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故事 艮卦初六 虞翻 占卜關公死期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易經故事 艮卦初六 虞翻 占卜關公死期


https://youtu.be/7hm3CMSzlsE


初六:艮其址,無咎,利永貞。


艮:超出目光所及,引伸廣濶。

其:器皿上的簸箕,引伸篩選分類。

址:在土堆前停止,引伸地址。


無:跳舞祈求,引伸沒有。

咎:爭相走向出口,引伸災禍。


利:用刀割禾,引伸利益、鋒利。

永:河流分出支流,引伸永續。

貞:在鼎上刻劃,引伸經過驗證。


意思是地域廣濶,無殺身之禍,經過驗證長期有利益。


東漢末年東吳的虞翻,可解爻義。


虞翻(164年—233年),字仲翔,會稽餘姚人,父親虞歆(字文繡)是日南太守。


虞翻家族五世傳承孟氏《易》,是當地有名經學世家,會稽太守王朗任命虞翻為功曹。


建安元年(196年),孫策進攻會稽,虞翻從外地出差回來奔父喪,身穿喪服到太守府邸,勸王朗避戰,不要與孫策正面交鋒。


王朗不聽,堅持領兵抵抗,孫策採納孫靜計策,最終擊敗王朗。


虞翻護送王朗逃走,到達侯官縣時,縣長閉門不讓通過,翻成功游說縣長開門。

王朗說虞翻尚有母親要供養,不必送他到太遠。

虞翻回到會稽,復任會稽功曹。


孫策與虞翻結交,去虞翻家探訪,當成朋友看待 ,給虞翻的書信寫道:「今後之路,我當與卿共闖。」

這句在孫策收降太史慈後,也曾對太史慈說過。


孫策經常輕騎出遊獵,虞翻勸阻說:「您匯集烏合之眾,統領分散的人,最後都使得他們對您效盡力,就算是漢高祖也比不上您。」


「容易出府,微服出行,侍衛來不足戒嚴門路,官兵通常為這事煩惱,做君主假使不莊重就無法展請願風,因而說龍形成魚的樣子,被叫豫且的漁夫捉住,白蛇專斷出游,被劉邦殺了,期盼您稍微注意。」


孫策說:「你說的對,但是偶然思考問題,閑坐着內心很不寧靜,有礙於想出有新意的計謀,因而要出行。」,虞翻轉任富春縣長。


建安五年(200年),孫策被吳郡太守許貢門客行刺,臨終前對孫權說:「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


各縣官員都打算奔喪,虞翻認為江東未定,官員離開可能令賊匪和變民有機可乘,侵擾州縣,留守富春服喪,其他各縣官員都效法,維持了江東各縣安定。


孫權堂兄孫暠圖攻取會稽自立,虞翻對孫暠說:「孫策主公英年早逝,部屬應由主公之弟孫權統帥,現會稽郡已經圍城固守,我與同郡吏士準備以命相搏,為新主公除害,你權衡利害吧。」,孫暠於是退兵。


虞翻獲舉茂才,東漢朝廷和曹操先後徵召他為官,虞翻都一概拒絕。


《吳書》記載,虞翻說:「孟德(曹操)想找我?那不就是用偷來的錢財,想弄髒我的清白嗎?」


虞翻精於《易經》撰《易注》,觀察天象星雲,查考氣溫寒暖應運,推究禍福根源,與神妙莫測事理契合,可說是探奧索微、通曉事物規律大作。


虞翻寫信給少府孔融,解釋《易注》,孔融回信說:「聽延陵整理的音樂,看你著作的《易注》,才知道東南地域美麗,不僅是會稽的竹箭,觀查天象,氣溫,推算禍福,與神靈適合,可以說是探索奧秘到達極致了。」


(會稽的竹箭來自《爾雅》,「東南之美者,有會稽之竹箭」,「東南竹箭」用來比喻優秀人才。)


孫權任命虞翻為騎都尉,虞翻多次不看臉色直白進諫,孫權頗為不滿,虞翻與一些官員不睦,多次被毀謗,最終流放到涇縣。


會稽東部都尉張紘寫信給孔融說:「虞仲翔被人誹謗得很凶惡,他的性子就像美玉,愈雕摩愈光明,那些誹謗不足以對他造成傷害。」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呂蒙意圖襲取荊州,先稱病回建業以減低關羽戒心,呂蒙以虞翻通醫術為由請求隨軍,虞翻由涇縣重返。


