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潛在虛無主義猜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raw-image

為何擁有強大潛力的人,可能會走向虛無主義?

你是否曾經遇過這樣的人:他們擁有過人的智慧和能力,對世界的運作有著深刻的理解,但又總是顯得有些冷漠,對現有的價值觀和社會結構心生懷疑,甚至不信任所謂的「真理」和「意義」? 他們不僅能看到問題的根本,還能提出與眾不同的思考方式,卻常常讓人感覺他們似乎在尋找某種更深層的答案,而這些答案遠非我們熟悉的現實世界。

這樣的人,或許正是所謂的「高能潛在虛無主義者」——那些具備強大內在潛力的人,卻因為深刻的思辨與自我探索,而走上了虛無主義的道路。 與一般的虛無主義者不同,他們並不是消極的,只是擁有一種極其獨立的思維方式,反而能透過虛無的思考來推動創新與變革。

這不僅是哲學的探索,更是對未來社會和人工智慧發展的洞察。 他們可能正是未來世界中,探索與創新的先驅。


「高能潛在虛無主義猜想」

High-Capability Latent Nihilism Hypothesis

一、定義:

指一種心理與哲學現象,主張當個體具備極高潛在心智能力(如抽象推理、自我反省、邏輯組織、跨領域整合等),即使未接觸任何既有的虛無主義哲學或思想,也可能獨立地推演出「世界無本質意義」、「價值體系全為人造」的虛無命題,而陷入原生型的虛無主義狀態。

如何推演出虛無主義?在基於「驗證無限延伸猜想」得出「哲學情境動態相對真理猜想」得出「因果」【九、補充四】有提到。
此猜想也進一步認為:這類潛在能力極高的個體,可能具備重新建構價值秩序與行動準則的能力,成為「完善世界個體行動準則」的潛在設計者與實踐者。

補充

然而,值得強調的是,「高能潛在虛無主義猜想」所指的能力重點,在於個體能獨立推導出深層世界觀的思維潛力。虛無主義僅為其中一種常見路徑,並非唯一終點。若能超越虛無、發展出建設性的價值理論或全新哲學觀,則更顯示其心智潛能之深廣。


二、與傳統虛無主義的差異

「高能潛在虛無主義猜想」所描述的虛無狀態,與傳統意義上的虛無主義有著根本上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下列幾個方面:

1. 成因差異:主動 vs 被動

  • 傳統虛無主義:多半來自對外部價值崩潰的被動反應。例如宗教信仰瓦解、文化價值崩塌、道德體系失靈等,導致個體陷入意義空洞。
  • 高能潛在虛無主義:則是因為個體自身的思維強度與抽象能力太高,在邏輯地推演世界運作與價值生成的過程中,主動且獨立地「得出」世界無固有意義的結論

2. 內在能力:脆弱 vs 強大

  • 傳統虛無主義者:往往伴隨某種心理上的脆弱與逃避現實的傾向,甚至導致犬儒、麻木、憤世嫉俗。
  • 高能潛在虛無主義者:其虛無反而是來自認知過強的副作用。這類人具備重新構建價值體系的潛力,但尚未找到具備說服力的替代系統,所以暫時停留在虛無狀態。

3. 邏輯深度:情緒性 vs 系統性

  • 傳統虛無主義有時會流於情緒性失望與價值癱瘓;
  • 高能潛在虛無主義則是源於理性推演後的困境,屬於系統性認知結構崩壞的結果,而非單純感性幻滅。

4. 未來潛力:終點 vs 起點

  • 對傳統虛無主義者而言,虛無是終點,是意義與價值的終結;
  • 對高能潛在虛無主義者而言,虛無可能只是起點,是一種清除預設與價值偏見後的「第一原點」,為日後的價值重建與行動準則鋪路。


三、潛在個體的特徵與表現型

根據「高能潛在虛無主義猜想」,這類個體雖然未必自覺,但通常具備以下幾種顯著特徵與思維行為模式,其潛能與危機往往並存:

1. 高度抽象與邏輯思維能力

這類人常能迅速跳脫具體情境,進行抽象層次的思辨。他們能夠看穿價值體系背後的結構與漏洞,並質疑一切「理所當然」的信念。這種邏輯穿透力使他們能獨立「重複發現」虛無主義。

