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變好:為何給自己足夠的時間是成長的關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一、你是否也曾太快放棄?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驗?

興致勃勃地報名了烹飪課,幻想著自己煎出來的牛排外酥內嫩、擺盤堪比米其林餐廳,但第一次下廚卻是油煙四起、味道奇怪,甚至還被家人吐槽。又或者,鼓起勇氣付費成為健身房年度會員,第一週團體課結束全身就酸痛不堪,第二週乾脆跟教練說有事需請假,第三周後就沒有繼續鍛煉身體。你開始懷疑:「是不是我根本不適合這件事?」

這種情況不只發生在學習新技能時,也可能出現在人際溝通、面對工作挑戰,甚至追求夢想的過程中。當成效未如預期,當自我懷疑悄然滋長,我們總是太快說服自己「我不行」,然後悄然放棄。

但問題真的在於「我們不夠好」嗎?還是,我們只是沒給自己足夠的時間,去變好?

成長從來不是一蹴可及的結果,它需要時間、空間,以及過程中的許多不完美。真正該問的是:你是否給自己,甚至他人,足夠的時間來成長?

二、短期評價的陷阱

當今社會,對「快速成功」的期待早已深入人心。三十歲前創業成功、十天瘦十公斤、三分鐘掌握新語言技巧——這些標語充斥在廣告、社群媒體與各種自我提升書籍中。

這種文化不知不覺地將你推向一種「速成焦慮」,彷彿只要努力不夠快、成果不夠明顯,就代表你不夠優秀。這種焦慮就像一個無形的倒數計時器,不斷提醒你:「時間不多了,你還沒成功。」

舉個例子,在一家中小型傳產公司,一位剛進公司的新鮮人小明,在入職後3天內未能即刻上手,主管便認定他「學習慢」、「不夠主動」,甚至開始疏遠他。這樣的評價看似「效率導向」,實則忽視了每個人適應新環境、吸收新知的節奏本就不同。

更可怕的是,你也將這樣嚴苛的標準套用在自己身上。當學習新事物,若短時間內看不到進步,就急著下結論:「我不行」、「我不如別人」,甚至停止嘗試。

但這些評價本質上只是「快照」——僅僅是你在某一時刻的表現,卻被誤認為是終局。

你是否可以放下對「快速見效」的執念,重新思考什麼才是有價值的進步?

三、成長是漸進的過程

成長更像是種發酵,而不是即溶咖啡。發酵需要時間、溫度與耐心,而每個微小的進步,都在這過程中靜靜醞釀。

拿學烹飪來說,剛開始,你可能連怎麼正確切洋蔥都不知道,常常切到手、爆油濺臉。第一次做義大利麵,面條煮過頭成了糊糊一團,醬汁不是太鹹就是太淡。但經過15次、20次的嘗試,你開始理解火候、掌握食材特性,某一天,煎出來的雞腿終於酥脆誘人、擺盤也能賞心悅目。

這過程沒有捷徑,只有一邊試、一邊錯、一邊調整。

這樣的節奏,其實也適用於人生其他領域——學語言時從結巴說出第一句完整句子到能流暢對話;健身時從5公斤啞鈴舉不起到能完成一組12次的訓練;工作上從手忙腳亂到終於能獨當一面處理專案。

「磨合」與「調整」本身就是學習的精髓。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曲線,就像登山路徑,有人擅長陡坡衝刺,有人善於平路長行。你無法複製他人的速度,也不該因自己的步調較慢就否定自己的能力。

成長的本質,就是從不擅長到漸漸熟練,從懷疑到建立信心。它是一條彎彎曲曲的山路,而不是百米直線衝刺。

四、給予時間與空間:成長的關鍵

若你真心渴望改變、成長,第一步不是努力到苛求自己,而是學會「調整期待」。

設定合理的期望值,是自我成長的基礎。不要要求自己一週內學會所有、做對一切,也不要因為小小失誤就全面否定自己的潛力。

你可以嘗試這些具體方法:

  1. 記錄每日小進步——今天學會了一個新單字、煮的飯終於不那麼生硬、終於完成了第一次簡報。
  2. 設定階段性小目標——不要一開始就想著成為大廚,先以「煎出一個完美荷包蛋」為目標。
  3. 給自己設定「成長期限」——例如承諾自己「持續學習新語言90天後再評估是否適合」,而不是三天就放棄。

這不只是自我鼓勵的手段,更是一種正向循環:當你看到自己的進步,大腦會釋放多巴胺,讓你更有動力繼續前行。

此外,學會與人分享也是讓自己持續成長的重要方式。找一位朋友、一個社群、一位導師,分享你的困難、成果、甚至失敗。別人可能正走過你經歷的過程,他們的支持會讓你少走一些彎路,也會讓你知道:你並不孤單。

