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ML)正在改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購物推薦到醫療診斷,再到犯罪預測。我們常常認為這些技術工具是客觀公正的,能夠幫助我們擺脫人類的偏見和主觀判斷。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簡單。
讓我們從一個著名的案例說起。2018年,亞馬遜公司被爆出其招聘AI系統存在性別歧視。這個系統被訓練用來篩選求職者的簡歷,但它學會了偏向男性候選人。原因很簡單:亞馬遜過去10年的招聘數據中,技術崗位大多由男性佔據。AI系統從這些歷史數據中「學習」,認為男性更適合這些崗位。
這就是所謂的「歷史偏見」(Historical Bias)。它源於我們社會長期存在的不平等和歧視,通過數據被ML模型「繼承」下來。即使我們試圖創建一個完全反映現實的數據集,這種偏見仍然會存在。
類似的問題也出現在其他領域。在美國,一些警察部門使用預測性警務(Predictive Policing)系統來預測犯罪熱點。然而,研究表明這些系統往往會將警力過度集中在有色人種社區。原因是這些社區歷史上受到過度警察執法,產生了更多的犯罪記錄數據。AI系統學習這些數據後,就會建議增加這些地區的巡邏,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2020/07/17/1005396/predictive-policing-algorithms-racist-dismantled-machine-learning-bias-criminal-justice/)
醫療領域也不能倖免。2019年的一項研究發現,一個被廣泛使用的醫療算法在預測患者的醫療需求時存在種族偏見。該算法使用過去的醫療費用來預測未來的健康風險,但由於非裔美國人平均獲得的醫療資源較少,算法錯誤地認為他們比同等健康狀況的白人患者風險更低。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6/6464/447)
這些案例揭示了ML系統中歷史偏見的危險性。它們不僅複製了過去的不平等,還可能以一種更大規模、更難察覺的方式強化這些不平等。數學家凱西·奧尼爾(Cathy O'Neil)將這種現象稱為「數學毀滅武器」。
那麼,我們該如何應對這個問題呢?
第一步是提高認識。開發和使用ML系統的人員需要意識到歷史偏見的存在,並主動檢測和緩解這些偏見。
其次,我們需要更多元化的數據科學團隊。不同背景的人可以帶來不同的視角,有助於識別和糾正盲點。
在技術層面,研究人員正在開發各種方法來減少偏見。例如,「對抗性去偏見」(Adversarial Debiasing)技術試圖訓練模型在做出預測時「忘記」受保護屬性(如種族或性別)。另一種方法是在訓練數據中平衡不同群體的表示。
(https://arxiv.org/abs/1801.07593)
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建立監管機制。獨立的第三方機構應該對高風險的AI系統進行審計,確保它們符合公平和非歧視的標準。
最後,我們不能忘記人類的判斷和道德考量。ML系統應該是輔助工具,而不是完全取代人類決策。在關鍵決策中,我們仍然需要人類的參與和監督。
歷史偏見是ML領域的一個棘手問題,但它也提醒我們技術的局限性。通過認識這個問題,並採取積極措施來應對,我們才能確保AI真正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而不是複製和放大現有的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