漢水流域因為暴雨,發生「漢水溢流,害民人」自然災害。

關羽趁機乘大船進攻,俘獲魏大將于禁及三萬大軍,孫權派遣呂蒙偷襲關羽鎮守的荊州。


呂蒙發動奇襲,進攻南郡,《吳書》記載,公安士仁堅守不出,虞翻寫信陳述利害,誘使士仁投降,士仁再去見南郡太守麋芳,不費一兵一卒攻下兩城。


呂蒙沒有佔據南郡,在城外吹奏作樂,虞翻告訴呂蒙:「這裏只有糜將軍跟我們一條心,城中的人怎能全部相信,何不進城奪得控制後再奏樂慶祝。」


呂蒙聽從,城內果然設有埋伏,全賴虞翻先見之明而未出大亂。


關羽敗走麥城,孫權讓虞翻占卜,兌下坎上「節」卦,是上上籤,五爻而演變為「臨」卦。


虞翻說:「不出兩天,關羽必被殺頭。」

果真如虞翻所說,孫權說:「你固然比不上宓羲氏,但比得上東方朔了。」


孫權釋放被關羽俘獲的于禁,兩人同騎馬出行,虞翻見二人並排十分不滿,罵于禁只是俘虜,沒資格與孫權並排,手持馬鞭要鞭撻于禁,孫權立刻喝止。


孫權在樓船與群臣宴飲,于禁聽到演奏的樂曲時傷心流淚,虞翻指于禁是為求赦免裝可憐。


孫權與魏和解,要把于禁遣回魏國,《吳書》記載,虞翻勸孫權殺死于禁,孫權不聽。

孫權送于禁回國前,虞翻向于禁說,孫權只是不聽自己建議,別以為吳地無人才。

于禁歸國後向曹丕稱讚虞翻,曹丕為身為吳臣的虞翻設一座位,對他甚為欣賞和渴求。


黃武元年(222年),孫權稱吳王,大宴群臣,宴會末段,醉酒的孫權向群臣敬酒,虞翻假裝醉倒地上,孫權走過後虞翻馬上坐起來,孫權大怒,持劍要殺虞翻。


大司農劉基立刻抱着孫權,說:「不能殺啊!殺了有名望之士,以後賢德的人會怎樣看待您呢?」


孫權說:「曹孟德都能殺孔融!我難道動不了虞翻嗎?」


劉基說:「正因為曹孟德殺害士人,天下非議他,你是要與堯舜相媲美的君王,怎麼能跟曹操相比呢?」


孫權饒恕虞翻,下令身邊的人,從今起自己酒後再說殺人,都不要殺。


虞翻搭船出行與降將麋芳相遇,麋芳船上人多,船上儀仗隊前鋒說:「給將軍讓路!」


虞翻高聲罵道:「喪失了忠信,拿甚麼服侍君主?獻出人家(蜀國)兩座城,還稱將軍,行嗎?」

麋芳關上船窗不答覆,趕忙迴避。


虞翻搭車出行,經過麋芳的虎帳大門,軍官關上營門,虞翻的車馬過不去。


虞翻震怒說:「該關的時辰反而打開,該打開的時辰反而閉塞,這是你們應該做的嗎?」

麋芳聽到後,顯露羞愧神色。


黃武二年(223年)六月,麋芳跟隨賀齊討伐叛吳投魏的晉宗,蘄春之戰後,再無麋芳的相關記載。


《三國演義》記戴,劉備興七十萬大軍為兄弟報仇。

麋芳、士仁心中害怕,斬了吳將首級亡奔蜀漢,求劉備恕罪,劉備大怒,親自刀剮二人以祭關公。

(此戰於222年八月結朿,劉備兵敗,名為夷陵之戰。)


章武三年(223年)二月,劉備病重,把劉禪託付給諸葛亮,四月於永安宮崩逝,不可能殺死在六月仍出戰的麋芳。


孫權和已退休的張昭討論神仙,虞翻指着張昭,說神仙只是死人,世上沒有甚麼仙人,以上種種事件,孫權大為不滿,將虞翻流放到交州。


虞翻到交州後,翻新南越王趙建德的宮殿,(今天廣州光孝寺),為交州士子講學,學生數百人。


《三國志》記載,虞翻為《老子》、《論語》、《國語》等書籍作注。


虞翻雖被流放,仍然十分關心國家,黃武七年(228年),遼東公孫淵派使節聯絡孫權。


嘉禾元年(232年),孫權派將軍周賀和校尉裴潛,從海路到遼東向公孫淵求馬。虞翻認為遼東路遠

派人到那裏求馬沒有益處,只會損耗人力和財力,虞翻想勸諫但又不敢,請求交州刺史呂岱傳話,呂岱不肯。


虞翻被人中傷,再被流放到蒼梧郡,虞翻說:「悔恨自己忽略禮節,疏放不羈,不善察言觀色,取悅於人,終於冒犯君上而獲罪,該當長期流落在荒遠之地。生時無人可以交談,死後只有蒼蠅為弔唁的賓客,如果天下有 一人深深瞭解我,就足以無憾了。」

(成語「青蠅弔客」由此而來)


周賀遇風暴和被曹魏將領田豫攻擊,孫權大感後悔,想起虞翻。

「那些唯唯諾諾應付我的人,比不上勇敢說出真心話的人啊!如果虞翻在此,不會平白無故有此損失了。」


孫權命人到交州找尋虞翻,找到就護送他回建業,若已死則送還會稽,讓兒子仕官,此時虞翻逝世,享年七十,所撰《易注》九卷已散失。


《三國志》記載,虞翻六十歲後在交州生下八個兒子,共有十一子。

第四子虞汜封餘姚侯。

第五子虞忠,晉滅吳之戰兵敗被殺。

第六子虞聳,入仕西晉,任河間相。

第八子虞昺,任廷尉尚書,濟陰太守。


百年來在敦煌和吐魯番兩地,共計出土六種《三國志》古寫本殘卷。


《吳志·吳主傳》、《魏志·臧洪傳》藏於新疆博物館。

《吳志·步騭傳》藏於敦煌研究院。


《吳志·虞翻陸績張溫傳》、《吳志·虞翻傳》十行殘卷、《吳志·韋曜華覈傳》藏於日本。


《虞翻傳》殘卷只有十行,內容正好下接《吳志·虞翻陸績張溫傳》八十行殘卷,二者字體同出一人之手,一直深藏於日本書道博物館。


1976年3月,每日新聞社《重要文化財19書跡·典籍·古文書》,公布《虞翻傳》十行殘卷圖片。



0會員
183內容數
述而不作 貼近真實 frogwong於1980年開始從事傳媒行業,由紙媒(報章、雜誌)記者晉升至總編輯。 2015年退休離開傳統媒體,進入自媒體領域,創辦山寨廣播。2022年開始述而不作,搜集公開資料,去蕪存菁,用最貼近真實方式,還原歷史。 山寨廣播網站 frogwong.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