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因為一戰後簽訂凡爾賽條約造成的諸多國家發展限制,使得國內民意對歐洲各強權逐漸不滿,德國元首為了讓國家突破現狀,於是拉攏同樣奉行法西斯主義的義大利組成軸心國,企圖以武力奪取德國及義大利在歐洲的話語權,而首要計畫則是併吞法國,拓展軸心國勢力。
軸心國在1936年對外進行強勢的外交作為,使得波蘭及捷克2鄰國雙雙與軸心國簽訂同盟協議,並同意德軍屯駐於境內,更在1937年陸續獲得土耳其、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及西班牙領導人的同意,讓彼此在貿易上互通往來,軸心國得以儲備更多軍事物資。而軸心國在經濟的蓬勃發展同時,大量擴張軍力,讓英國首相及法國總統深度感受其侵略意圖,於是組成西方同盟以對抗,並派遣特使前往西班牙進行政治遊說,終使西班牙在與軸心國簽訂貿易協議的最後一刻喊停,雙方未有進一步的合作空間。
在軸心國與西方同盟角力之際,地處歐陸遠東的蘇聯則未參與該政治角力,而是專心於赤化北歐,並與挪威達成同盟及駐軍協議,將波羅的海化為內海。然而即使蘇聯在外交上並未與軸心國發生衝突,蘇聯領導人仍防備著位於波蘭的德軍,而將大批軍力移往領土西側邊境作為防禦,並致力於發展國內工業水平,以支持其軍事發展。
1937年外交戰後結果
德國元首認為,英國及法國雖然勢力強大,但兩國中間相隔一片英吉利海峽,若能切斷英、法之間的航道往來,使攻其一,首尾無法互相援救,如此就有對2國各個擊破的可能,於是德國自1936年起即秘密發展海軍,打算在海上建立霸權,及至1937年春季,德國海軍艦艇儲備數量數已達英國的2倍,德國元首旋即對西方同盟宣戰,德、英雙方在北海展開大規模海戰,德海軍挾帶數量及奇襲優勢,擊沉英國皇家海軍的北海艦隊,使英國讓出北海控制權。夏季,元首迅速指揮海軍艦隊封鎖法國沿海,同時以優勢地面部隊入侵低地國家並取得控制,完成海上及陸上的對法包圍網。
由於英國艦隊在首戰遭重大打擊,暫時無法奪回海域控制權以營救法國,英國首相對於此軍事發展束手無策,只能發電請法國總統自立自強,加強巴黎防禦,以面對德軍接下來的侵襲。另一方面,義大利總理亦派遣海軍封鎖地中海,使得印度及中東殖民地的物資無法運補回倫敦,造成西方同盟的資源運用不足,義大利此舉對西方同盟的國家發展亦是雪上加霜。
德軍入侵低地國家後,封鎖法國沿海
1937年秋季,在元首的一聲令下,德軍從低地國家及慕尼黑發進,跨越萊茵河,攻入巴黎,義大利則配合德軍的攻勢,將地面部隊推進至鄰近巴黎之加斯科涅區,但德軍此次入侵並未取得有效的打擊,以致法軍戰力大致保存完整。蘇聯領導人見法國在首戰雖占上風,但巴黎孤立無援,不利久戰,且惟恐巴黎淪陷後,軸心國將成為歐洲獨大的勢力,於是派遣在歐洲南方的海軍推進至地中海,朝著防守兵力薄弱的羅馬前進,施壓義大利總理,逼迫其撤軍。
德軍首戰巴黎,戰況不佳
蘇聯派遣海軍佔據地中海
