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战略:习近平的“新质生产力”与川普的“制造业回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泽西

内容提要:

本文深入解析习近平“新质生产力”战略背后的真实动因、政策逻辑与潜在风险,指出这是一种为摆脱经济和政治困局而构建的话语性突围战略,虽为“真战略”,却极可能演变为又一次灾难性的计划经济式浪费。同时,作者对比川普反复高调宣扬的“制造业回归”战略,认为这是一套以骗取政治红利为核心的“假战略”,缺乏系统设计,最终大多项目雷声大雨点小,落得烂尾结局。文章最后指出,中美这两位领袖,一个想强推变革却泥足深陷,一个靠编织谎言维系政治生命,两者的战略表象虽截然不同,但背后却同样暴露出体制、逻辑与现实的悖谬。

 “新质生产力”出笼:习近平的危机感与话语重建

习近平为什么要提出“新质生产力”战略?一句话,他想突围。因为中国经济已身陷泥潭,他无所适从。虽然政治上他已经实现了极权,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政治旋流,弄得他寝食难安。于是,出于和急于想摆脱这双重危机,他和他的那帮御用文人们,绞尽脑汁,谋划出 “新质生产力”这个新概念或新战略,意在构建一套新话语体系,来摆脱危机,实现突围。他能如愿吗?

 习所面临的危机天下公知。一是国内经济危机日益严峻。投资、消费和外贸三驾马车或停滞了,或萎缩了,或失速了。累积近30年的房地产泡沫已然破裂,正发出不祥的脆断声响,其所占GDP的份额接近30%左右啊,俗话说得好,“当初闹得有多欢,如今哭得就有多惨”。

 消费市场呢,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急遽地萎缩,像是一个中年人,眼看着就萎缩成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 PPI已连续30多个月以平均2%-3%的速率在一路下沉,根本没有回稳的迹象。大街上一片萧然,工厂批次倒闭,将近3.5亿失业者失魂落魄,像无头苍蝇,不知去向。

 硕果仅存的外贸,现在又碰上了美国一个病态的治国者,每天都有好戏看。川病态一会儿加关税20%,一会儿又加34%,一会儿又加50%,像是孩子的脸,说笑就笑,说闹就闹。中美摩擦火花四溅,全球供应链眼看着四分五裂。

 让中共引以自傲的制造业内卷日益残酷,中低端制造产能严重过剩,价格战打得你死我活,制造业利润日益微薄,眼看着接近空转。高端科技领域如芯片、AI核心算法等受制于美国,被卡住了咽喉。与此同时,失业率飙升,地方债压顶,民营企业信心已被中共彻底埋葬。

 二是国内政局波诡云谲。习虽然大权独揽,但内斗不断,特别是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前后,党政军特别是军中不断地有高官被清洗出局,政局不稳的迹象日益彰显,不断有传言,习的大权旁落,吃瓜群众不知所然。

 三是国际局势风起云涌。“中美脱钩”趋势加剧,科技脱钩尤为严重,制裁清单不断扩大。全球产业链加速重组,日韩欧洲企业减少对中国技术输出,“世界工厂”地位不保。

美欧日加澳等西方国家被中共蒙骗了40年,当了40年的冤大头终于日益觉醒,全球对中国科技崛起的防范心理日益增强,防范的铁网也在日益加固。

 四是旧的意识形态话术已然失灵。过去多年流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等等概念话术因为一直空喊口号,人们早已开始厌倦,于是“新质生产力”横空出世,这个新话术被包装成既有继承又有超越的新提法,有望继续统摄经济与科技叙事。

 “新质生产力”突围的幻觉与陷阱

 我们再来分析习提出“新质生产力”的动机和目的。一是构建自主的科技话语体系。就是在美国和欧日加等西方主导的前沿科技标准之外,构建所谓“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体系”,以实现话语独立。二是试图突破“卡脖子”的困境。通过国家主导、政策倾斜方式强推芯片、量子科技、AI、5G、生物技术等战略领域。三是重塑发展的新逻辑。经济出现萧条衰败,民众不满情绪日益高涨,习试图以“新质生产力”作为新时代的“希望工程”,稳定社会预期与治理信心。四是集中资源,强化国家控制。所谓“新质生产力”本质上就是一次资源再分配,也是一次经济结构大调整,以强化中央对科技资源配置的垄断,将创新蜕变为一种“计划科技”的工具。

 关键是,习的“新质生产力”有效吗?在我看来,其正面效用极其有限,但负面效用却极其深远。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是习高调推出“新质生产力”战略安排,用党指挥政府,再用政府制定倾斜政策,再用政策调动资源,于是国家将大量资源投入所谓“战略新兴产业”中去,如AI芯片、人工智能、电动汽车、量子通信、生物科技等产业,使得部分企业短期内肯定会释放出“大跃进效应”。比如,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可能会取得阶段性的突破,如大模型算力部署等,但核心算法和底层硬件呢?

