藍藍的天。 面對紛紛擾擾的生活,常常不自覺emo,心中被困惑不安等情緒包圍,而且像是螺旋式越轉越緊⋯⋯你是否也曾有過這些感覺呢?
Thumbnail
通過 取捨與否的最佳策略 來獲得 最高的分數。文章中運用了類似House Robbery的DP模型來解決這個問題。通過演算法化簡的技巧,將這個問題化簡到 相鄰物不可同時選擇的DP模型。同時,強烈建議同時複習House Robbery,熟悉DP演算法框架和掌握演算法化簡的技巧。
捨是付出,也是放棄;得,就在於付出後所獲得的收穫,每種付出,都會有某種程度的獲得。
Thumbnail
心經就有提到「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