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書-欲海回狂集卷三-決疑論(11)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財色名食睡,此五根沒一條好斷,但修行就是得要慢慢斷,才有實際之功效。以下為《安士全書》中的〈欲海回狂〉篇,希望大家多看看,逐漸修正自己!以下取自網路,每天花點小時間看,慢慢改變觀念、強化信心,真正斷惡吧!亦請多加流通,廣結善緣!(本系列文章經菩薩開示後流通)

 

文章總連節目錄:http://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3163381

 

※  ※  ※  ※  ※  ※  ※

懺悔往生類(七問七答)

 

問。已造婬業。欲除其罪。當於佛前懺悔乎。抑從自心懺悔乎。


答。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佛前懺悔。不礙自心懺悔。自心懺悔。不礙佛前懺悔。 

 

問。今世所犯婬業。固當懺悔以消除。若過去世中。所犯。涉於渺茫。何須懺悔。

 

答。吾等曠劫以來。至於今日。凡係四生六道之身。一一受過無量。凡係罪大惡極之事。一一造過無量。若懺悔今生。而不及宿世。豈非去草留根耶。

 

問。善惡因果。父子不能相代。懺悔一身之業。猶恐不暇。并代四生六道懺悔。迂孰甚焉。

 

答。但求自利。不思利人者。凡夫之見。未求自度。先欲度人者。菩薩之心。禹稷。己溺己飢。孔子。老安少懷。范子。先憂後樂。其揆一也。

 

問。婬欲固是生死之根。不可不斷。但出世之法。乃身後事耳。晚年修習。未為遲也。

 

答。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晚年而後修習。是猶飢而耕田。渴而鑿井矣。況得至晚年者。目前豈數數見哉。舉世盡從忙裏老。誰人肯向死前休。

 

問。末世眾生。貧苦殊甚。佛國樓閣宮殿。皆七寶莊嚴。何其苦樂之不均哉。況佛視眾生。等於一子。何不分惠十方。使一切共享其樂乎。

 

答。苦樂天淵。現在之果。而所以致此者。過去之因。往昔因中。舉世皆造殺業。菩薩獨尚慈悲。舉世皆耽色欲。菩薩獨修梵行。舉世皆事貪吝。菩薩獨愛布施。作善作惡。既有

天淵之別。各各不能相代。則受樂受苦。亦有天淵之別。各各不能相代。譬如舜目重瞳。較之雙眸而有餘。瞽瞍盲視。擬於獨眼而不足。舜雖大孝。豈能以己之有餘。補其親之不足哉。

 

問。土階茅舍。乃見堯舜之仁。瓊室瑤臺。適形桀紂之惡。佛既觀三界為牢獄。何必藉七寶以莊嚴。

 

答。一則是萬姓之脂膏。一則是三生之福果。二者合觀。

擬非其類。

 

問。佛國清淨莊嚴。固萬倍於塵世。但經中所言。未免形容太過。若皆信之。不幾近於荒唐乎。

 

答。人所信者。不過耳目心思。耳目不及之處。猶謂荒唐。況心思不及者乎。譬如蚯蚓但知尺土中食泥之樂。不知蒼龍躍於大海。突浪衝波。亦如蜣蜋。但知糞壤內轉丸之樂。不知大鵬扶搖九萬里。風斯在下。

 

 

白話翻譯如下:

★懺悔往生類(七問七答)

 

  問:已經造了淫業,要想淨除罪障,應當在佛前懺悔呢?還是從自心懺悔呢?

 

  答: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佛前懺悔,不礙自心懺悔。自心懺悔,不礙佛前懺悔。

 

  問:今世所犯的淫業,固然應當懺悔予以消除。至於過去世中所犯,由於時間久遠,早已記不清楚,何必還要懺悔?

 

  答:我們從無量劫以來直至今日,無論是胎生、卵生、濕生、化生的四種出生方式,以及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的六種生存類型,其中的每一種輪回之身都已受生過無數次。種種罪大惡極的事,也已一一造過無數次。如果只懺悔今生的罪業而不涉及往世,就好比是除草而留根。

 

  問:自身行善作惡所招致的因果報應,父子之間都不能相互替代。懺悔自己一個人的罪業都來不及,還要代四生六道的眾生懺悔,是不是太迂腐了?

 

  答:只求自利,不想利益他人,這是凡夫的見解。在自己得到度脫之前,先要度脫他人,這是菩薩的發心。孟子說:「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孟子·離婁下》)孔子談到自己的志向時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論語·公冶長篇》)范仲淹的《嶽陽樓記》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古聖先賢們的利他情懷都是一樣的。

 

  問:淫欲確實是生死的根源,不能不斷。但出世解脫的法門,都是為了自己的下一世著想,晚年再認真修行也不遲。

 

  答:《中庸》說:「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到了晚年再修行,就像餓了才去耕田,渴了才去打井一樣。況且能活到晚年的人,眼前也並不多見。舉世之人都在忙忙碌碌中直到衰老,又有誰能在活著的時候放下,好好修行呢?

 

  問:末世的眾生極其貧窮困苦,而佛國淨土中的樓閣宮殿也都是七寶嚴飾,為什麼苦樂有這麼大的差別?況且佛視眾生如同自己的孩子,為什麼不把恩德普施十方世界,讓一切眾生共用快樂呢?

 

  答:淨土與穢土之間的苦樂有天淵之別,這是現在的果報,而造成了這些差異的則是過去所種的因。過去世中,人們都在造殺生之業,唯獨菩薩以慈悲為懷。人們都沉迷於色欲,唯獨菩薩修持清淨的梵行。人們都貪婪吝嗇,唯獨菩薩樂於佈施。在過去的因中,作善作惡既然有天淵之別,彼此不能替代。果報成熟的時候,受樂受苦也有天淵之別,彼此不能替代。譬如舜的眼睛裡有兩個瞳孔,視力比有兩隻眼的正常人還要好。他的父親瞽瞍是個盲人,視力連一隻眼的人都不如。舜雖然大孝,又怎能將自己過人的視力分給父親呢?

 

  問:土為台階,茅草蓋屋,才體現堯舜的仁民愛物。玉砌的樓台宮室,正顯出桀紂的窮奢極欲。佛既然把三界之內看成是牢獄,何必又要用七寶來作裝飾?

 

  答:一個是搜刮天下蒼生的財富,一個是利益眾生修積的福報,二者不能相提並論。

 

  問:佛國的清淨莊嚴,固然超過人世間一萬倍。但經中所描述的淨土景象,未免過於誇張,如果一概相信,不是有點荒唐嗎?

 

  答:人所能相信的,不過是耳聞目睹,或是自己能想像到的。若是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到,就會認為是荒唐,何況是無法想像呢?譬如蚯蚓只知在土壤裡吃泥之樂,不知蒼龍躍出大海,劈波斬浪。又如蜣蜋只知在糞土內滾動糞丸之樂,不知大鵬扶搖九萬裡,淩風翱翔。

    avatar-img
    0會員
    4.0K內容數
    續佛慧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