 但是,在资源极其稀缺的大背景下,这种战略和政策倾斜,就隐含着惊人的机会成本。在中国,凡是政府号召的,政策倾斜的,无一例外都是央企国企以及极少部分与特权阶层暗通款曲的民营企业才能能够获得这种特殊的资源,才能拿到相关的项目和资金,这就必然引发新一轮国进民退,而99%的民企呢,只能望洋兴叹,只能更加被边缘化,不要说吃不到政策的肉,连喝一口汤的机会都没有。

 而过往的科技大跃进已经造成了一地鸡毛,比如五年前的芯片大跃进,已经葬送了几万亿的资金,收获的不是“龙种”而是跳蚤。现在,再以行政动员为主导,再走“举国体制”的老套路,体制机制一切照旧,则必然重蹈覆辙,新脚穿旧鞋,新瓶装旧酒,结局可想而知。而这样孤注一掷的豪赌,中国还有多少赌资和筹码?

 体制机制不改,产权制度不改,思想控制不改,软预算约束不改,外部封锁不改,关起门来造车,只会诞生“伪创新”,只会诞生PPT成果,只会诞生新一轮的科研腐败,只会造成又一轮惊人的浪费。这是习的新招,这却是中共必然覆灭的缩命。

川普的“制造业回归”神话:关税政策的政治秀场

4月2日以来,川普打出的关税组合拳,特别是针对中国的五组,让人眼花缭乱,但又像是在耍猴,一会儿加,一会儿又玩暂停90天,不知道下一步川普又将玩出什么新花活,但不管怎么说,川普及其支持者所主张的“制造业回归”战略话术,却是始终如一的,就像其“美国优先”,“让美国再次伟大”的话术一样。因为这是川普的命根子,失去这个招牌话术,他的小命就没有啦。

但是,这个美丽的战略话术能实现吗?尽管川普“制造业回归”战略话术的初衷,在理论上和逻辑上是成立的。比如,解决“铁锈带”地区的就业问题,恢复传统制造业,缓解对中国等国家的依赖,通过加征关税和税收补贴等手段增强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达到贸易平衡目标,缩小贸易逆差。

然而,只要我们不是像川普那样活在梦境里,只要不是像川普那样每天都在说着谎话和梦话,只要我们直面现实,这一美丽的战略话术就只能有象征性的实现,要实现全方位的制造业回归,那无疑是痴人说梦,因为此举是历史造成的,幻想着一朝一夕改变那是不可能的,其中面临的结构性障碍和经济逻辑的反作用力极大,一时难以撼动。

一是美国制造成本过于昂贵。首先是人工成本,美国工人工资是中国、墨西哥、越南等制造业基地的5-10倍,这怎么化解?其次美国的工业用地和环保监管等也推高了制造成本。

二是产业链短期内难以复制。中国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生态,如“珠三角—长三角—渤海湾”的高效率制造网络,美国本土缺乏这种产业集聚群落。制造业不是孤立工厂,需要数百家配套厂商合作,这在美国很难快速重建。

三是自动化和人工智能辅助会削弱就业承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逻辑不是靠几句承诺就能改变的。即使制造业回归了,但多数企业会使用高度自动化设备和人工智能设备替代工人的,也就是说,回归不等于创造大量就业。2010年以来,美国制造业产值在上升,但就业岗位却在减少,背后的秘密就是工业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化。

十大回流失败案例:谁在为美国制造业画饼?

我们之所以说,川普的关税让“制造业回归”的战略话术是个谎言,因为过往的事实已经揭穿了这个谎言,但川普仍然扯着这块破布来欺骗那些无知无识的MAGA党。比如,在川普的第一个任内,它的让制造业回归的主张和话术,确实促成了一些象征性“回迁”的项目,但绝大多数都烂尾了,失败了,绝大多数最终缩水、搁置或取消了。

比如富士康计划在威斯康星建厂,最初承诺投资100亿美元,创造13,000个就业岗位,实际上投入不足10亿美元,就业不足1,500人,项目转型为小型数据中心,失败的原因是成本高、缺乏产业配套。比如,哈雷公司,当初承诺扩大美国产能,结果2018年关闭了密苏里工厂,转去泰国建了厂。再比如,特斯拉电池厂扩张计划,当初承诺提高美国产能,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实际上特斯拉却将产能重点放在中国上海超级工厂,原因是市场导向,政策效率更优。类似的例子还有联合技术公司、通用汽车、苹果与鸿海合作公司、英特尔晶圆代工计划、三星电子德州扩厂、3M呼吸机工厂扩建等都一一流产了。一言以蔽之,川普提出的“制造业回归”是政治动员式操作,缺乏战略产业链整体设计,也未与教育、技术、财政系统联动,导致大多数项目“雷声大雨点小”,沦为一则谎言和骗局。

事实上,美国制造业就业占总就业比例已从20世纪中期的30%下降到2023年的8.3%,这个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这是美国产业结构所决定的。虽然美国制造业有所收缩,但服务业却再扩张。虽然川普对中国加征关税加速了去中国化,但却未能根本改变全球制造业的分布格局,很多制造业又纷纷向越南、印度、墨西哥转移,而非回到美国。这一切都是不移川普的意志为转移的。

