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第一次在Mark的書中看到這句話,一直無法將它烙印在心裡,可能是因為長久以來的信念告訴自己,跌了才是甜甜價啊…,所以還是依然故我的不斷買進下跌中的股票,有時不小心抄到了底,就會自已為是的認為誰說Losers average losers。
然而,心裡還是會想說如果他們的方式有問題,那為什麼我的績效沒有人家好?在完整的整理Mark與O’neil的邏輯後才發現,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不當的,原來這樣簡單的一句話背後還含有整套的概念,要用這樣的邏輯來達到目標,還必需配合許多的必要知識及分析點。
而現在,我不是要探討如何應用這樣的分析方式,而是忽然心裡有了感觸,在現在資訊過度氾濫的網路世界裡,有太多太多的例子,都是看到一則隨意瞄到的新聞,就直接拿了一句話來用,然後就會有更多人來表示同感,但不知到表達意見的人是否完整的知道之所以有某一句話,背後的緣由呢?其實同樣的例子太多了,比如說“別人恐懼我貪婪”、”人多的地方不要去”,這些話本身沒有什麼問題,只是適用的時機點是否恰當呢?就像“別人恐懼我貪婪”,用的時候怎麼確定自己究竟是那個別人還是我呢? ”人多的地方不要去”,那裡才是人多的地方呢?搞不好自己去的地方比你以為人多的地方人還要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