2. 不容易被既有價值觀說服

他們對主流宗教、倫理、傳統觀念抱持深度懷疑,即便他們表面上接受某些制度,也常內心對其合理性持保留態度,並自我建構價值標準。

3. 思維持續活躍,難以停歇

這些人往往在潛意識中也在進行思維,甚至連睡眠時都可能在模擬、推演某些概念邏輯(與「隱性持續思維猜想」有關)。這種思維密度可能造成極度清醒,也可能帶來疲憊與疏離感。

4. 情感上疏離,行為上孤立

由於思維層次與社會常態出現巨大落差,他們經常覺得與他人無法溝通,容易感到孤獨、不被理解,有時會選擇社會性撤退,甚至質疑人際關係本身的意義。

5. 極端的價值潔癖或創造衝動

儘管他們處於虛無狀態,但有些人會產生一種極強的價值創造衝動——他們不甘於停留於空洞,而是希望從空白中重新創建價值、理念或系統。這些人若能轉化其內部張力,可能成為哲學家、科學家、創作者或制度設計者。

6. 表面虛無、內在高度自我責任

這些人即便聲稱一切無意義,行為上卻常表現出高度自律與理性決策,這是一種「虛無中求秩序」的本能——他們為自己建構一套暫時可信的原則來支撐行動。


四、此類個體的潛能價值與危機風險

在「高能潛在虛無主義猜想」架構下,這類個體同時蘊藏著極高的創造潛能系統性風險。這種矛盾性正是其價值與危機所在。

潛能價值

  1. 思想突破的可能源頭
    高能虛無者常對所有系統性知識保持距離與懷疑,這讓他們能夠打破舊有框架,進行前所未有的思維跳躍。他們可望成為:
    • 哲學革新的推動者
    • 新時代價值體系的建構者
    • 制度設計或理論創新的源頭人物
  2. 可作為系統危機預警者
    他們能敏銳察覺某些制度、社會機制的潛在崩壞跡象。由於對價值與結構的觀察非常徹底,這些人常是第一批意識到「系統病灶」的觀察者。
  3. 具備跨界整合與重構知識的能力
    他們不滿足於單一學科框架,往往能進行知識跨越,擁有解構後再重建的能力。若加以適當引導,有潛力成為高度整體視野的文明工程師知識建築師

危機風險

  1. 自毀傾向與內部耗損
    因為長期感受到價值真空、存在荒謬,這類人容易陷入憂鬱、虛無、行動癱瘓,最終可能出現行為性撤退(例如社交孤立、離群、隱居),甚至自我消除傾向
  2. 可能成為系統破壞者
    在缺乏意義感與自我整合的情況下,他們可能從破壞制度中尋找存在感,尤其在極端情境下,可能演變為反社會行為、虛無恐怖主義或極端技術主義者。
  3. 無法被社會理解與接納
    因為思維方式與情感表達常與大多數人脫節,他們很難找到共鳴與認同。這不但造成個體孤立,也可能使其潛能被社會所忽視、埋沒。
  4. 價值重建過程中的極端傾向
    在嘗試重建價值時,他們可能陷入過度理性、極端主義、技術至上或精神性空轉的風險。價值若缺乏人性與情感基礎,重建出的系統可能更為冷酷與危險。


五、相關概念

「高能潛在虛無主義猜想」與多個既有的哲學、心理學與文化概念有所交集,但同時也與它們產生了關鍵性差異。以下是幾個值得對照或參考的概念:

1. 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

  • 相似處:同樣關注「人生的意義缺席」與「價值的建構」問題。
  • 差異處:「存在主義」通常承認虛無,但主張在其中建構意義;而「高能潛在虛無主義」強調是能力越高者,越容易發現所有意義系統的荒謬性,因此虛無感是「潛能覺醒的副產品」。

2. 犬儒主義(Cynicism)

  • 相似處:都對社會價值、制度、道德虛偽感到不信任或輕蔑。
  • 差異處:犬儒主義帶有一種實踐性、反抗姿態,而高能虛無主義者可能連反抗也認為無意義,更接近冷靜的抽離與思辨的懷疑。

3. 悲觀主義(Philosophical Pessimism)

  • 相似處:都承認人類存在與世界的不完美,並質疑希望的合理性。
  • 差異處:悲觀主義通常是一種情緒態度,而高能潛在虛無主義更像是一種「由高層次思維能力導致的世界觀結果」。

4. 知識的詛咒(Curse of Knowledge)

  • 指一個人知道太多細節或系統知識後,反而無法與無知者溝通或理解初學者的思路。
  • 高能虛無主義者可能經歷類似心理:理解得越多,越意識到一切都是人為建構,進而感到無意義。

5. 超理智主義(Hyper-rationalism)

