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某程度上好像猜到了為什麼我的朝聖之路旅伴90%都是阿公阿嬤團。
因為我的行程真的跟他們比較接近。
似乎走北方之路的年輕人,要嘛都超早起,要嘛都走超級遠超級長。抵達目的地後待在酒吧嗨,或是跟三五群路上認識的在餐廳吃飯聊天,有太陽的話可能在外面曬太陽做點別的娛樂。
而且他們大部分都是去住捐獻制的庇護所。
不像我,住飯店,有可以訂的庇護所就去訂。到目的地以後洗澡洗衣服,然後找餐廳吃飯。
吃完就會庇護所畫畫,剪影片,寫日記,寫小說。
然後每天徒步距離只會在20公里上下,速度超級慢堪比散步。
可能這作息跟歐洲的阿公阿嬤們比較像吧哈哈哈。
會這麼說是因為今天待的城鎮有兩個庇護所。一間捐限制,另一間可以預訂但價格固定18歐元。
我住的是18歐元那間,入住後發現住這裡的全都是阿伯阿姨們。
小鎮唯一的餐廳有不少朝聖者。一大群年輕人從下面的庇護所上來,阿伯阿姨們從餐廳後面的庇護所走出來。
我在這裡遇到昨天住同間飯店的芬蘭阿姨們,所以跟著她們一起吃飯。
然後看著另一大桌的年輕人一路從兩點喝酒唱歌到晚上八點。
精力真充沛。
我午餐在那邊吃,回庇護所洗完早休息完再出來吃晚餐,他們還在那裡繼續歡樂。人還變多了。
到底是走這條路的年輕歐洲人比較精力充沛,還是我真的就是歐洲長輩作息呢?
這個疑惑可能到了跟法國之路匯聚後才能得到解答。
北方之路樣本數太少了,感覺參考價值不高。
我跟芬蘭阿姨們都說今天一整路一個人都沒遇到。真不知道大家是失蹤了還是發現什麼秘密路徑。
或許是真的走到倦怠,我現在變得很難不戴耳機徒步。
什麼蟲鳴鳥叫,什麼潺潺流水,我已經聽了一個多月了。
那些山林小路也都長得差不多,沒有其他東西分散注意力真的會覺得路途漫長。
前一週的策略是剩最後五公里左右,我會聽音樂走完,當作是給自己的獎勵。
但上週開始變成從中段就需要音樂加持。不然走不下去。
這幾天連聽音樂都沒什麼用了。覺得路好長,好無聊,走不動。
大腦不想走,但身體還可以走的分裂感越來越明顯。
真不知道這算什麼詭異的心理狀態。
但昨天發現聽著有趣的podcast可以有效改善這個問題。
我就這樣默默地聽完五六集的podcast,默默地也走了2/3的路。
至於為什麼是2/3的路,因為我突然很想上廁所。
站在可能有車子經過的森林小路中間,兩邊都是泥巴地,樹林裡有很高的草叢,但大概率也是泥地。
背著沈重的背包,甚至還是月經第二天,我實在不是很想在這裡野放。
可是我感覺我的膀胱快要爆炸了。
更崩潰的是有餐廳的城鎮還要走8公里。
我撐不到8公里啊!!!
想著至少要找到一個沒有泥巴地的地方,努力埋頭往前走時,突然看到前面有一個好像是小鎮的路牌。
就算沒有餐廳也沒關係,我就厚臉皮去敲人家門可不可以借廁所好了。
那條小路走得我心驚膽跳,既怕是個無人小鎮,又怕直接原地解放。
本來被風吹得有點冷,都被嚇出汗來了。
結果在那裡看到一個今年關門到庇護所,庇護所老闆娘還剛好走出來。
謝謝老天,謝謝天主,謝謝耶穌,謝謝媽祖,總之感謝各路神明,請原諒我前幾天在天氣很糟時咒罵你們。我今天一句怨言都不會有。
「可以借廁所嗎?」
我弱弱的問了庇護所老闆娘。可能是因為我看起來太崩潰,即便庇護所今年沒開,老闆娘還很好心的特別去開房間門讓我去用廁所。
她在開門前還擔心水電沒有通,確認電燈能打開後才讓我進去。
真是遇到天使,好人一生平安。
明天可能水要喝少一點了。我記得整整10公里都沒有任何城鎮。
太恐怖了。不想再體驗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