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與選擇的幻覺:我們走進自由的門,卻沒發現自己依然照本宣科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我們活在一個看似自由,實則充滿框架與預設的社會。

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要做什麼、學什麼、愛什麼,但實際上,這些所謂的『選擇』,其實早已被制度、標籤與他人期待層層包圍。你可以選擇「哪個科系比較好找工作」、「哪個產業比較賺錢」,但你不一定會選擇「你真正喜歡的東西」。選擇的背後,其實早已被一層又一層的結構包圍。

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幻覺:我們以為擁有自由,卻早已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從小就開始的幻覺】

這個幻覺的根源,來自於我們長年以來習慣的「填鴨式教育」。這種教育的好處是效率,它快速、明確、非黑即白——而這些特性,在過去資訊封閉的年代,確實讓不少人能夠安全地生活。

但代價是,我們不再思考。我們學會怎麼照做、怎麼考高分,怎麼讓事情看起來達到了某種被社會默認的數字目標─比如100分、考上哪間學校,又或者只要這樣照做,就可以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一段看起來正常的婚姻,「這樣子你就可以有安定的生活」;卻從未真正想過「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這是我要的嗎?」「那真的就安定了嗎?」

【看不見的教條】

現代教育制度本身,是工業革命的產物。

當時社會需要大量能夠操作機械、有基礎識字能力的勞工,因此學校被設計成像工廠一樣的體系——一批批學生進來,經過標準化流程,輸出成為「可使用的勞動力」。

這種設計看似高效,實則也把人變成了「可控的個體」。

學生被訓練的是服從、準時、精確,而非提問、懷疑與創造。不是為了熱愛而學習,而是為了適應市場而接受訓練。

這樣的模式,直到今天依然深植於我們的教育體系中。

表面看來,普通高中與大學似乎已不再只是職能訓練的場所,但背後仍以標準化的學習目標與固定的升學路線為核心。我們以為自己在接受「高等教育」,但實際上,大多數人只是完成一套早已設計好的流程,拿到一張文憑,然後被順理成章地送入職場。

要翻轉這種制度,其實比想像中更難。受過填鴨式教育的一代,已經成為新一代的父母與教育者。當他們自己都沒被允許思考、也不被鼓勵質疑,卻又要他們去培養能獨立思考的下一代——這樣的要求,有時候近乎強人所難。而當他們自己都不相信「思考有什麼用」,再多的課綱改革與教學形式,只是形式上的更新,骨子裡仍是填鴨的變體。

我們面對選擇時的無力,是看似自由之下的沉默劇本,來自一種被灌輸的「乖」,不是選擇的練習。

我們之所以難以自由地做選擇,也不是因為我們笨,而是我們沒有被允許慢下來,好好去問一句:「我想學的,是這個嗎?」

【親身經歷】

我因為一些家庭的因素比一般人晚讀大學,那段時間讓我看了很多也想了很多。

因為先工作,再回到學校,我比身邊的同學年長,也更清楚自己為什麼選了這個科系。我選了食品相關科系,因為我對「吃」這件事很感興趣,也覺得這是一門貼近生活的學問。

四年過去,我學到的東西,幾乎都能在生活與工作中應用。但有趣的是,我的同學們——那些跟我讀一模一樣科目的同學們,很多畢業後卻對所學一無所知。聊天時聊到一些原理的東西,他們不記得老師教過,也不曉得這些知識有什麼用。

明明大家都讀了同樣的內容,結果就是這麼不一樣?

因為我在學「我想學的東西」,而他們只是在「完成一個被要求的過程」。

【如果要留下什麼】

我們總以為自由等於「可以選」,但其實真正的自由,是你要知道自己為什麼選。

不是因為誰說這樣比較好,也不是因為這樣比較安全,而是因為你想過、掙扎過,最後願意為自己負責。

有人會說:「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彷彿自由就是任性、就是放縱,彷彿自由是一種想怎樣就怎樣的權利。

