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命理学中,“三元”有不同的解释。在古法中,年干被定义为“禄”,年支被定义为“命”,纳音则被定义为“身”,这三者合称为“三元”,也称为“三命”。然而,随着命理学的发展,特别是子平法的兴起,“三元”的定义发生了变化,即天干(天元)、地支(地元)、地支藏干(人元)。
既然天干代表“天”的才能,地支代表“地”的才能,那么“人”在天地之间应如何表示呢?这源于当时重要的哲学思想“天人 合一”。因此,命理学家们一致认为,使用天干来代表“人”是蕞合适的。我们人类秉承天之精华,承载地气而生,因此将人元置于地支之中是恰当的,此时“天、地、人”三者合一,融为一体。
蕞初,“人元”理论仅以月令来论断,《三命通会》中提到:“支中所藏止以月论,年日时不论。”因此,“人元”又被称为司事之神,地支藏干蕞初仅用于论月令,其他地支则不考虑。但随着时代的演进,仅论月令已不足以解释复杂的人生信息,因此其他地支和岁运也开始被纳入考量。
“人元”与“人性”之间有何联系呢?
天干代表日元外在的特性,是容易被人察觉的;地支则代表日元内在的特性。地支藏干本质上包含了代表日元自身特性的本气天干,但由于它隐藏在地支之内,因此显得更为隐秘,它代表了日元内心深处的东西。
地支藏干数量越多的人,表明其内心思想越复杂。例如,辰、戌、丑、未这四个墓库藏干不仅数量多,而且差异性大,这样的人往往性格多变。而地支藏干越简单清纯的人,其日元本性也相对简单,如子、午、卯、酉这四个正气。
如果地支藏干在天干中表现出来,那么日元的内心与外在是一致的,这样的人通常表里如一。相反,如果地支藏干在天干中没有表现出来,那么日元的想法和行为就不会一致,这样的人就是表里不一,口是心非。
即使地支藏干和透出的天干属于相同的五行,但阴阳属性不同,也会表现出不同的人性。例如,地支藏干为正星,而天干透出为偏星,那么此人外表可能不讨人喜欢,但内心却充满正气,如外面透出七杀,而暗藏正官。反之,如果地支藏干为偏星,而天干透出为正星,则外表看似正人君子,内心却可能诡计多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