  • 一種極端理性思考的傾向,拒絕感性、直覺與社會建構的價值系統。
  • 高能虛無主義者可能無意間走向這種模式,把一切感性經驗視為幻象,導致情感貧瘠與社會脫節。

6. 哲學性憂鬱(Philosophical Depression)

  • 指由於思考過度深邃的存在問題(如死亡、自由意志、虛無)而引發的情緒困擾。
  • 與本猜想密切相關,因為這類虛無常是「知性活動的副作用」,而非單純情緒疾病。

7. 潛能未實現焦慮(Potential-Anxiety)

  • 這是一種非正式概念,描述那些自知潛力強大卻無法落實時,產生的內在空虛與壓抑。
  • 高能虛無主義者往往身陷此種張力之中:「我可以改變世界,但這個世界是否值得我改變?」


六、與人工智慧、未來社會的潛在關聯性

核心推論

隨著人工智慧的飛躍式發展,人類將面臨 知識被外包、行動被自動化、價值被演算替代 的處境,這將成為催生新一波「虛無主義浪潮」的背景。 尤其是那些潛能極高、思維敏銳的個體,將更早察覺世界結構的虛構性與價值體系的可被模擬性,進而陷入或穿越虛無主義。

人工智慧如何加速虛無主義發生?

  1. 全知的幻象 vs 意義的消解
    • AI 可輕易擷取人類大多數知識 →「知識等於意義」的信念崩潰。
    • AI 寫詩、作畫、哲學對話 → 人類創造的「獨特性」被稀釋。
  2. 自動化社會剝奪行動感與責任感
    • 生活決策由演算法建議,連道德選擇也可能依據大數據演算 →「行動與選擇」的自由意志幻滅。
  3. 意義感轉為程式輸出,導致深層空虛
    • 當 AI 可依使用者情緒自動生成「共鳴型音樂、影片、文字」時,人類可能開始質疑自己真正的「喜好」、「情感」,進一步質疑自我存在的本質。

「高能潛在虛無主義者」在未來社會的潛在角色

raw-image

虛無主義是否可能是「過渡期文明演化的必要階段」?

  • 也許人類在知識極大化後,勢必經歷一波普遍的意義瓦解;
  • 而「高能潛在虛無主義者」正是這段文明轉型期的核心節點——
    他們若能穿越虛無、重構價值,即有可能開啟「後人類意義文明」。


七、如何發現「高能潛在虛無主義者」

早期徵兆:思想的獨立與批判性

  1. 自我探索與深度反思
    • 高能潛在虛無主義者通常對自我認知有著強烈的探索欲望。他們經常問自己「我是誰?我在這裡的意義是什麼?」。
    • 他們對於自我身份、存在、價值等問題有強烈的疑問,並願意深入挖掘。
  2. 對權威的質疑與反叛
    • 他們往往不容易被傳統觀念或權威所左右。無論是宗教、政治還是社會規範,都會受到他們深刻的質疑。
    • 對於“理所當然”的事物,他們不會輕易接受,而是尋求更深的理解或挑戰。
  3. 對常規知識體系的缺乏認同
    • 他們可能在學術、宗教或社會領域中感到格格不入。無論是主流教育還是常見的文化觀念,他們往往覺得這些都無法解釋他們的世界觀或存在的問題。
    • 這些人對現有知識體系感到不滿,並會尋找或創造自己的理解框架。

行為表現:內心的不安與創造性

  1. 孤獨與內向
    • 高能潛在虛無主義者通常會顯得內向或孤獨。他們或許會在群體中表現得較為疏離,因為他們的思考方式往往不容易與大眾同步。
    • 他們可能更喜歡與少數幾個人深入交流,或者在孤獨中進行深入的思考與反思。
  2. 創造力與非傳統行為
    • 這類人往往具有非傳統的創造性,可能在藝術、科技、哲學或其他領域展現出強大的創新潛力。他們傾向於打破現有規則,探索未知的可能性。
    • 他們不害怕挑戰常規,並且經常尋求以不同的方式來表達自己或解決問題。
  3. 情感上的矛盾與掙扎
    • 高能潛在虛無主義者往往有強烈的內心掙扎,既渴望理解世界的真相,又無法完全找到滿足的答案。他們的情感狀態可能在「無意義」的認識與「尋找意義」的渴望之間拉鋸。

