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台北的火車上,我對於報導者有著無限想像。憑藉凡是報導者出品必有深度、有質感的印象,總部想必位於豪華的商業大樓,文章寫手人手一杯咖啡和筆電,在高級會議室裡激盪深刻的觀點。然而真相是,總部位於相當不起眼的大樓,在一排公司招牌裡僅僅佔了一個樓層。含著一點點失望,我踏進了小小的基地,從合併的桌上堆著各種主題的書籍可推測出豐富涉略、年輕、團隊緊密的企業文化,彷彿見證討論的長桌,在47人的團隊努力下無數真相誕生於此。若說有夢幻的工作環境想必就是這裡。
有關報導者,我首先想起高一與亮語的夥伴寫了一篇的關於青少年犯罪的報導投稿。其實心知肚明那只有少少街訪樣本數和缺乏嚴謹論據的報導沒有獲選刊登的可能,但也由此可見報導者的每篇報導皆是經過嚴謹的資料搜查與思考視角的層層把關,才能一直維持報導的好品質。再來想到其每篇動輒五千字,兼具深度與廣度的報導,在虛實雜陳的資訊洪流裡,專治我的新聞厭食症🍚
回到本次參訪,可說是完完全全的長見識,以下選了三個跟大家分享!
光鮮亮麗的背後
記者是把社會黑暗處攤在陽光下的人,挖掘真相的同時不免會得罪幾個政商大佬。執行長何榮幸先生也坦言報導者成立至今收過不少威脅,告上法院還算文明,怕是訪問當下對立一觸即發,下一刻就有拳頭飛來。他表示,報導者的報導都是真材實料,有憑有據就不怕被告!(有點帥耶!)
記者們化身為偵探,從行腳各處的追蹤到最後產出一篇優質的報導,所具備的膽識,面臨的辛苦和危險並非一般人能想象(在總部的討論長桌下每個座位都藏了緊急按鈕,若有人威脅包圍,按下會直接連接到附近派出所🆘),報導者扛著壓力堅持做對的事,身為台灣人,我由衷感謝。
立場與真實
報導往往會受到記者和媒體機構背後價值觀的影響。這些價值觀可能影響他們如何選擇和解釋事件,進而影響讀者對事實的理解。何榮幸先生說:「報導不可能沒有立場,但這不妨礙我們做公正客觀的報導。」報導者秉持就事論事的態度,與擁有相同價值觀的夥伴一齊努力,致力於呈現讀者事情真實的面貌。
反觀台灣大多數媒體抱持強烈的政治、社會的意識形態卻含糊其辭,導致偏頗的報導,對支持的立場較寬容且正面,對反對的則較扭曲且負面,讀者難以從中獲得客觀的信息,並且可能影響他們的觀點和決策。這讓堅守真實的報導者在紛紛擾擾的新聞界,更顯得難能可貴。
報導的力量
做報導需要花費相當大的時間、心力和金錢,若是一篇深度報導甚至要花五、六年之久,但報導者深知其價值和影響力皆不可量化,所有堅持終將結出豐厚的果實。如去年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就是受血淚漁場的報導啟發,報導除了間接對政府施壓改善法案及勞工權益,更嚇阻其他不法人士不敢為所欲為。
從做報導到開發動畫、遊戲,訓練AI整理出候選人政見表等等,報導者使出渾身解數想讓真相發揮最大價值,並熱切追求社會進步,為台灣開拓出更好的未來。
總的來說,堅守信念的底蘊及創新的發展,足見報導者的野心與浪漫。參訪結束後,我一直想著我們可以做什麼,而答出的結論是—也許沒有像報導者記者的專業,但我們有腦袋和紙筆(或筆電✨),對世界有不亞於大人的好奇與觀察,擁有這個年紀專屬限定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感受。於是我期許自己不要畫地自限,以文字為伍,直指社會的不公不義,守護心中的良善。
最後,如果是和我一樣愛看漫畫的朋友,推薦去看報導者推出的漫畫—《困在隧道的青春:在台烏干達學生的血淚故事》,搭配報導一起服用,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