給予自己足夠的空間與時間,就是成長的最佳養分。別再用他人的速度衡量自己的價值,因為你只需要與昨天的自己比較。

五、從「還不夠好」到「正在變好」

這世界太容易讓你覺得自己不夠好。社群媒體上每一個成功故事、每一張精緻照片,都像一面鏡子,映照出你所感知的不足與不完美。

但真相是:我們都只是正在路上的人。

成長需要時間,也需要允許自己「正在變好」而非「馬上變好」。當你覺得「我不行」時,也許只是你還沒給足夠的時間。當你看不到成果時,也許只是你還在醞釀過程中。

請記得,失敗不是停止的理由,而是前進的燃料。

下次想要放棄時,不妨先停下來問問自己: 「我是否真的已經給了自己足夠的時間?」

若答案是NO,那麼就請你,溫柔地、堅定地,繼續走下去。不是為了證明什麼,只是因為每個值得的成長,都值得你多等一等。

今天就開始,給自己一個「慢慢變好」的承諾吧!

「還沒變好」並不等於「不夠好」

「還沒變好」並不等於「不夠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愛筆-avatar-img
2025/05/17
1.很喜歡這句話的比喻:「成長更像是種發酵,而不是即溶咖啡。」一杯好喝的咖啡都需要耐心等候,渴望改變的人們當然也值得給予自己慢慢成長的時間。 2.文章後面關於步調的觀點也覺得很精闢:「你無法複製他人的速度,也不該因自己的步調較慢就否定自己的能力。」、「別再用他人的速度衡量自己的價值,因為你只需要與昨天的自己比較。」,每個人的起點與終點都不同,只要確實看著眼前的目標、紮實地踩下每個腳步,就能夠煎出一塊美味的雞腿排犒賞下班後疲累的自己、使用學到的單字與文法向外國人搭話問路,看到山頂上獨一無二、屬於那個當下的自然美景,成長始終是為了讓自己更好,不是為了快速達成他人的期望,文中的論述循序漸進地告訴我們如何慢慢地變好,也讓願意放慢速度閱讀吸收的讀者收穫良多~
avatar-img
尼爾森的沙龍
33會員
369內容數
歡迎來到尼爾森的沙龍,在人生的某個岔路口,來這裡坐一下。
尼爾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10
真正的舒適,是我隨時可以回去的內在基地;真正的成長,是我在有根之後,自然延伸出來的步伐。
Thumbnail
2025/05/10
真正的舒適,是我隨時可以回去的內在基地;真正的成長,是我在有根之後,自然延伸出來的步伐。
Thumbnail
2025/05/09
成長從來不是靠意志力撐出來的,而是來自行動中的穩定感,以及內在狀態的支持。 當我穩穩地走在自己的節奏裡,就算一開始感到不舒服、甚至懷疑自己,也仍然能一步步累積出信心與成就。
Thumbnail
2025/05/09
成長從來不是靠意志力撐出來的,而是來自行動中的穩定感,以及內在狀態的支持。 當我穩穩地走在自己的節奏裡,就算一開始感到不舒服、甚至懷疑自己,也仍然能一步步累積出信心與成就。
Thumbnail
2025/05/08
真正的成長,不是靠衝刺、不是靠燃燒自己,而是靠穩穩地走,靠小步快跑,一步步踏出自然延伸的路。
Thumbnail
2025/05/08
真正的成長,不是靠衝刺、不是靠燃燒自己,而是靠穩穩地走,靠小步快跑,一步步踏出自然延伸的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學習筆記 如何在執行自我成長計畫的過程中,讓自己保持在一個穩定的狀態 成長追求的是穩定,用自己的節奏前進 沒有一種自我成長是可以在短時間內達成的,任何的成長計畫,都應該用長期計畫的思維去設計 穩定成長的重要性: 在進行自我成長計畫時,穩定的節奏比快速達成更為重要。 成長應該是長期的過程
Thumbnail
學習筆記 如何在執行自我成長計畫的過程中,讓自己保持在一個穩定的狀態 成長追求的是穩定,用自己的節奏前進 沒有一種自我成長是可以在短時間內達成的,任何的成長計畫,都應該用長期計畫的思維去設計 穩定成長的重要性: 在進行自我成長計畫時,穩定的節奏比快速達成更為重要。 成長應該是長期的過程
Thumbnail
我們經常被催促著要更快、更高效地完成每件事。然而,這種忙碌的生活節奏真的適合每個人嗎?對我來說,慢活才是找到內心平靜和持續成長的關鍵。 重新定義成功 我們從小就被灌輸要追求成功,要出人頭地。然而,當我開始放慢腳步,仔細思考什麼對我來說才是真正的重要時,我發現成功並不僅僅是職業上的成就或財務上
Thumbnail
我們經常被催促著要更快、更高效地完成每件事。然而,這種忙碌的生活節奏真的適合每個人嗎?對我來說,慢活才是找到內心平靜和持續成長的關鍵。 重新定義成功 我們從小就被灌輸要追求成功,要出人頭地。然而,當我開始放慢腳步,仔細思考什麼對我來說才是真正的重要時,我發現成功並不僅僅是職業上的成就或財務上