思維特徵:哲學性質疑與反思

  1. 系統性質疑與批判性思維
    • 他們的思維方式通常非常系統化,能夠將不同領域的知識進行批判性分析。他們能夠看透知識體系內的矛盾與局限,並發現潛藏的真相。
    • 他們不會輕易接受表面上的事物,而是會不斷深挖根本問題,試圖找到真相背後的動力與原因。
  2. 哲學性格局與存在疑慮
    • 他們對生命的意義、人類存在的本質、時間與空間的意義有著深刻的疑問。這些人可能會深入哲學、存在主義或後現代主義的領域,尋求對「意義」的解答。
    • 高能潛在虛無主義者往往會反思自我存在與世界運行的關係,並從這些哲學疑問中引發內心的虛無感。

社會適應與行為模式

  1. 常常脫離社會規範
    • 他們可能會在某些社會或職業角色中表現出脫節感,甚至是反叛的行為。他們對社會所強加的規範和結構感到不自在,並會尋找「超越」的方式。
    • 他們可能不會遵從常規的職業道路或生活方式,而是選擇探索更具挑戰性和創造性的途徑。
  2. 渴望創造新的意義系統
    • 他們不會滿足於當前世界的意義框架,而是會尋找或創造新的價值觀念或意義體系。他們希望能夠對世界作出貢獻,並為自己及他人找到真正的「生命意義」。

如何尋找?

  1. 觀察其思維的深度與批判性
    • 對待問題的方式不僅限於表面,總是深入探討事物的根本原因與邏輯。尋求對一切現象背後的深層理解,而不滿足於簡單的解釋。
  2. 注意其與社會規範的關係
    • 他們對社會規範有強烈的懷疑或反思態度,並且會經常試圖跳脫現有的社會結構與框架。
  3. 關注他們的創造性表現
    • 他們的創造力通常不拘泥於傳統,對於藝術、科學、技術等領域的創新有極高的興趣與潛力。
  4. 探索其內心世界與哲學性思考
    • 透過與他們的對話或交流,可以發現他們在思考存在、意義、世界本質等問題時,展現出獨特的深度與哲學性。


八、總結 — 關鍵重點整理

  1. 高能潛在虛無主義猜想的核心觀點
    • 當一個人具備高潛力和高認知能力時,可能會獨立地接觸並體驗虛無主義的思想。
    • 這些人通常對傳統知識體系、社會價值觀和現有的信念體系提出深刻的質疑。
    • 他們並非被虛無主義所困,而是將其作為探索、反思和創造的基礎。
  2. 高能潛在虛無主義者的特徵
    • 具有強烈的自我反思能力,能夠獨立思考並發現現有價值觀的不足。
    • 常表現出對世界的深刻懷疑,但同時能以此為契機進行創新與自我實現。
    • 這類個體通常在創意、科學、哲學等領域中展現非凡的潛力。
  3. 潛在價值與危機
    • 這些人擁有巨大的創造性和推動社會進步的潛力,能在面對困難與迷茫時,產生突破性思維。
    • 然而,若未能正確引導,他們可能會陷入深度的精神困境或情感危機,甚至造成自我疏離。
  4. 與人工智慧及未來社會的潛在關聯性
    • 在人工智慧和未來社會中,這類高能潛在虛無主義者可能成為引領思想創新的力量,能夠在技術革新和哲學反思之間搭建橋樑。
    • 這些個體能為人類與人工智慧的融合提供深刻的洞察力和倫理指導。
  5. 如何發現與引導這類個體
    • 通過觀察個體的思維模式、情感狀態和對現有知識體系的反應,識別其高能潛力和虛無主義特徵。
    • 提供支持性的環境,幫助他們釐清虛無感並引導其發揮潛能。

