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郵報:美國國防部長公布新戰略備忘錄 阻止中國奪台為優先任務!中共立即安排軍演!在在均打臉龍應台所稱:川普將台灣拋在一邊,維持自由唯一途徑是跟中國和解!
然而《華盛頓郵報》獨家報導,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最近簽署一份備忘錄,指示未來軍方的優先任務為本土防禦和阻止中國奪下台灣。報導說,五角大廈將增加在印太地區的軍力佈署,同時也將要求台灣政府大幅增加國防支出。報導指出,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在名為「國防戰略期中指引」(Interim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ic Guidance)的備忘錄中重新規劃美軍的優先目標,也就是阻止中國奪下台灣,並加強對美國國內的防禦。至於歐洲和其他地區的安全防衛,這份最新指引表示,美國將扮演「承擔風險」角色。換句話說,美國將把俄羅斯的威脅交給歐洲盟友因應。(See:2025/03/30,太報,華郵:美防長公布新戰略備忘錄 阻止中國奪台為優先任務、2025/03/31,放言,華郵獨家:美方將中國犯台視作戰略重心、「優先考量」情境 也將要求台灣「大幅升高」國防預算、自由時報,許美華頻道》疑美論可閉嘴了!美首要戰略 定調遏中侵台 那些說「台灣有事,美國不會來救」的人可以閉嘴了!)
華盛頓郵報報導,雖然美國總統川普美國優先政策及其對待烏克蘭的態度,讓台灣擔心川普會放棄對台灣的支持,但一份機密的備忘錄曝光,當中指出川普政府把嚇阻中國奪取台灣列為軍事優先事項,更明言美國將如何抗中保台,讓台灣感到既安心又驚訝。(See:2025/04/01,上報,美機密曝嚇阻中國奪台為頭號任務 華郵:台灣安心了但也驚訝)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宋國誠教授:美國戰略目標是從原先反對以武力改變台海現狀進一步更清晰準確地提升進展到阻止中共武力奪取台灣(See:2025/04/03,新聞大破解隨選,美4/2關稅圍共 共軍對台灣軍演 兩個三化 測美底線?)
中國解放軍東部戰區1日宣布在台海進行軍演,並直指是對台獨分裂勢力的警告,加劇台海緊張局勢,不過就在解放軍宣布軍演前,美媒《華爾街日報》才獨家揭露一份由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簽署的機密文件,內容更首次明確界定「遏制中國奪取台灣」是美軍的最優先任務。(See:2025/04/01,NOWnews今日新聞,時機真巧!美國防機密文件列「阻中奪台」最優先 中共就安排軍演)
台大政治系榮譽教授明居正分析:中共愚人節軍演,只不過是在掩飾其內部權鬥動盪,製造外敵轉移焦點、回應美國而已。(See:2025/04/05,新聞大破解隨選,中共愚人節軍演 掩內部權鬥動盪?製造外敵轉移焦點)
美國總統川普對台宣布32%對等關稅,在野人士立刻大作「疑美論」,律師黃帝穎指出,美對中課徵對等關稅54%更高,國民黨「兩岸共同市場」未遂,台灣才能逃過此劫,這直接戳破親中人士疑美論,因為「親中更慘!」黃帝穎在臉書發文表示,「假藉美國關稅操作疑美論必定破功」,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實施「全球對等關稅政策」(Reciprocal Tariffs),台灣被課徵32%,美國對中國再加34%的稅率,中國總計被課徵54%稅率。(See:2025/04/03,放言,親中更慘!中國遭美課徵54%關稅、黃帝穎指國民黨兩岸市場未遂「台灣逃過一劫」:戳破疑美論)
明居正教授在YouTube頻道「政經最前線」指出這時候的中國是一個危險之地,運氣好的話,這次被剝一次皮而已,運氣不好會被川普的關稅政策,再被剝一次皮,力勸台商在這個節骨眼上,不要隨便貿然西進。(See:2025/04/01,民視新聞,明居正指中美關稅戰風險大 勸台商別赴中「會被剝皮」)
大罷免持續加溫,許多人都站出來簽署罷免藍委二階段連署,對此黃帝穎表示,大罷免有效穩定歐美信任降低市場風險,藍委擴權衝擊台灣經濟及投資環境,這讓歐美都發出警示,這讓經濟選民完全無法忍受。(See:2025/04/03,自由時報,經濟選民挺大罷免 黃帝穎分析原因)
