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服用中藥,教學影片(下篇)

兒童服用中藥,教學影片(下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兒童服用中藥沒問題👌😉❗~藥粉篇】 用診所提供的小湯匙🥄挖出藥粉適量,放入小碟子,加水拌勻,用小口慢慢喝。 多練習幾次,兒童服用中藥當然🆗️的!(🎬影片2021年4月拍的,👧外甥女1歲多,吃中藥😄“面不改色”,😎厲害吧!) 👉另外還有“藥錠篇”及其他…… 有什麼小孩子服藥相關問題,歡迎來請教我們😉


常常有人問,最小幾歲可以看中醫吃中藥?其實是沒有年齡限制的,我的外甥與外甥女從新生嬰兒時期就已經有開始服中藥,也有患者詢問完之後,抱著他們出生幾個月的baby來看消化、感染發燒、皮膚炎…也都很快就治好了,用藥劑量是醫生會拿捏。通常是大人們先入為主的想法,不太了解或是怕麻煩,結果就不嘗試了。


👇影片連結在太壹中醫診所的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w7fbEcGVofWqo12y/?mibextid=oFDknk

avatar-img
太壹中醫診所
4會員
14內容數
身體莫名有症狀,不知該看什麼科?檢查都沒病正常,卻還是不舒服?用準確把脈與診斷,配合高品質藥材,製作高濃度方劑。傳統結合創新的中醫,提供患者們的各種疑難雜症,最好的療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太壹中醫診所 的其他內容
🔥🎬【服用中藥沒問題👌~藥錠處理篇👍】 對於已經有長牙齒🦷的孩子,咀嚼藥錠也沒問題👌另外,➡️也可以把藥錠壓碎,變成小粒或粉狀,或者加入少量水💧變成液體狀。 (太壹的藥還會兼顧“口感”😌,絕對比你想像的“好吃”👀看看小朋友的反應就知道😊) 各種不同的方法分享給大家參考,當然除
【中醫治皮膚症,不只是皮膚】☝🧐 有位女患者與60多歲媽媽一起來看診。她媽媽由於好幾個月都😖全身過敏皮膚癢而來看診,服用中藥一個月左右,📝過敏指數IgG由原本📈居高不下的2000多❗(標準值100多),↘️降到大約400,皮膚癢也改善許多😌 這位40多歲女患者有癲癇病史,這幾年
[腰椎退化,坐骨神經痛之中醫內科治療] 有位70多歲女患者,這一年來在太壹治療她腰椎退化和坐骨神經痛,狀況持續進步中。 來到太壹之前的2.3年內已經西醫開刀了4次,但依然有左側腰痛延伸左後臀腿坐骨神經疼痛。由於還有高血壓、糖尿病吃西藥控制中,本身血管彈性、末梢循環、神經不那麼好,尤其是兩
👉【長年過敏性鼻炎,慢性頭痛嘔吐,心律不整,2週症狀大減】 許多小時候就有過敏性鼻炎的人,以為長大就會好,其實往往是轉變成“慢性鼻炎,鼻竇炎”🤔,鼻塞(包括半通半塞)打鼾,睡眠呼吸中止症 或影響枕邊人睡眠。甚至更廣泛的造成睡眠障礙,頭痛頭暈😵,眼睛疾患,精神專注力,缺氧(心肺功能)等……
🤔某些症狀的原因,或許不是一般想的那樣……🥸🔎 💡頭痛、頭暈、胸背痛?咳嗽、心悸…… ⬆️這些症狀,會讓大家想到要看什麼科呢? 其實,一個症狀可能不只是單一原因或科別,所以只靠某些科檢查🧪和某種藥💊,未必能治療。 以下是幾個我們遇到的案例:症狀(太壹診斷✋) 1️⃣左背
之前看過一些文章,一般的筋骨退化、舊傷痠痛,蠻多人都是看骨科、疼痛科、復健科……(吃消炎止痛藥、肌肉鬆弛劑,打針,復健推拿),除此之外,等到嚴重就被建議開刀了。 回想起這麼多年來,太壹的患者如何經過中醫內科治療保養,🤜💥打破一般認為的🤔“退化年齡”和“治療方法”的迷思💬 第1️⃣位是
🔥🎬【服用中藥沒問題👌~藥錠處理篇👍】 對於已經有長牙齒🦷的孩子,咀嚼藥錠也沒問題👌另外,➡️也可以把藥錠壓碎,變成小粒或粉狀,或者加入少量水💧變成液體狀。 (太壹的藥還會兼顧“口感”😌,絕對比你想像的“好吃”👀看看小朋友的反應就知道😊) 各種不同的方法分享給大家參考,當然除
【中醫治皮膚症,不只是皮膚】☝🧐 有位女患者與60多歲媽媽一起來看診。她媽媽由於好幾個月都😖全身過敏皮膚癢而來看診,服用中藥一個月左右,📝過敏指數IgG由原本📈居高不下的2000多❗(標準值100多),↘️降到大約400,皮膚癢也改善許多😌 這位40多歲女患者有癲癇病史,這幾年
[腰椎退化,坐骨神經痛之中醫內科治療] 有位70多歲女患者,這一年來在太壹治療她腰椎退化和坐骨神經痛,狀況持續進步中。 來到太壹之前的2.3年內已經西醫開刀了4次,但依然有左側腰痛延伸左後臀腿坐骨神經疼痛。由於還有高血壓、糖尿病吃西藥控制中,本身血管彈性、末梢循環、神經不那麼好,尤其是兩
👉【長年過敏性鼻炎,慢性頭痛嘔吐,心律不整,2週症狀大減】 許多小時候就有過敏性鼻炎的人,以為長大就會好,其實往往是轉變成“慢性鼻炎,鼻竇炎”🤔,鼻塞(包括半通半塞)打鼾,睡眠呼吸中止症 或影響枕邊人睡眠。甚至更廣泛的造成睡眠障礙,頭痛頭暈😵,眼睛疾患,精神專注力,缺氧(心肺功能)等……
🤔某些症狀的原因,或許不是一般想的那樣……🥸🔎 💡頭痛、頭暈、胸背痛?咳嗽、心悸…… ⬆️這些症狀,會讓大家想到要看什麼科呢? 其實,一個症狀可能不只是單一原因或科別,所以只靠某些科檢查🧪和某種藥💊,未必能治療。 以下是幾個我們遇到的案例:症狀(太壹診斷✋) 1️⃣左背
之前看過一些文章,一般的筋骨退化、舊傷痠痛,蠻多人都是看骨科、疼痛科、復健科……(吃消炎止痛藥、肌肉鬆弛劑,打針,復健推拿),除此之外,等到嚴重就被建議開刀了。 回想起這麼多年來,太壹的患者如何經過中醫內科治療保養,🤜💥打破一般認為的🤔“退化年齡”和“治療方法”的迷思💬 第1️⃣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