Thumbnail
作者突然悟了,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後看」,開始蒐集自己體驗過的「最佳時刻」
Thumbnail
作者突然悟了,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後看」,開始蒐集自己體驗過的「最佳時刻」
Thumbnail
「如何好好吃飯、好好休息、好好放鬆,需要深層的覺察與耐心。」 最近在練習,如何好好吃飯、好好休息、好好睡覺。活在當下,好好陪伴自己,就是愛自己最簡單的方法。
Thumbnail
「如何好好吃飯、好好休息、好好放鬆,需要深層的覺察與耐心。」 最近在練習,如何好好吃飯、好好休息、好好睡覺。活在當下,好好陪伴自己,就是愛自己最簡單的方法。
Thumbnail
最近的生活被忙碌的工作填滿,我好像逐漸適應這樣忙碌的生活,開始調適好自己。 找回我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在休假或下診回到家後,即使沒有廚房也能做菜的日子,雖然沒有抽油煙機、流理臺很不方便,取而代之是一個小小的料理鍋,總是不太衛生的跑向浴室洗菜後再回來用熱水川燙,我習慣吃得清淡健康,最近愛上煲湯。
Thumbnail
最近的生活被忙碌的工作填滿,我好像逐漸適應這樣忙碌的生活,開始調適好自己。 找回我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在休假或下診回到家後,即使沒有廚房也能做菜的日子,雖然沒有抽油煙機、流理臺很不方便,取而代之是一個小小的料理鍋,總是不太衛生的跑向浴室洗菜後再回來用熱水川燙,我習慣吃得清淡健康,最近愛上煲湯。
Thumbnail
多多鼓勵自己,不用給自己太多的壓力
Thumbnail
多多鼓勵自己,不用給自己太多的壓力
Thumbnail
大到財富自由、環遊世界、提早退休,或是小一些的每年閱讀書籍數量、日更寫作、減重成功,許多人總是盤算著一個又一個的目標,並且信心滿滿的展開行動,但卻往往無疾而終,離達成目標的的日子遙遙無期。
Thumbnail
大到財富自由、環遊世界、提早退休,或是小一些的每年閱讀書籍數量、日更寫作、減重成功,許多人總是盤算著一個又一個的目標,並且信心滿滿的展開行動,但卻往往無疾而終,離達成目標的的日子遙遙無期。
Thumbnail
你是不是也是這樣子呢? 先玩手機一下子再去學習,結果一看手機就是2個小時 先吃點零食再去做家事,結果吃完一袋又一袋,還是不想做家事 如果你是這樣的情況,從現在開始你就要開始改變吧 這裡分享3個教你如何逼自己學習的方法 第一 心理暗示尋找榜樣,督促自己學習 不要小看心裡暗示的作用,可以在心
Thumbnail
你是不是也是這樣子呢? 先玩手機一下子再去學習,結果一看手機就是2個小時 先吃點零食再去做家事,結果吃完一袋又一袋,還是不想做家事 如果你是這樣的情況,從現在開始你就要開始改變吧 這裡分享3個教你如何逼自己學習的方法 第一 心理暗示尋找榜樣,督促自己學習 不要小看心裡暗示的作用,可以在心
Thumbnail
雖然在年初的第一天就立下鴻願,要達到一些目標,但才過了三天,發現想單純透過自制力來完成自己的目標,真的滿不容易的,雖然在此之前已經看過許多書籍來幫助自己達到目標,但在實際實行時,卻又不是這麼一回事。
Thumbnail
雖然在年初的第一天就立下鴻願,要達到一些目標,但才過了三天,發現想單純透過自制力來完成自己的目標,真的滿不容易的,雖然在此之前已經看過許多書籍來幫助自己達到目標,但在實際實行時,卻又不是這麼一回事。
Thumbnail
本章重點 1.現今社會強調快速,任何事情如果突然變慢,就好像不正常一樣讓人心煩。比如怎麼今天,網頁載了那麼久還沒跑出來,但也不過才等不到十秒鐘。 2.大部分豐碩的成果並非一蹴而就,必須能夠理解持續努力的重要性。 3.與其追求快速成長,以一個適合自己的速度往前走,更能完成自己的目標,並且在過
Thumbnail
本章重點 1.現今社會強調快速,任何事情如果突然變慢,就好像不正常一樣讓人心煩。比如怎麼今天,網頁載了那麼久還沒跑出來,但也不過才等不到十秒鐘。 2.大部分豐碩的成果並非一蹴而就,必須能夠理解持續努力的重要性。 3.與其追求快速成長,以一個適合自己的速度往前走,更能完成自己的目標,並且在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