蘇聯自1936年起即致力發展工業,終於在1938年宣告成功研發火箭彈,陸軍軍事科技領先歐陸各國,眼見軸心國日益壯盛,且英法盟軍在與軸心國交戰後居於下風,於是決定出手打壓軸心國銳氣,於春季在歐洲北面調派陸海空三軍進駐丹麥,自魯爾方面試探、施壓德國,但礙於魯爾設有強勁的要塞防禦工事,蘇軍仍不敢妄進。
蘇軍在挪威增加駐軍,對德國本土施加壓力
德國元首在聽取軍事簡報後大為震驚,蘇聯領導人如此作為,讓德國元首心裡十分焦急,主要原因為德軍在巴黎的首戰並不出色,為了拿下法國,後續勢必須繼續投入兵力在對法作戰上,若無法速下巴黎,一旦蘇軍後續增援陸續抵達,將無兵可與蘇軍對抗,但即使如此,德國元首也只能下定破釜沉舟的決心,持續將現有戰力推進巴黎,畢竟「調兵因應蘇聯逐漸施予的壓力」與「儘速攻下巴黎」的方針並不違背。終於在經過長達半年的幾番苦戰後,德軍於1938年夏季攻破巴黎的防守,迫使法國總統宣告投降,而在法國投降後,元首即迅速將部分部隊調回本土防範蘇軍。
1938年夏季,法國投降前夕之戰況
蘇聯領導人收到法國陷落的消息後,因為此結果尚在預期內,故沒有太大的驚訝,而是冷靜地盤算如何趁義大利軍離開羅馬的期間,將奪取羅馬的機會最大化。於是蘇聯紅軍以希臘及阿爾巴尼亞為跳板,登陸義大利威尼斯、米蘭、西西里及塔蘭多等區域,打算從周邊城市包圍羅馬,並將海軍推進至義大利外圍的中部地中海。而義大利大部分陸軍尚在從法國趕回本土的途中,因此義大利戰力明顯居於劣勢,但由於義大利具備多山地的天險地利,因此蘇軍耗費許多時間在安排如何翻越山脈發起進攻,也讓義大利獲得整備的時間。
蘇聯陸軍增援抵達,義大利軍靠天險防守
1938年秋季,為了阻斷蘇聯的後援運輸路線,義大利海軍主動突入中部地中海,義軍與蘇軍爆發海戰,義大利海軍雖擊沉蘇聯水面艦,但蘇聯潛艦發揮其擅於躲藏的本領,將戰局拉向持久戰,讓義大利海軍遲遲無法將海域淨空。此外,羅馬也面臨蘇聯陸軍包圍的危險,因此義大利總理逼不得已而向德國元首請求陸上及海上支援,德國元首因此派遣部分駐法陸軍前往義大利支援,並將原用於封鎖法國外海的部分艦隊派往中部地中海,與義大利海軍會合,組成優勢戰力掃蕩蘇聯潛艦。
義大利海軍前進地中海,與蘇聯海軍發生衝突
1939年春季,德陸軍抵達馬賽,即將抵達義大利本土,而德海軍則與義大利海軍會合於中部地中海。面對德軍的軍事增援,蘇聯領導人則從經濟面施予打擊,指派海軍佔據愛琴海、陸軍佔據波蘭東半側,阻斷軸心國與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及土耳其的貿易往來,使得軸心國無法獲得重要的戰略資源,影響國力及經濟發展。
英國在遭受盟友法國淪陷的打擊後,亟欲恢復國力,拜軸心國與蘇聯的衝突逐漸白熱化,使得英國不再是軸心國首要的攻佔目標之賜,於是英國首相大力趁機爭取與美國之間的外交,終於獲得美國的首肯,進行通商,另外,英國首相則要求駐印度英軍入侵波斯,並在不與波斯軍發生大規模衝突的狀況下佔領當地資源,透過非洲航線,將資源運回倫敦,作為國家發展之用。
英國佔領波斯境內資源要地