战略的尽头:一个赌徒与一个骗子的国家剧场

习的“新质生产力”战略只想再建新话语体系,以摆脱困局。首先他现在的处境不妙,所以他想急切地摆脱目前的经济和政治困局,他要有新“作为”。其次是他的认知决定了他不可能判定“新质生产力”搞下去会一地鸡毛的。而围在他身边的那帮御用文人和马屁精们会竭力迎合他的意旨,会拼力鼓吹“新质生产力”的现实开创性和未来引领性。再说,即便他知道了这个新概念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效应,但依照习的犟和蛮的个性,他都会一条道走到黑的。所以,习的“新质生产力”战略是一套真战略,但大概率会烂尾的或演变成一场灾难性的浪费,会丧失改变中国经济的最后一次机会。中国会从此坠入更加黑暗的深渊。

而川普的“制造业回归”战略显然是一个谎言,一场骗局。因为他在第一个任期就全盘搞砸了,我们以上列述的十大制造业回归失败的案例就是证明。川普的制造业回归计划大多停留在竞选口号上与政治姿态上,缺乏系统性的国家战略与配套改革,因此效果十分有限,失败是大概率事件。

尽管就他的认知和见识,他是不知道制造业难以回归的内在逻辑,但失败的事实他应该是清楚的。但他至今仍然一如既往地振振有词地鼓吹,那是因为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明知道是根稻草他也要说是根金条。

他当然不清楚“制造业回归”战略的逻辑是走不通的,因为制造业不等于美国的经济核心。美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在于 科技、金融、医疗、教育与文化产业,未来更可能推动的是 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如芯片、生物医药、绿色能源设备等,而不是劳动密集型工厂。全面回流传统制造业,既不现实,也非战略重点,川普是不会尊重学界与企业界的这些共识的。正确的路径应是重建关键供应链安全与弹性,同时投资于教育、基础科研、AI和绿色能源等未来产业。但川普不死,谎言不止。

 

(作者泽西,资深财经媒体人,曾供职于中国最大的财经传媒集团20多年,曾撰写过近200万字的深度报道和评论文章。现在干净世界平台和YouTube平台上创建自己的频道“泽西说真相”。主要讲述四大系列:中国问题报告系列,毛泽东的幽暗心理解析系列,时政新闻话题评论系列、泽西杂谈系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泽西说真相
1會員
44內容數
我是澤西,資深財經媒體人,曾供職於中國最大的財經傳媒集團二十多年,曾撰寫過近200萬字的深度報導和評論文章。現在「乾淨世界」平台和YouTube平台上創建自己的頻道「澤西說真相」。本人愿意与大家就时政、财经、历史等话题做深度交流。我每周拟发4-5篇评论文章。
泽西说真相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内容提要 央视出人意料地高调披露“医保基金流失黑洞”,“揭黑”报道实则是一场有预谋的舆论操控秀。通过高调炒作个案,意在制造“医保基金流失黑洞”的假象。“丢车保帅”的揭黑大戏,是为了掩盖医保账户7.3万亿巨亏,以及医疗资源分配极度不公的制度性黑洞。
Thumbnail
2025/03/29
内容提要 央视出人意料地高调披露“医保基金流失黑洞”,“揭黑”报道实则是一场有预谋的舆论操控秀。通过高调炒作个案,意在制造“医保基金流失黑洞”的假象。“丢车保帅”的揭黑大戏,是为了掩盖医保账户7.3万亿巨亏,以及医疗资源分配极度不公的制度性黑洞。
Thumbnail
2025/03/29
内容提要: 美国计划从德国撤军3.5万人,移师匈牙利,引发国际社会的震动与质疑。川普的这一举动是否暗示其亲俄立场?文章详细梳理了川普与普京之间的复杂关联,提出诸多疑点,呼吁欧洲在危机中自强,摆脱对美国的过度依赖,维护自身安全与稳定。   从德国撤军:美国对北约承诺的动摇? 近日,美国
Thumbnail
2025/03/29
内容提要: 美国计划从德国撤军3.5万人,移师匈牙利,引发国际社会的震动与质疑。川普的这一举动是否暗示其亲俄立场?文章详细梳理了川普与普京之间的复杂关联,提出诸多疑点,呼吁欧洲在危机中自强,摆脱对美国的过度依赖,维护自身安全与稳定。   从德国撤军:美国对北约承诺的动摇? 近日,美国
Thumbnail
2025/03/26
内容提要 为何中共总是与国际上黑恶势力搅在一起?文章通过对哈马斯、胡塞武装、缅甸电诈园区、三合会等个案分析,揭示中共这个“红色黑帮”在国际层面如何以暴力、谎言和犯罪为工具推进其全球战略。中共并非“误入歧途”,而是其体制基因和百年惯性使然。理解这一点,是自由世界抵御其渗透和操控的关键第一步。
Thumbnail
2025/03/26
内容提要 为何中共总是与国际上黑恶势力搅在一起?文章通过对哈马斯、胡塞武装、缅甸电诈园区、三合会等个案分析,揭示中共这个“红色黑帮”在国际层面如何以暴力、谎言和犯罪为工具推进其全球战略。中共并非“误入歧途”,而是其体制基因和百年惯性使然。理解这一点,是自由世界抵御其渗透和操控的关键第一步。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