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凌晨四點是怎麼樣的風景呢?對我來說是灰灰暗暗的漁港邊、無人的大馬路、熙熙攘攘的魚市場。
我大概在小學一年級暑假時正式加入和阿嬤一起賣小管的行列。當然在當時所有的大人都因此責備我,說小朋友應該要有充足的睡眠、說我這樣會造成阿嬤的負擔。但耐不住我的堅持和哭鬧,最後我還是幾乎每天都跟著阿嬤在凌晨四點起床去賣阿公剛捕回來的小管。每晚睡前,我都對阿嬤千叮萬囑,要阿嬤一定要把我叫醒,然後醒來後待阿嬤為阿公煮完早餐我再爬上阿嬤機車的腳踏墊,和阿嬤一起歷經將近四十分鐘的路程,一起到市區的魚市場,等待小管全部賣完再一起回家。
因為早起的疲憊,我總是在回程時打瞌睡,阿嬤一直苦口婆心地告訴我這樣真的很危險,她說其實我留在家裡也沒關係。但我不願意,所以我開始找尋在路途中保持清醒的方法,舉凡捏自己大腿、大聲唱歌、自言自語、數路上的車、找各種顏色的建築物,這些方法我都試了個遍,為的就是不希望大人們阻止我跟著阿嬤。其實現在想想,這一趟每天都一陳不變的賣小管路途真的不有趣,而即便如此我還如此堅持的原因大概就是不想讓阿嬤一個人吧!我知道阿嬤會因為我的童言童語而發笑,我覺得阿嬤會因為我的存在而不在這段時間感到孤單。
在這個魚村裡,有好多好多和我的阿嬤一樣偉大的女性,她們撐起了一個家。阿嬤的一天從凌晨四點的漁港邊開始,在深夜的抓石斑或螃蟹中結束。我想那時的我應該多少有帶給忙碌的外婆一些開心的時光吧。
現在阿公和阿嬤已經不再捕小管和賣小管了,我也已經離開那個漁村到外地讀書了。現在的我,每當讀書讀到天濛濛亮,就會看著窗外,然後掉入回憶的漩渦。但也因為這樣的距離,所以當我回到那個聞得到海的味道的地方時,可以格外珍惜和外公外婆相處的每一分每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