但真正的自由,是理解自己行為後果的選擇,是深思熟慮後仍願意行動的勇氣,是知道自己的選擇不應該讓別人默默承擔代價。

那是一種成熟,也是一種自我約束。

這樣的自由,是痛苦的,是孤獨的,但卻也是真實屬於自己的。

「你可以慢慢打開,不必害怕,選擇從來不該只為了符合誰的期待。」

「你可以喜歡東西,可以選擇,而不是活在標籤堆疊出來的劇本裡。」

世界其實可以不同。只是我們太習慣,認為「大家口中的正常」當成唯一的選項,只敢活在「看起來沒問題」的生活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saki Letters
0會員
3內容數
我習慣仰望,不為逃避現實,只是相信天空下的我們終究能被看見。 這裡是寫給世界的一封封信,也可能是寫給還不認識的你。 我寫動畫、寫思考、寫那些沒說出口的共感與失語, 如果你也曾望空,那我們大概在看同一片雲。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選擇,擇友,擇偶,選擇工作,選擇生活方式……生命中的每一個決定都是自己選擇的,是好是壞,自己負責。你現在的生活模樣,都是經過自己過去千千萬萬個選擇疊加而來。 曾經路過美沙酮診所或者戒毒中心門前,都會看到一些委靡不振,要人攙扶著的沾毒人士。但仍然在附近範圍,看到一些鬼祟的行為,比起戒毒,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選擇,擇友,擇偶,選擇工作,選擇生活方式……生命中的每一個決定都是自己選擇的,是好是壞,自己負責。你現在的生活模樣,都是經過自己過去千千萬萬個選擇疊加而來。 曾經路過美沙酮診所或者戒毒中心門前,都會看到一些委靡不振,要人攙扶著的沾毒人士。但仍然在附近範圍,看到一些鬼祟的行為,比起戒毒,
Thumbnail
當改變來臨時,我們該怎麼選擇 是要迎面挑戰,還是庸庸碌碌 抑是躺平不面對,甚至來個情緒內耗 不管怎麼樣都很好,只要是你真心喜歡的選擇 請選擇下列圖片中的 挑一個喜歡的或是第一眼直覺的 如果沒有看到喜歡的,就不需要硬選 請放心一切的美好,皆與你環環相扣
Thumbnail
當改變來臨時,我們該怎麼選擇 是要迎面挑戰,還是庸庸碌碌 抑是躺平不面對,甚至來個情緒內耗 不管怎麼樣都很好,只要是你真心喜歡的選擇 請選擇下列圖片中的 挑一個喜歡的或是第一眼直覺的 如果沒有看到喜歡的,就不需要硬選 請放心一切的美好,皆與你環環相扣
Thumbnail
無論處境如何,我們都有多種選擇。通過心靈的創造力,你可以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選擇失敗或成功。你可以選擇如何感受周圍世界,你也可以選擇如何看待個人生活。 改變視角以服務自己,這並不是否認正在發生的一切,而是臣服於一個真相,那就是一個更大的結果正從一個未知的更高地方展開。 時刻懷著興奮與期待的心
Thumbnail
無論處境如何,我們都有多種選擇。通過心靈的創造力,你可以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選擇失敗或成功。你可以選擇如何感受周圍世界,你也可以選擇如何看待個人生活。 改變視角以服務自己,這並不是否認正在發生的一切,而是臣服於一個真相,那就是一個更大的結果正從一個未知的更高地方展開。 時刻懷著興奮與期待的心
Thumbnail
意識到選擇的重要性,並把控制權拿回自己手中是開始發展和改變的前提。誤以為只有符合理想狀況的選擇才算是真正的選擇,以及不願意承擔對自己的責任,是導致我們無法找到更好的人生選項的原因。
Thumbnail
意識到選擇的重要性,並把控制權拿回自己手中是開始發展和改變的前提。誤以為只有符合理想狀況的選擇才算是真正的選擇,以及不願意承擔對自己的責任,是導致我們無法找到更好的人生選項的原因。
Thumbnail
人們想要在各方方面面期許要求著自由;如思想,工作,言論,財富,民主,,,等等° 自由在人生整體意涵中不是全部,而只佔據了部分片段;若將其無限擴大,將使自己淪落為武斷下的受害者° 如己要求身體自由卻恣意揮霍用之!不知節制,傷害病痛隨即而至,輕者尚需時復原,重者無法彌補傷害終生! 自由
Thumbnail
人們想要在各方方面面期許要求著自由;如思想,工作,言論,財富,民主,,,等等° 自由在人生整體意涵中不是全部,而只佔據了部分片段;若將其無限擴大,將使自己淪落為武斷下的受害者° 如己要求身體自由卻恣意揮霍用之!不知節制,傷害病痛隨即而至,輕者尚需時復原,重者無法彌補傷害終生! 自由
Thumbnail
我常常在懷疑,是否做出一個錯誤的選擇,就會影響到之後的成就:當大多數的人都告訴你,你讀的這個科系未來找工作會很難找,系上的老師也會告訴你,連在上課時,課程也傾向於考公職這條路:我思考了很久最終還是沒有選擇加入這條路,你永遠都有選擇權,你知道如何做決定,這句話使我徹底的醒悟。 每天我們都要面臨大大小
Thumbnail
我常常在懷疑,是否做出一個錯誤的選擇,就會影響到之後的成就:當大多數的人都告訴你,你讀的這個科系未來找工作會很難找,系上的老師也會告訴你,連在上課時,課程也傾向於考公職這條路:我思考了很久最終還是沒有選擇加入這條路,你永遠都有選擇權,你知道如何做決定,這句話使我徹底的醒悟。 每天我們都要面臨大大小
Thumbnail
自主權是人生有意識開始,你就有選擇權,只是有人會運用選擇,有人卻不選擇,差異結果為何呢! 當越年輕懂自主權的選擇 通常會被年長者阻擋,因會有各種經驗判斷,認為年輕者選擇會造成錯誤結果,如果此時年輕者放棄自主權的選擇,那麼造成的結果,當然也不一定會如年長者所想,原因是沒有任何個體,是一模一
Thumbnail
自主權是人生有意識開始,你就有選擇權,只是有人會運用選擇,有人卻不選擇,差異結果為何呢! 當越年輕懂自主權的選擇 通常會被年長者阻擋,因會有各種經驗判斷,認為年輕者選擇會造成錯誤結果,如果此時年輕者放棄自主權的選擇,那麼造成的結果,當然也不一定會如年長者所想,原因是沒有任何個體,是一模一
Thumbnail
遇到各種抉擇 人生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抉擇,有些是簡單明了的,而有些則需要我們深思熟慮。當面對抉擇時,我們可能會選擇拒絕或退縮,因為拒絕給予了我們一種安全感,讓我們感覺好像能夠控制一切。然而,這種安全感往往只是一時的,長遠來看,它可能阻礙我們前進的腳步,使我們錯失機會,甚至後悔莫及。 學會說「
Thumbnail
遇到各種抉擇 人生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抉擇,有些是簡單明了的,而有些則需要我們深思熟慮。當面對抉擇時,我們可能會選擇拒絕或退縮,因為拒絕給予了我們一種安全感,讓我們感覺好像能夠控制一切。然而,這種安全感往往只是一時的,長遠來看,它可能阻礙我們前進的腳步,使我們錯失機會,甚至後悔莫及。 學會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