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看書名多少覺得蠻雷的,實際讀完不能說太差但真的就是有些雷,本書在快轉歷史這個層面寫的基本是寫三小的程度,身為一個知道這段歷史在演什麼的人對於這個快轉寫的內容與用的篇幅覺得實在是來水厚度的,但看到後面我是真心覺得奈傑爾老師在跳過歷史的本事有待加強。
本書第一與第二章建議直接跳過就是我說的通史垃圾,篇幅約佔本書十分之一
第三與第四章主要講述葡萄牙對休達勞民傷財的戰爭和亨利王子為了撈錢而開啟的航海冒險,這一段章節對比征服者葡萄牙帝國的崛起,有意思的是把時代往前推了,這一段章節很有中世紀冒險犯難的味道,個人認為是本書較有價值的一小段。
心得:這一小段章節,我個人覺得亨利王子自私的令人討喜,為了自己的權威與地盤不惜讓當人質的弟弟在監獄等死,我很喜歡這種自私活到最後的人把自私貫徹到最後,現在太多小說太喜歡塑造一個自私的角色再刻意讓他多次被踩,並很刻意以現代價值觀去否定傳統價值觀,這種很違背靈魂的情節設計我個人是非常不喜歡。
第五章純粹再說香料的重要性與航海的時代背景,如有需要可跳過,唯一有價值的可能就是描述亨利船隊的幾行字,通史部分照樣說的不怎樣,本章約三十六頁。
第六章主要是講述葡萄牙正式進入大航海時代的準備與科維良在中東的精采冒險,這個很大部分在講述西班牙當時局勢與後來著名的航海界線劃分,本章結束後本書進入第二大節。
第七章開始主要講述瓦斯科.達伽馬做為主人公的登場與葡萄牙那充滿宗教狂熱的曼努埃爾,我個人會認為過度刻劃某個角色作為一本書絕對主角有好有壞,本書在這部分處理的不是很好,我在本書後半會講述這一點。
本書七、八、九章非常精采講述瓦斯科精彩的航海旅程並且與最初接觸的蘇丹國小小的衝突,
這個章節可以看到航海時的艱辛與冒險的犯難,這一小段才是本書真正意義故事開始的序章
,一到六章共194頁純粹就是背景導讀+先賢搞聖戰搞海盜的事蹟。
第十章進入卡特卡利才是真正進入葡萄牙人印度殖民貿易真正的第一章節,配合第十一章與第十二章,從最初接觸轉為情勢逐漸緊張跟最終爆發衝突,十一與十二章節很有意思的描繪了
札莫林與印度本土文化,按照葡萄牙本來就是搞聖戰兼探險的作風,這場交流本來就注定不可能成功
十三章則描述達伽馬成功的冒險之後,威尼斯的反應與另一支艦隊失敗的探險並為瓦斯科.達伽馬做舖陳。
心得:這一章在航海與文化細節描述替前面的失敗補回了一些,整體來說我覺得中規中矩,但這個實質上的第一篇章已經是從故事快要到中段時才開始,這很凸顯本書節奏掌握非常不洽當的缺點。
十四、十五、十六共屬一個大章節十字軍東征,這個用法我個人認為很一廂情願,畢竟發財是主要目的、聖戰只是順便,三個章節主要是對印度小國的武力威嚇與暴力殖民行動並設法多帶點香料回去發財,能多噁心札莫林就多噁心基本上建立一個新霸權算是第二次航行目的。
心得:這三個章結算是本書最後穩定的部分,就本書來說這三個章節確實充滿精彩戰鬥,當然如果你沒跟其他歷史同行比的話,對比羅傑‧克蘭利描述下的阿爾布留克,這第二段航行相對來說算是平淡許多。
研究本書時我是以讀完羅傑.克勞利的征服者葡萄牙的印象去對照本書,所以講述本書內容時多少帶有點成見,雖然是同個大章但我還是決定把接下來部分獨立切成一段,主要是因為故事
迅速的進入尾聲,我會很簡單解析每一章在說什麼再讓我們進入抱怨的環節,抱怨其實才是這一段重點。
第十七與第十八章節讀完我只能說非常失望,為了專著在瓦斯科這個主角上直接用短短一個章節
很隨意帶過阿爾梅達跟阿爾布留克這兩個葡屬印度真正的奠基人,這麼粗暴的結果就顯得過程艱辛被隨意帶過,使的這兩個人多少有點像小丑一樣。
十九章的內容主要描述葡萄牙人在印度殖民地的迅速腐化並快速融入當地形成新的統治階級,宗教審判進入殖民地後不僅沒有使情況好轉,反而使葡萄牙人對當地的迫害更為嚴重,而當歐洲其他玩家發現印度航線的財富與秘密後,更多跳下來且更強大的玩家輕易的結束葡萄牙海上殖民的輝煌。
心得:故事後半篇章最大問題是作者為了捧瓦斯科.達伽馬,刻意隱藏化了阿爾梅達跟阿爾布留克,要知道印屬葡萄牙陸上開拓很大程度上都是建立在阿爾布留克身上,把它隱藏起來等於是
完全隱藏了陸上戰鬥的戲份,我個人不太同意本書中達伽馬手下打不贏奈爾貴族的說法,畢竟在阿爾布留克的開拓中葡萄牙都是以裝備優勢以少打多,而忽視阿爾布留克等於忽視葡萄牙的軍事改革。
瓦斯科.達伽馬雖然很有開拓性但並沒有為葡屬印度打下什麼像樣的基礎,整個十八章他還沒來得及徹底遏止葡屬印度的腐敗與墮落就過世了,本書在這段歷史把握比重顯得很奇怪,征服者葡萄牙帝國的崛起故事一般只到印度雄獅阿爾梅達之死,因為他一死基本上印度的管理跟放飛自我沒兩樣。
本書貫徹到最大的問題在於故事節奏掌握非常不當,省略的歷史部分懂的人會有一種你在濃縮三小的節奏,本書對完全的新書還是有一定價值,但對我來說只能算是征服者葡萄牙的補充附件,
除了中規中矩的章節外,我點出的問題算是有點小嚴重....我給予B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