1939年夏季,蘇聯紅軍以裝備有火箭彈科技的陸軍翻越山脈,進攻羅馬,所幸義大利的山脈天險讓蘇軍花費眾多時間在行軍佈署,使得羅馬布防趨於完備,導致蘇軍首次進攻羅馬的成果差強人意,雙方進入僵持的局面。蘇聯領導人考量軸心國後續將有德軍投入羅馬攻防戰,但蘇軍因為是遠征軍,兵力運補不易,難以增援羅馬,於是主動與英國首相展開熱線,協調駐印英軍與蘇軍攜手共同攻下羅馬的可能性,且初步獲得英國首相的同意。然而,蘇軍為了避免德軍增援羅馬,夜長夢多,仍決定在駐印英軍尚未支援前先發起攻勢,才發現義軍反擊力道不若預期強勁,順利攻入羅馬,導致義大利總理決定投降。
1939年夏季蘇軍動向
蘇軍進攻羅馬,隨後迫使義大利投降
羅馬之役的挫敗使得軸心國原本意氣風發的擴張氣勢瞬間跌至谷底,且喪失大量的貿易資源,使得政治及軍事發展都受到極大的侷限,反之蘇聯將義大利佔領區作為往歐洲傳播共產主義的立基點,更在1940年初取得重大外交成果,一舉將西班牙赤化,西班牙隨之宣布加入蘇聯陣營,對抗德國,使得共產勢力迅速膨脹,席捲歐洲,而德國在戰略布局上一連遭受義大利投降及西班牙赤化的挫敗,使得在大戰初期叱咤風雲的優勢轉瞬為弱勢的一方,蘇聯則接續成為歐陸超級強權。
西班牙與蘇聯建交並參戰
在西班牙具有駐軍的蘇聯接下來的目標即為侵略法國,然而德國因為戰局在短短一季之中變化太快,軍隊回防不及,且也無力回防,法國地區防線成為真空地帶,駐西班牙蘇軍僅需1季的時間僅可進入巴黎,宣告從侵略者軸心國的手中收復巴黎,蘇聯在歐洲的聲望將達到最大,再無任何勢力可制衡,成為歐陸主宰,德國元首不得已,只能向英國首相求援,提出歸還首都巴黎,由法軍防守巴黎,德軍防守洛林,共同抵禦蘇聯的提議,這樣的提議,讓元首在國內飽受民眾的批評,認為喪權辱國,而對於如此提議,英國首相自然是欣然接受。於是罕見的情況發生了,在大戰初期互相敵視的英、德雙方,竟在1940年春季成了共同防衛法國的盟友。
英德達成共同防衛法國協議
德國元首雖然在法國完成防守,但認為蘇聯國力漸趨強大,蘇軍軍容完整,持續維持守勢並非長久之計,因此從慕尼黑、魯爾調派陸軍,穿越波蘭,對蘇聯邊境防禦施予壓力,蘇聯領導人見攻佔法國無望,且德軍已將攻擊重心移往蘇聯本土,為使德軍從前線撤軍,於是從義大利揮軍攻下奧地利,取得直接通往德國本土的通道,迫使德軍回救而蘇軍為了維持其遠征的補給命脈,持續推進至捷克,與德軍展開激烈攻防。
1940年夏季,詭譎的中歐局勢
蘇軍進攻奧地利後轉進捷克,再次與德軍爆發衝突
英德兩國在此期間看似為合作關係,但外交攻防卻仍不間斷,德國在1940年間原有機會說服土耳其加入軸心國,但英國擔心土耳其加入軸心國後會使得軸心國在經過羅馬之役及西班牙赤化的打擊後迅速恢復元氣,對西方盟軍造成威脅,因此仍有忌憚,加上蘇聯領導人不樂見土耳其加入軸心國,這將導致蘇聯南方廣大領土曝露在德軍的威脅下,因此也不斷派出使者遊說英國首相介入阻撓德國與土耳其的建交,使得土耳其政府遲遲無法下定決心加入軸心國陣營。
