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醫美推薦】皮秒兩步驟反黑遠離你,「密度」、「時間」怎麼看?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工作壓力好大,好不容易在過年期間養好的皮膚,又在重返職場毀掉了…每天下班回家洗澡照化妝鏡時,都會被新長的痘痘嚇到,很困擾的一直長一直長。然後我有一個壞習慣,就是手會習慣摸臉或是摳痘痘,只要臉上有突起的,我都會下意識用手摳,試圖想讓它快點消失、變平。可是,這些痘痘居然變成了另一種可怕的存在-痘印。

 

不過就算這樣,臉就這麼一張,我還是得注重保養,每天洗完澡和起床後還是會擦保養品,除了基礎保養,各種酸類也會擦,但好像沒什麼幫助,我也有更換過比較好的品牌,像醫美專用或專櫃品牌,和擦痘痘藥膏,也會用去角質的洗面乳,但是痘印的部分還是依舊沒有變淺,讓我都開始懷疑人生了。

 

就在我對保養品和藥膏失望的時候,我朋友傳給給醫美網頁,跟我說,她跟我一樣也是出社會後長了很多痘印,額頭、臉頰、下巴都是,而且毛孔暗沉也很誇張,後來轉而去嘗試醫美,她現在的膚況已經好很多了,所以她推薦了我皮秒,讓我去她給我的網站上研究,也可以多看youtube的分享,看看會不會對我有幫助。

 

記得我朋友在傳給我這個醫美資訊的時候,有告訴我一些關於皮秒雷射需要注意的事情,我自己也上網查了相關的資訊,發現有的內容跟她說的不太一樣……其中一個就是在國外論壇上看到的,就是「密度」的問題,文章提到如果是全臉皮秒至少要打2200發以上,發數足夠,能量才會影響皮膚底層,讓皮膚能平均受熱,膠原蛋白才會受到影響,這樣才能讓我們在皮秒後的7天內修護後長出水嫩肌,所以2200發以上是第一個最關鍵的問題。

 

第二個關鍵我相信有人知道,就是皮秒的「停留時間」,皮秒停留時間會影響成果,停留時間太久容易反黑,停留時間太少又無法打到關鍵的密度和深度,這很看醫生的技術和經驗,一般來說護理人員或醫生會計算時間,這樣一來能將皮秒深入,又能大大降低反黑的可能性,是密度之後重要的指標。

 

至於大家常看到的波長,傳統皮秒有四種波長,分別是532、755、785、1064nm,最常討論的就是波長怎麼選才好,但老實說,你跟醫生討論皮膚問題的當下,就已經決定你的波長要怎麼打了,比如你是淺斑,就可能是532nm,沒必要打到1063nm,如果你是毛孔、凹疤的問題就可能打到1064nm,也不能因為怕不舒服就打532nm,這些都是公式,基本上沒有可以選,加上近年波長早就超過五種以上,這都是方便醫生在打皮秒時有更多的參考依據,一般也只是讓你參考而已。

 

看完網站資訊後,我馬上就線上預約了,等到預約諮詢當天,由於這是我第一次做醫美,諮詢顧問細心的幫我初步評估肌膚的狀況,諮詢過程也很放心!首先不得不誇獎他們的環境整體非常的整潔,甚至還有無塵室的設計,讓我更加信服這間診所的專業,也稍微的安心了一些。

 

在開始前,護理師先帶我進去敷膏,因為我很怕不舒服的關係,所以能全臉敷我就選擇全臉敷,一開始醫生會先給我看螢幕上的發數顯示為0,之後就開始施打皮秒。過程中,醫師很仔細的操作皮秒,還給了我一顆減壓球,讓我緊張的時候可以捏,讓我可以分散注意力,雖然在加強的地方真的要忍耐一下,醫生還會倒數10秒,一方面讓我有心理準備,一方面好像在計算皮秒的時間,只要撐過去,美美的皮膚就是我的了!

 

 

打完後醫生給我看螢幕顯示3458發,遠超過2200發以上!最後會敷臉、保養跟上防曬等步驟後,就可以期待皮秒過後的皮膚變得更亮,接下來期待復原後的樣子囉!

 

距離打完雷射後的一個月,我看著之前還沒做雷射前的臉的照片,再看看現在鏡子中的自己,心情好很多了…終於不用再為壓力大而狂長痘的這件事情煩腦,對於痘疤、暗沉都改善好多,人看起來也很有精神!發數足夠2200都很均勻打在全臉上,打完皮秒後的修護的服務也夠到位,所以讓我這次的經驗畫下了完美的句點,也讓我更加安心的期待下一次的課程。

 

最後要再提醒姐妹們,皮秒真的要注意「密度2200發以上」還有「停留時間」,真的很重要喔…如果要確定能打到2200發以上不難,現在很多醫美都有螢幕顯示可以看,這個問一下就知道。至於停留時間…這個真的很看醫生的技術,你也很難看到護理人員有沒有在計時,但我可以跟各位說,我目前沒有反黑的問題,這點倒是可以給你們參考參考…如果你們懶得做功課,你們來試打一次就知道我的意思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