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24 回顧與 2025 展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24 結束了,昨天晚上找時間回顧了一下今年的績效,順便紀錄一些自己這一整年來的心得。

很久以前就有開了證券戶,但大部分都是擺著而已,真的開始想要做投資是 2023 年 8 月左右的事情,記得那時候好像是 00929/00919 等的 ETF 很盛行,許多被納入 ETF 的成分股在那一段時間都漲了不少,當時也想搭順風車的我就查了一下相關的成分股,挑了一些看起來獲利能力比較好的進場,但好像剛進場沒多久就碰到外資大賣,所以九月一個月就賠了 7% 左右,當時的我其實是有點挫折的,而且停損這件事情對那時候的我來說,好像賣出了就真的虧損了,沒賣都不算 (心態方面現在應該有好些了,不過真的要停損時還是或多或少會覺得有些可惜),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在網路上面看別人到底都是怎麼做功課的。

在那時候,有個同事跟我推薦了林區公所的影片,看了之後發現這個似乎跟我想要做的東西差不多,利用一些數據或資訊來估計未來的成長率、同時用 EPS 估計未來的合理價值並在低估時買進,在這樣的概念下,陸續有將一些之前買進的股票做了換股,這樣的換股後面來看是有效果的,雖然整個 10 月都在漲漲跌跌中度過,但是最後兩個月成長的幅度足以彌補 9 月份的虧損,整年度 (其實也就幾個月) 的損益是正的。

2024 年開始接觸了股期,其實一開始在 2023 年就有想要接觸的想法,但當時覺得自己還不知道該怎麼做投資,貿然的開槓桿是相當不理智的行為,2023 年底那兩個月的獲利讓我覺得現在好像稍微可以抓到一些方法來判斷股價是否有低估,所以就放了不到 10% 的資金到股期中,打算透過小部位的操作來慢慢熟悉股期這個工具。回顧這個決定,我覺得那時候的自己在心態上其實並沒有做好準備,不過慶幸的是我有小心的控制我放進去的資金。

2024 年一直到七月,整體的資產都還算是穩定增加的,最多的時候相較於年初大概整體損益是接近 +28%,期貨部分也有獲利,但獲利增加的時候我卻沒有控制好風險,就這樣迎接了 8 月 5 號的大跌。當天總共有 426 檔股票跌停,期貨部分也是跌爛了,跌到我的保證金不夠、急急忙忙的補了保證金進去、然後用差不多跌停的價格平倉...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會覺得心有餘悸,但也覺得這個經驗讓我真的是好好的上了一課,如果是在我自以為對期貨也掌握得很順手、然後投入更多資金的時候才碰到像那天這樣的短期事件,那虧損一定是遠遠大於當天的,能夠在投入資金還少的時候碰到一個印象這麼深刻的事件來提醒自己風險控管的重要,上天也算是對我還不錯的XD

從八月以後其實整體應該算是在盤整,我自己整體資產從八月以來也是縮水的,原因是買到了估值過高的股票但太慢停損。總計整個 2024 年,整體的績效大概是 +15%,比七月的最高點減損了一半左右,這個績效自然是遠遠比不上今年的大盤,不過我身為一個新手,一開始的績效我覺得沒那麼重要,資產有成長固然很好,但自己有沒有成長是更重要的。

2024 年除了資產的成長外,也還有額外達成了一些過往沒有達成的目標。比如說在方格子寫文章,一開始是想說既然都看了、那可以貼出來跟大家分享,可能有些人跟當初的我一樣,完全不知道如何入門,那或許看到文章會有一些想法,同時貼出來也有機會拋磚引玉,聽到不同的觀點,這個部分 2025 還是會持續做的。另外今年也搬了家、看了一些不錯的書、在接近年末的時候開始嘗試用 AI 跟程式來輔助投資 (雖然目前還在摸索階段XD),明年持續努力。

回顧整個 2024,我覺得除了找公司的能力有稍微提升外,也有獲得一些經驗:1) 風險控管的重要性,這個如果不開槓桿倒是還好,但如果有槓桿就要很小心。2) 不要隨便聽信奇怪的謠言或小作文,今年停損的幾支股票中,有些就是從網路上小道消息聽來的,但這樣的公司其實你自己不熟悉,不管是要追蹤或是停損其實都會覺得不太踏實,還是應該要賺自己能力範圍的錢。3) 已經達到估值的股票可以更有耐心的觀察一下,特別是營收不受產能限制的,像我 2023 年買的鈊象....今年很明顯的出太早了 QQ

展望 2025,我自己有訂了幾個小小的目標:1) 績效能夠超過今年、2) 能夠實際將 AI 與程式應用到投資中提升效率、3) 一個月看一本書、4) 大概一個月發三到四篇文章、5) 能夠做 10 個引體向上。也希望大家在 2025 年都能完成自己的目標、順利累積資產~





avatar-img
121會員
53內容數
透過研究公司的基本面與產業趨勢,找到被市場低估的股票,買進後觀察並等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