行政院長卓榮泰宣布將以特別預算編列880億元,補貼遭受美國32%「對等關稅」衝擊的農工漁業,下周將邀國會朝野共商相關國是,但國民黨呼籲應停止大罷免,才能團結面對國際危機。對此,聯電前董事長、反共護台聯盟志工曹興誠5日表示,台灣關稅高干你(國民黨)什麼事?現在台灣的重中之重,是罷免一定要完成,別的東西都沒有比這個重要,不要被轉移焦點。曹興誠受訪表示,中國國民黨不改成「台灣國民黨」,沒有資格講任何事情,明明替中國講話,有什麼資格管台灣事情?「台灣關稅高低干你什麼事?」大罷免要讓大家了解,國民黨所做所為是出賣台灣,對台灣基本的關心都是假的,所以先改名再來討論,否則掛中國,什麼都替中國講話,有什麼資格管台灣的事情。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說戰鬥,但敵國在對岸,台北市長蔣萬安不敢講誰是敵國,每天戰鬥、戰鬥,是對自己人戰鬥,在製造內亂、內鬥,這種人有什麼資格對台灣講話。(See:2025/04/05,三立新聞網,「國家利益重中之重是先罷免!」曹興誠嗆國民黨:關稅高低干你什麼事、鏡新聞,籲藍改名「台灣國民黨」 曹興誠:大罷免是驅逐共匪的保台運動)
川普宣布對台灣課徵32%關稅,日本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在臉書發文建議台灣可以做3件事情因應川普關稅風暴,他並強調:「只有堅定站在美國這一邊,台灣才有出路。」第一,降低關稅,促進美國產品進口到台灣。第二,多從美國進口商品,尤其是能源。第三,加速傳統產業轉型。矢板明夫補充道:川普總統在發表關稅名單的時候,是把台灣當作一個國家(country)的。就憑這一點,就值得給川普總統鼓掌。這次很明顯,川普總統最主要針對的就是中國。中國這次被加徵關稅之後,經濟狀況雪上加霜,還宣布要報復美國。美中貿易大戰2.0就要開打了。只有堅定站在美國這一邊,台灣才有出路。(See:2025/04/05,Newtalk新聞,美中貿易戰2.0開打 矢板明夫:只有堅定站在美國這邊台灣才有出路)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台灣課徵32%關稅,行政院 4 日提出880億元的協助方案,不過,孔雀魚普惠科技創辦人,王道銀行董事林坤正直指,政院此舉是弄錯方向,真正重點在於「快速回應川普需求」。林坤正在臉書表示,川普拋出的對等關稅堪稱險招,表面上是祭出關稅大旗,實則是在創造談判籌碼,以便達成縮減美國貿易逆差、吸引製造業回流等真正目的。林坤正指出,川普所打的算盤很清楚,只要各國願意做出讓步承諾,例如開放市場、投資美國等等,那麼關稅就不會是長期威脅,而是會迅速調降至10%,不過中國並不包含在內。林坤正分析,川普很清楚高關稅是雙刃劍,但他賭的是一場速戰速決,川普預期大部分國家都扛不住壓力,會在短短1週至1個月內妥協,「川普要的不是持久戰,而是一場快刀斬亂麻的勝利。」林坤正表示,川普需要第一批站出來妥協的重要國家,而台灣無疑是關鍵的一員,「台灣必須搶在第一波談判中輸誠,確保關稅降至10%」,若繼續拖延只會讓局勢更為複雜。林坤正認為,若台灣選擇觀望其他國家的動作再行動,就會面臨極高的風險,不僅可能錯失最佳時機還會被邊緣化。
(See:2025/04/05,自由時報,稱政院880億弄錯方向 林坤正:重點在於快速回應川普需求)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總統賴清德 5 日下午於官邸開會,找來產業代表面對面討論,據了解,與會者均認同要立足台灣、佈局全球,目前儘管各國因應方法不同,有報復、低頭或部分妥協,但是每個國家狀況不同,且美方亦未有最終定論,需要再觀察,贊同政府就手上籌碼同步進行談判,不急著掀牌,先提出產業安心方案,謀定而後動。(See:2025/04/05,自由時報,總統邀ICT產業代表會商關稅衝擊 業者建議不急著掀牌、謀定而後動)
對等關稅對台灣經濟產業衝擊甚鉅,政府如何與美國談判、協商,備受矚目。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東海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邱達生則表示,台美談判千萬不能去說教,不要抱持著「你誤解了,我們解釋給你聽」的心態,川普不在乎這些,川普要的是承諾。(See:2025/04/05,中央社,對等關稅關鍵談判期 專家:說教無用川普要的是承諾)
如前所述,川普的關稅、移民等各項政策措施,某程度只是一種談判策略,其目的只在逼迫對手讓步。只需要逼迫對手讓步,美國能夠取得利益即可。根本就不需要將其政策措施貫徹到底。亦即,川普未必會將其關稅、移民等政策措施,完全落實到底,只是要逼迫對手讓步,美國能取得利益,其政策措施就可立馬停手,就彷彿自始至終從未發生過一般,但美國已經取得其所需要的利益。像哥倫比亞接收美國遣返移民,正是適例。
依此邏輯脈絡而言,王道銀行董事林坤正的分析建議是有其道理的。政府確實宜將重點置於如何讓步,想方設法讓川普政府獲得其利益,以期能確保住台灣的經濟利益甚至於政治利益。當然,政府預備做好對產業的保護協助,也是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