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軟體工程師,我深知科技既是blessing也是curse。2023年底,我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可怕的惡性循環:每天早上睜開眼就開始刷YouTube,上班時不停地查看郵件,晚上躺在床上還在看各種推薦視頻。我的注意力被分散得七零八落,工作效率直線下降。
2024年伊始,我下定決心要擺脫這種狀態。經過半年的實踐和調整,我終於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生產力工具組合。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我的心得體會。
首個改變來自於我的Apple Watch SE 2。我曾經把它當作一個通知中心,結果反而增加了干擾。於是我進行了一次「智能手錶淨化」:刪除所有app,關閉所有通知,然後重新設置。現在我只保留了日曆提醒、待辦事項、祈禱時間等必要功能。這樣一來,手錶變成了一個主動的助手,而不是被動的干擾源。
接下來是郵箱管理。我開始使用Proton Mail(https://proton.me/mail)作為主要郵箱,專門處理重要且時效性強的郵件。而原來的Gmail則用來接收各種訂閱信息和不那麼重要的通訊。這種分流大大提高了我處理郵件的效率,也減少了被不重要信息分散注意力的機會。
第三個改變是使用了Opal App(https://www.opal.so/)來控制手機使用時間。我設置了四個專注時段:清晨、工作、自我提升和睡前。在這些時段內,Opal會自動屏蔽我標記為「干擾」的app。這個小小的改變讓我的日常生活變得更有規律,也更有成效。
但是,真正的「殺手锏」是一個名叫Unhook的瀏覽器擴展(https://unhook.app/)。它讓我可以完全掌控在瀏覽器中的YouTube體驗。我隱藏了首頁推薦、側邊欄視頻、評論區等容易讓人陷入的「兔子洞」。現在每次打開YouTube,我都會直接進入訂閱頻道頁面或者觀看列表,這讓我的觀看體驗變得更加有目的性。
最後,我要提到的是我那副2019年買的Sony XM3降噪耳機。雖然它已經「服役」5年了,但依然是我最得力的工作夥伴。戴上它就像運動員進入比賽狀態一樣,能讓我快速進入專注模式。我甚至給它賦予了特殊的意義:AirPods用於通話和運動,而Sony則專門用於旅行和深度工作。這種區分讓工作和生活的界限變得更加清晰。
這些工具的組合使用,讓我的2024年變得異常高效。我不僅保持了博客的更新,還完成了數個LLM side projects,閱讀了8本書,同時在工作中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但是,工具終歸只是工具。真正重要的是我們如何使用它們,以及背後的思維方式。對我來說,這些工具幫助我重新定義了「專注」的含義。它們不僅僅是提高效率的手段,更是幫助我重新掌控生活的方式。
如果你也正在為提高生產力而苦惱,不妨試試這些工具。但更重要的是,要思考你真正需要什麼,哪些事情對你來說才是最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生產力方案。
記住,科技應該為我們服務,而不是反過來。讓我們善用這些工具,但不要被它們所控制。畢竟,生活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完成多少任務,更在於我們如何度過每一天,以及我們能為這個世界帶來什麼樣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