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是不是要心如止水,不動如山(From PTT OneKoni)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如果是買大盤,你所能做的頂多是調整槓桿,其他的,就交給時間去跑。

時間為什麼可以賺錢?

你可以從很多方向解釋:市場風險溢酬理論、通膨機制、科技進步、生產力提升……

但也可以從一個更根本的角度去問:金錢到底是什麼?

金錢所儲藏的,其實是某人在某段時間中的生產價值。

比如你今天在咖啡店工作一天,領了 1000 元。 這筆錢,其實是你今天投入時間與勞力的標記。

它把你今天的時間,實體化,變成一個可 以轉移、可以交易的憑證。

而別人之所以願意接受你這 1000 元,是因為這個社會裡的每個人,都共同承認:「你今 天的付出,有價值。」

但這種對時間價值的承認,是有時效性的。


你不會願意用今天的勞動成果,去交換一張紀 錄著「200年前某人努力過」的紙鈔。

因此時間一旦被標記成貨幣,就會隨著時間自然衰減。這就是通膨的本質。

創業者要標記足夠的時間價值,靠自己一生的勞動是不夠的。

他需要借用別人的時間價值 ,也就是融資。 不論是股份、債券或借貸,本質上都是: 創業者向社會借用「他人當下無法使用的時間」。

他用這些借來的時間,去組織一套生產機器——公司。

然後隨著時間過去,這部機器產出 價值,並透過股利、股票回購等方式,把時間價值「還給」那些曾經出借時間的人——也 就是股東。

因此,當你手上有一些暫時用不到的時間價值(貨幣),最好的做法不是閒置它,而是把 它換成能夠持續標記未來時間的機器:也就是資產。


這樣一方面可以避免通膨造成的時間貶值,另一方面,也讓那些最具生產能力的人,代替你使用你的時間。

當危機來臨,人們往往失去對未來的信心,急著把資產兌換成貨幣,這等於是:他們放棄 了對未來的時間信念,只想緊抓當下的標記。 但長期而言,過去的時間已死,未來的時間充滿無限價值的可能。

因此,願意長期待在市場、持有時間產出的機器,擁有市場報酬,不是偶然幸運,而是使 用金錢這套時間標記系統結構的必然性。

時間就是金錢,這在資本主義社會是一個事實的 描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珞磊
8會員
26內容數
說不出話也沒關係,至少我們還能一起在這裡當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