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事練心

藉事練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身而為人,每個人都有很多不得不承擔的責任,很多不得已的苦衷,很多無解的答案,以及無解的緣份,如果我們能夠反求諸己,善解一切違緣,也許就能找到生命的方向,為不如意的生命歷程求得解答。


有一位老太太,大兒子不小心接觸毒品,從此吸毒吸到頭腦當機,要不到錢買毒就生氣砸傢俱砸門窗,甚至有一次毒癮發作痛苦難耐,整個人發狂眼神透著兇惡,下一秒就要對老太太不利,老太太被兒子的眼神嚇得拔腿就跑,躲到鄰居家的陽台才逃過一劫。兒子是社區不定時炸彈,因為使用二級毒品被送進監牢,需蹲上好幾年的苦牢。兒子進監獄,她再也不提心吊膽,可是她的心一點都不好過,沒有一個媽媽耗費人生的精華就是為了培養一個吸毒的兒子,想到自己用心拉拔長大的孩子讓毒品一點一滴侵蝕生命,她的心就像在滴血。


一位社區志工不忍見老太太整天窩在家裡傷心落淚,帶老太太出門做公益,到環保站做回收,窩在人群中聽別人的故事,有說有笑,暫時忘卻兒子的事,專心做分類就忘了煩惱。老太太在環保站洗滌心靈的苦悶,善知識教她用菩薩心祝福兒子,不要用凡夫俗子的煩惱心擔心兒子,母子連心,母親越煩惱孩子越困擾。心開福就來,打開心門做利益人群的事,就算善緣來得很慢,總有一天會到,總是自修自得,分分己獲,因緣早晚。


心靈的苦最苦,肉體的勞苦只要休息即可恢復,心靈的苦會讓一個人睡不著、吃不下,如行屍走肉般。如果我們的心沒有一個歸宿,苦就沒有出口,人生的坎坷路就會一直持續,很難柳暗花明。老太太與兒子的因緣雖然不盡如意,但是她的苦有出口,知道如何自造福,自囤福緣來幫助兒子走善道。每個人都有幾樁不好說出口的苦,想要脫苦就要先付出,為自己積福緣造福德,從做中覺體悟苦的本質,才能轉煩惱為智慧。


#心靈的苦

#做中覺的智慧

#逆緣善解

avatar-img
吳柳蓓的沙龍
57會員
1.5K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吳柳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六十六歲的阿元老當益壯,平時喜歡騎運動腳踏車上山下海,自從有了孫子,他不再上山下海了,只在城市的周邊空地快樂的騎,因為他的身後永遠跟著兩個孫子,一個十五歲、一個十二歲,亦步亦趨。 阿元四十歲那一年就投入公益了,他跟著志工去訪貧或賑災,負責拍照攝影和記錄,阿元原本也不懂拍攝技巧,為了志業,只好硬
老智者說,福的表現方式有很多種,不一定都以金錢或是有形物質呈現,更多時候是無形的知識或頓悟,或是遇到一個足以扭轉我們執念的善知識,進而改變習氣,替自己的晚年積累福德。 有一個女人,一個錢打二十四個結,賺一元花兩角的那種省法,她的心願就是早日存錢買店面,老了以後出租,晚年生活就不用愁了。女人為了
所謂的快樂,其實都是轉念來的,真實的人生,苦總比甜多。物質的快樂很短暫,欣喜一天、兩天,第三天快樂就遞減了,一個星期後就覺得沒有那麼開心了。有的人遭遇悲苦,比如失去打拼一生的家產或是失去至親,轉念之後輕輕放下,化悲憤為力量,就能產生快樂的能量,繼續與生活搏鬥,繼續對生活盼望。與其寄望追求物質的滿足,
看到媽媽辛苦養家的一面於心不忍,寧願放棄升學,到外面做工幫媽媽的忙。看到別人花五十元中一百萬,乾脆放棄洗碗的工作,每天熬夜求神拜佛算明牌。每個人的心浮動都得很厲害,一下子從善,一下子從惡,好壞摻做,當從善的果實來了,自然喜不自勝,若是從惡的果實來了,自然悔不當初,所以我們的心有要定見,要能判斷是非價
六十六歲的阿元老當益壯,平時喜歡騎運動腳踏車上山下海,自從有了孫子,他不再上山下海了,只在城市的周邊空地快樂的騎,因為他的身後永遠跟著兩個孫子,一個十五歲、一個十二歲,亦步亦趨。 阿元四十歲那一年就投入公益了,他跟著志工去訪貧或賑災,負責拍照攝影和記錄,阿元原本也不懂拍攝技巧,為了志業,只好硬
老智者說,福的表現方式有很多種,不一定都以金錢或是有形物質呈現,更多時候是無形的知識或頓悟,或是遇到一個足以扭轉我們執念的善知識,進而改變習氣,替自己的晚年積累福德。 有一個女人,一個錢打二十四個結,賺一元花兩角的那種省法,她的心願就是早日存錢買店面,老了以後出租,晚年生活就不用愁了。女人為了
所謂的快樂,其實都是轉念來的,真實的人生,苦總比甜多。物質的快樂很短暫,欣喜一天、兩天,第三天快樂就遞減了,一個星期後就覺得沒有那麼開心了。有的人遭遇悲苦,比如失去打拼一生的家產或是失去至親,轉念之後輕輕放下,化悲憤為力量,就能產生快樂的能量,繼續與生活搏鬥,繼續對生活盼望。與其寄望追求物質的滿足,
看到媽媽辛苦養家的一面於心不忍,寧願放棄升學,到外面做工幫媽媽的忙。看到別人花五十元中一百萬,乾脆放棄洗碗的工作,每天熬夜求神拜佛算明牌。每個人的心浮動都得很厲害,一下子從善,一下子從惡,好壞摻做,當從善的果實來了,自然喜不自勝,若是從惡的果實來了,自然悔不當初,所以我們的心有要定見,要能判斷是非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