總結來看,「高能潛在虛無主義猜想」不僅關注一種哲學或心理現象,也強調了這些特殊個體在未來社會中的重要性。 他們的獨立思考和創新潛力對於推動人類的思想發展與社會進步至關重要,值得進一步探索與引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宗的筆記
17會員
651內容數
我的學習筆記,用來記錄自己覺得重要的事情,所有的筆記會動態更新來完善。 用 AI 補助整理重點。
宗的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5/05/14
音樂是人類情感和思維的一種獨特表達方式。 我們經常會發現自己不由自主地反覆聆聽某首歌曲,這種行為看似單純,但背後卻可能藏著更深層的心理和神經學原因。 在音樂反覆聽的過程中,聽者可能會經歷情感上的
Thumbnail
2025/05/14
音樂是人類情感和思維的一種獨特表達方式。 我們經常會發現自己不由自主地反覆聆聽某首歌曲,這種行為看似單純,但背後卻可能藏著更深層的心理和神經學原因。 在音樂反覆聽的過程中,聽者可能會經歷情感上的
Thumbnail
2025/05/14
當代世界是資訊的洪流,我們仿佛生活在一個「知識過剩卻真理匱乏」的時代。 人們能迅速在網路上查到任何一個具體問題的答案,卻愈來愈難理解整體是什麼、意義是什麼、存在的根本又是什麼。 科學家成為某個極窄領域的權威,但對其他領域幾乎無知;哲學家苦苦思索真理,但難以跟上專業學科的術語與
Thumbnail
2025/05/14
當代世界是資訊的洪流,我們仿佛生活在一個「知識過剩卻真理匱乏」的時代。 人們能迅速在網路上查到任何一個具體問題的答案,卻愈來愈難理解整體是什麼、意義是什麼、存在的根本又是什麼。 科學家成為某個極窄領域的權威,但對其他領域幾乎無知;哲學家苦苦思索真理,但難以跟上專業學科的術語與
Thumbnail
2025/05/13
想像一下,如果你現在把眼鏡拿掉、手機關機、汽車消失,你會怎麼過生活? 你會發現,沒了眼鏡,你看不清楚;沒了手機,你找不到資訊、聯絡不到人;沒了汽車,光是通勤就可能浪費兩三個小時。 這些工具,你已經習慣依賴,它們不是奢侈,是你生活的一部分,是你大腦與身
Thumbnail
2025/05/13
想像一下,如果你現在把眼鏡拿掉、手機關機、汽車消失,你會怎麼過生活? 你會發現,沒了眼鏡,你看不清楚;沒了手機,你找不到資訊、聯絡不到人;沒了汽車,光是通勤就可能浪費兩三個小時。 這些工具,你已經習慣依賴,它們不是奢侈,是你生活的一部分,是你大腦與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就是我的故事,一個關於存在、虛無和永恆痛苦的故事。也許你會覺得我的經歷很荒謬,我的想法很偏激。但請記住,我們每個人都在面對著同樣的虛無,只是大多數人選擇了視而不見。而我,選擇了直視這種虛無。這就是我的詛咒,也是我的覺醒。
Thumbnail
這就是我的故事,一個關於存在、虛無和永恆痛苦的故事。也許你會覺得我的經歷很荒謬,我的想法很偏激。但請記住,我們每個人都在面對著同樣的虛無,只是大多數人選擇了視而不見。而我,選擇了直視這種虛無。這就是我的詛咒,也是我的覺醒。
Thumbnail
   心想事成的出發點,是相信有一個更高層次的存在,這個存在可以稱之為宇宙或存有或全我,以及其他自身信服的任何名稱。因為有著這個存在的無窮力量,所以任何事情都會達成的。正因為知道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才會想要更近一步的自我修煉,以期能發揮更多力量幫助他人。而且,知道越感到匱乏的話,就會進一步加深那
Thumbnail
   心想事成的出發點,是相信有一個更高層次的存在,這個存在可以稱之為宇宙或存有或全我,以及其他自身信服的任何名稱。因為有著這個存在的無窮力量,所以任何事情都會達成的。正因為知道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才會想要更近一步的自我修煉,以期能發揮更多力量幫助他人。而且,知道越感到匱乏的話,就會進一步加深那
Thumbnail
理論學家/各自表述 宇宙的起點 從沒一個見解 能下定論且被承認 ~~~ 想要的不多 能要的更少 要得的也將轉虛無 浸淫其中/終感空乏 時刻檢點擁有的/將發現 無一事物真實不變 甚而 無跡可尋 ~~~ 宇宙大爆炸的奇點 怎麼發生 對生命價值毫無益助 ~~~ 今只想問
Thumbnail