英德在外交上雖然打得火熱,但對於共同防止共產入侵歐洲仍具有共識,因此德國元首以攻下義大利確保地中海航線自由通行為由,說服英國首相指揮駐法英軍於1942年春季朝著義大利領土進軍,並由德艦於羅馬近海實施炮擊,破壞部分蘇軍的防守,位於義大利的蘇軍因距離本土支援遙遠,且蘇聯領導人仍不想放棄進攻柏林的機會,雖有分兵從奧地利方面馳援義大利,但終究不敵,於是英軍在1943年春季攻下羅馬,將蘇軍逐出地中海。
英德聯合進攻義大利
在英軍攻下義大利後,蘇聯圖謀歐洲的氣燄稍減,但由於蘇軍各集團軍仍逐漸逼近德國本土,英國元首擔心德國軍勢會因此潰敗,於是指派駐印英軍攻下阿富汗,後續則從阿富汗進入蘇聯南部,劍指巴庫,期望藉此影響蘇聯的軍事重心分布,緩解德國方面的壓力,但蘇聯領導人旋即利用蘇聯廣袤的領土做出有效率的防守,使得英國元首不得其門而入,最後選擇轉進波斯以拓展進攻路線,不料波斯軍強悍,連續2季阻擋英軍的侵略,使得英國元首不想再擴大傷亡,下令部隊撤回阿富汗,以波斯為界,與蘇聯相互對峙。
英軍攻下阿富汗
蘇英對峙於波斯
德國元首見美國自從宣告參戰並加入西方盟軍陣營後,不斷投入戰力,導致盟軍勢力逐漸增強,英國元首在戰場上的布局也越來越大膽且強勢,而蘇聯在失去義大利及分兵回防巴庫後,元氣稍有損傷,已不如先前有著如日中天、君臨歐洲的氣勢,於是決定改為打壓盟軍的氣勢,同時為了獲取發展軍事所必須的戰略資源,在1943年春季,趁著英軍位於義大利的部隊尚未回歸,巴黎戰力低落時,出兵攻下巴黎。
然而,得到美國援助的西方盟軍已不同以往,不再是弱小的勢力,在巴黎淪陷後,隨即集合美軍進行奪回巴黎的登陸作戰,德國元首雖然曾思考過防守巴黎的必要戰力,但卻錯估盟軍第一波登陸部隊的戰力,無法完全殲滅來犯部隊,在盟軍第二波部隊登陸後,元首宣布撤守洛林,確保可取得所需的戰略資源。
德軍重新掌控法國
英美盟軍於秋季奪回巴黎,德軍則退守洛林
然而盟軍勢力壯大,步步進逼,在1944年先奪回洛林,穩固法國全境的防禦,然後再收復低地國家,將勢力拓展到萊茵河西岸,即將進攻德國本土。蘇聯領導人見英美盟軍聲勢如日中天,即將踏入德國本土,藉由擊敗侵略者建立威望,成為歐陸霸主。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蘇聯領導人毅然決然指揮全軍突進魯爾,雖然一度因為遭受當地防禦戰力強大反擊而造成重大傷亡,但在空軍的掩護下,仍於1944年底拿下了魯爾,阻斷了英美盟軍前往德國的道路。
蘇聯攻佔德國工業重鎮魯爾
英國元首見蘇聯領導人刻意阻撓其掌握歐陸霸權,評估蘇軍大多戰力都分配於德國攻略,而覬覦已久的巴庫防禦應未受重視,因此決定重啟上次未完成的巴庫攻略戰,在1943年間攻下波斯後,於1943年春季在巴庫與蘇軍展開攻防。由於蘇聯領導人過於心急,使得將軍隊攻擊重心擺在德國本土,忽略增強巴庫的防禦,戰力不俗的駐印英軍在經過連續2季的強攻下,終於攻破巴庫守軍的防線,佔領蘇聯邊境大門巴庫,這也促使蘇聯及德國陸續宣布停戰,表示願在主權完整的前提下開啟敗戰協商,促使英美成為這場大戰後的歐陸霸主。
駐印英軍以優勢戰力進攻巴庫
駐印英軍攻下巴庫,立下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