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北租金漲幅亮紅燈!內湖、南港、板橋、中和年漲逾1成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近期房市受政策打壓交易趨冷,但雙北租賃市場卻逆勢上揚!住商機構最新實價登錄統計顯示,2024年台北市內湖、南港及新北市板橋、中和等行政區,平均租金年漲幅突破10%,成為雙北租市「漲價熱區」。專家分析,科技產業聚落、交通便利性及比價效應,是推升租金的主力動能。

科技園區撐腰 內湖、南港租金強勢攀升

根據統計,台北市租金漲幅前三名為內湖區(12.8%)、南港區(11.5%)及信義區(10.3%)。大家房屋企研室公關主任賴志昶指出,內湖與南港受惠於科技產業園區發展,吸引大量就業人口進駐,租屋需求穩定,加上區域新案拉高租金天花板,帶動整體行情走揚。

至於信義區,雖屬房價頂標地段,但商業機能成熟、房價易漲難跌,房東普遍無降租意願。賴志昶分析,該區租客多為高階白領或外商主管,租金承受力強,支撐市場價量。

新北第一環磁吸效應 板橋、中和漲勢凌厲

新北市方面,板橋區以13.2%漲幅居冠,中和區(11.8%)及三重區(9.5%)緊追在後。賴志昶表示,板橋身為新北政經核心,近年房價漲幅帶動租金上調;中和與三重則憑藉捷運網絡與親民租金,成為跨區通勤族首選,加上區域開發題材發酵,租市持續升溫。

打房抑制買氣 租市反成資金避風港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提醒,當前政策打房雖壓抑房價漲幅,但雙北蛋黃區租賃需求穩定,租金抗跌性強。然而,央行信用管制與持有稅增加,已壓縮包租公投報率,未來若房市反轉,高價購入的物件恐成負擔。

她建議,置產族應鎖定「產業聚落周邊」、「捷運末端站」等租賃需求明確的區位,並精算投報率與持有成本,避免盲目追價。此外,政府推動社宅與包租代管政策,長期可能緩解租金漲勢,市場後續變化仍需密切觀察。

租屋族對策:跨區找房、分租降壓

面對租金攀升,房仲業者建議,預算有限的租客可往行政區外圍或屋齡較高的物件尋找,或透過分租降低負擔。例如中和、三重與北市僅一橋之隔,租金卻便宜2至3成,成為通勤族熱門選項。此外,善用租屋平台篩選「含管理費」、「免仲介費」方案,也能有效節省開支。

(資料來源:住商機構實價登錄統計)


新聞重點整理

漲幅TOP3行政區

  1. 北市:內湖(12.8%)、南港(11.5%)、信義(10.3%)
  2. 新北:板橋(13.2%)、中和(11.8%)、三重(9.5%)

租金上漲動能

  1. 科技園區就業人口紅利
  2. 捷運沿線通勤需求
  3. 新案拉抬區域行情

風險警示

  1. 多屋族持有成本增加
  2. 投報率受通膨與政策壓縮
  3. 社宅供給可能抑制未來漲幅


仲祿房地產新聞

房地產,不動產,台灣房市,市場快訊,趨勢報導,房地稅務,專題報導,熱銷推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蔡緯嘉的沙龍
32會員
454內容數
房地產,不動產,台灣房市,市場快訊,趨勢報導,房地稅務,專題報導,熱銷推案
蔡緯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17
央行連續升息後,銀行房貸正式站上 2.6% 門檻,過去低利率時代的「輕鬆月付夢」徹底破滅。 房產專家鉅軒代書指出,就算是收入穩定、信用良好的 公務員族群,如今也得重新盤算購屋預算,因為每一次升息,都是對月付壓力的「無聲加碼」。  試算真相:年薪76萬的公務員,也只能買360萬房
Thumbnail
2025/10/17
央行連續升息後,銀行房貸正式站上 2.6% 門檻,過去低利率時代的「輕鬆月付夢」徹底破滅。 房產專家鉅軒代書指出,就算是收入穩定、信用良好的 公務員族群,如今也得重新盤算購屋預算,因為每一次升息,都是對月付壓力的「無聲加碼」。  試算真相:年薪76萬的公務員,也只能買360萬房
Thumbnail
2025/10/16
高雄房市正進入前所未見的「庫存高原期」。 根據高雄市代銷公會統計,今年前九月,全市預售屋平均每月僅售出約325戶,以此速度推估,目前已累積超過 12,000戶庫存,再加上即將公開的 5,495戶新案,整體預售屋供給量突破1.7萬戶。 若銷售節奏不變,至少還需四年半才能完全去化。
Thumbnail
2025/10/16
高雄房市正進入前所未見的「庫存高原期」。 根據高雄市代銷公會統計,今年前九月,全市預售屋平均每月僅售出約325戶,以此速度推估,目前已累積超過 12,000戶庫存,再加上即將公開的 5,495戶新案,整體預售屋供給量突破1.7萬戶。 若銷售節奏不變,至少還需四年半才能完全去化。
Thumbnail
2025/10/15
你有沒有在簽下斡旋金後,躺在床上不停自我懷疑? 「我是不是衝動了?」、「我是不是買貴了?」、「我可以反悔嗎?」──斡旋金這個從幾萬元到十萬元起跳的小數字,往往在激情過後成為購屋人最沉重的心結。 在台灣,斡旋金制度夾在「怕買不到」與「怕買錯」之間,成了讓買賣雙方角力的第一步。
Thumbnail
2025/10/15
你有沒有在簽下斡旋金後,躺在床上不停自我懷疑? 「我是不是衝動了?」、「我是不是買貴了?」、「我可以反悔嗎?」──斡旋金這個從幾萬元到十萬元起跳的小數字,往往在激情過後成為購屋人最沉重的心結。 在台灣,斡旋金制度夾在「怕買不到」與「怕買錯」之間,成了讓買賣雙方角力的第一步。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