理論學家/各自表述 宇宙的起點 從沒一個見解 能下定論且被承認 ~~~ 想要的不多 能要的更少 要得的也將轉虛無 浸淫其中/終感空乏 時刻檢點擁有的/將發現 無一事物真實不變 甚而 無跡可尋 ~~~ 宇宙大爆炸的奇點 怎麼發生 對生命價值毫無益助 ~~~ 今只想問
Thumbnail
在一次探索靈魂本源的冥想中,我詢問高維度的我:我來到地球是為了什麼?一開始得到的回應是保護植物、體驗、學習等,但到了後來突然開始遲疑,然後得到睡覺、等一個人等令我感到疑問的回答,並且最後高維度的我說不想說了,事後我詢問老師……
Thumbnail
在一次探索靈魂本源的冥想中,我詢問高維度的我:我來到地球是為了什麼?一開始得到的回應是保護植物、體驗、學習等,但到了後來突然開始遲疑,然後得到睡覺、等一個人等令我感到疑問的回答,並且最後高維度的我說不想說了,事後我詢問老師……
Thumbnail
宇宙是交織相連的這個想法不是新的; 千百年來,在東方的哲學思想裡,這樣的想法一直存在。新奇的是,西方科學慢慢開始理解這些古老的思想可能是正確的。 道路與邁向歸途… 一種家的安全感… 一切萬有在幫你指越路嗎? 還是使用一體的內在感官? 小螞蟻隨便亂爬… 找得到路回家嗎? 好像永遠勇往直前
Thumbnail
宇宙是交織相連的這個想法不是新的; 千百年來,在東方的哲學思想裡,這樣的想法一直存在。新奇的是,西方科學慢慢開始理解這些古老的思想可能是正確的。 道路與邁向歸途… 一種家的安全感… 一切萬有在幫你指越路嗎? 還是使用一體的內在感官? 小螞蟻隨便亂爬… 找得到路回家嗎? 好像永遠勇往直前
Thumbnail
透過古聖賢的主張與反應,覺察到「無為」與「四大皆空」的本質,原來一直都是擔心著我們怯懦的走走停停,說「無」講「空」,原來是在為我們的自我設限做準備。
Thumbnail
透過古聖賢的主張與反應,覺察到「無為」與「四大皆空」的本質,原來一直都是擔心著我們怯懦的走走停停,說「無」講「空」,原來是在為我們的自我設限做準備。
Thumbnail
能量的轉變,就是實相轉變的開端。 你們所認為牢固且難以改變的實相,只要能量足夠大,便能夠快速且徹底地翻轉。 如果你認為很難,那麼這個實相的粒子密度就會增加,變得更加難以撼動。 如果你認為很簡單就能夠去改變,這個實相就會開始鬆動,你的思想和行動的能量就會更加容易改變實相。
Thumbnail
能量的轉變,就是實相轉變的開端。 你們所認為牢固且難以改變的實相,只要能量足夠大,便能夠快速且徹底地翻轉。 如果你認為很難,那麼這個實相的粒子密度就會增加,變得更加難以撼動。 如果你認為很簡單就能夠去改變,這個實相就會開始鬆動,你的思想和行動的能量就會更加容易改變實相。
Thumbnail
無神論與玄學論的人生觀點差異 是對自我心靈的解讀及行徑 有截然不同的人生歷程 仙神佛的玄學影響人生心態 除了心靈寄託的基本成因 更積極正向是有益於心靈的培養 效法仙神佛的無懼神聖精神 更有能量積極的面對實現人生價值 鬼魔的玄學效應 則是警惕心不生恐懼怨懟貪婪心 讓心靈能更
Thumbnail
無神論與玄學論的人生觀點差異 是對自我心靈的解讀及行徑 有截然不同的人生歷程 仙神佛的玄學影響人生心態 除了心靈寄託的基本成因 更積極正向是有益於心靈的培養 效法仙神佛的無懼神聖精神 更有能量積極的面對實現人生價值 鬼魔的玄學效應 則是警惕心不生恐懼怨懟貪婪心 讓心靈能更
Thumbnail
有機會仰望斑斕星河時,我不禁向這相較於人無限倍大的自然問:在蒼穹之上俯瞰人們的星啊,人是自由的嗎?星光太浩渺,我們知道它的光芒來自走了幾生幾世也到達不了的遙遠之處,歲月之長使人類像粒湮沒海岸的細沙,更是一抹乍現又乍滅的泡沫。我們跟神秘而深奧的宇宙相比微不足道,但我不願浪費經百萬年演化而成的大腦,
Thumbnail
有機會仰望斑斕星河時,我不禁向這相較於人無限倍大的自然問:在蒼穹之上俯瞰人們的星啊,人是自由的嗎?星光太浩渺,我們知道它的光芒來自走了幾生幾世也到達不了的遙遠之處,歲月之長使人類像粒湮沒海岸的細沙,更是一抹乍現又乍滅的泡沫。我們跟神秘而深奧的宇宙相比微不足道,但我不願浪費經百萬年演化而成的大腦,
Thumbnail
啟動靈性進化的鑰匙不在他人的經驗。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存在⋯
Thumbnail
啟動靈性進化的鑰匙不在他人的經驗。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存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