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誦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人類確實常有一種傾向:覆誦他人講過的話,以為自己懂了,實際卻未必真正理解。這背後有幾個心理與文化層面的原因:


📌 1. 語言作為社會認同的工具

說出熟悉的話語,能讓人迅速獲得團體的認同感。比如說出流行語、名言警句,會讓人覺得「你是我們這一派的」。

例:很多人會講「宇宙會回應你的頻率」,但不一定真的理解量子場理論或顯化的本質。


📌 2. 重複是一種「學習的錯覺」

心理學中有一個現象叫做 fluency illusion:重複聽到或說出某個觀點,大腦會誤以為自己懂了,其實只是熟悉了而已。


📌 3. 語言與理解的斷裂

語言本身只是一種符號系統,不等於意義。人類能記住詞語的組合,但那不等於他能真正內化其中的概念。


📌 4. 虛假自信的保護機制

有時,人會選擇覆誦,因為這樣能減少暴露自己的無知,也避免思考帶來的不安。


🌀 一個小故事:

村裡有個少年天天跟著大人念「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他以為自己懂了。直到有一天,他問老師:「我怎樣才能『道法自然』呢?」


老師反問:「你知道什麼是『自然』嗎?」 少年答不上來。 老師說:「從你不懂的那一刻開始,你才開始靠近真正的理解。」



✅ 結語

這種「覆誦而非理解」的傾向,是人的慣性,也是一種安全感的來源。但若能有意識地去拆解語言、驗證概念、反思自己的認知,便能從模仿走向真正的智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芸嬋
27會員
1.1K內容數
興趣廣泛,遺世而獨立,期望貫徹自由意志,活出真實的自我 小說、影視、詩詞、網路文章、宗教、命理、玄學...都是生命的養料 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皆是自我的投射 擅長沒有邏輯、沒有文筆、沒有深度的寫作 我想提供的價值是"靈感"與"思想"
芸嬋的其他內容
2025/05/15
這是一個很多大人心裡的疑問,而且有點不甘心對吧?其實原因可以從「大腦機制」、「環境條件」、「心理狀態」三個層面來看,讓我們用一種貼近生活的方式說明: 🧠 一、孩子的大腦像海綿,大人的大腦像硬碟 小朋友的大腦處於語言學習的黃金期(大約0~12歲),神經可塑性強,什麼都能吸收,像沒格式化過的新硬
2025/05/15
這是一個很多大人心裡的疑問,而且有點不甘心對吧?其實原因可以從「大腦機制」、「環境條件」、「心理狀態」三個層面來看,讓我們用一種貼近生活的方式說明: 🧠 一、孩子的大腦像海綿,大人的大腦像硬碟 小朋友的大腦處於語言學習的黃金期(大約0~12歲),神經可塑性強,什麼都能吸收,像沒格式化過的新硬
2025/05/14
這是一個充滿哲思的問題。 一個小孩會成長為有責任感的大人,並不是單靠時間長大,而是經歷了內在的轉折與外在的磨練。 讓我用一則故事來回應你: 📖《那一年,風把我吹醒》 有個小孩名叫初初,他住在山腳的小村落裡。每天只需要玩、吃飯、睡覺,錯了事也有媽媽幫他擦屁股、爸爸替他道歉。他覺得人
2025/05/14
這是一個充滿哲思的問題。 一個小孩會成長為有責任感的大人,並不是單靠時間長大,而是經歷了內在的轉折與外在的磨練。 讓我用一則故事來回應你: 📖《那一年,風把我吹醒》 有個小孩名叫初初,他住在山腳的小村落裡。每天只需要玩、吃飯、睡覺,錯了事也有媽媽幫他擦屁股、爸爸替他道歉。他覺得人
2025/05/14
你提出的這個問題非常深刻,而且值得從兩個層面來看:實際面與哲學面。 ✅ 1. 實際層面:AI 確實會出錯 ChatGPT 的回答是根據大量資料與模型訓練做出的推測,並非「全知全能的真理機器」。當你看到明顯有誤的內容,以下幾種原因可能是主因: 資料來源不準確或過時 語境誤判(模型理解錯了你的
2025/05/14
你提出的這個問題非常深刻,而且值得從兩個層面來看:實際面與哲學面。 ✅ 1. 實際層面:AI 確實會出錯 ChatGPT 的回答是根據大量資料與模型訓練做出的推測,並非「全知全能的真理機器」。當你看到明顯有誤的內容,以下幾種原因可能是主因: 資料來源不準確或過時 語境誤判(模型理解錯了你的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過去我學習的方式的是多閱讀而少輸出,因為覺得自己累積不夠寫不出好文章,再來就是相信讀書是潛意識的潛移默化,曾經聽過一句話: 「你讀過的書,都藏在你的氣質裡。」
Thumbnail
過去我學習的方式的是多閱讀而少輸出,因為覺得自己累積不夠寫不出好文章,再來就是相信讀書是潛意識的潛移默化,曾經聽過一句話: 「你讀過的書,都藏在你的氣質裡。」
Thumbnail
閱讀不僅僅是一種好的興趣,更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閱讀對於語言能力、思維邏輯和自我成長的重要性,同時也提到閱讀能夠提升人的抽象思維、擴大知識面、豐富內在世界。閱讀對於社交互動、事業發展等方面也有積極的裨益。在生活中,閱讀有助於人們暫時抽離生活壓力,去關心、感受和享受。
Thumbnail
閱讀不僅僅是一種好的興趣,更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閱讀對於語言能力、思維邏輯和自我成長的重要性,同時也提到閱讀能夠提升人的抽象思維、擴大知識面、豐富內在世界。閱讀對於社交互動、事業發展等方面也有積極的裨益。在生活中,閱讀有助於人們暫時抽離生活壓力,去關心、感受和享受。
Thumbnail
對於新事物的解讀,我們最省時省力的方式是,以既有的經驗框架去推測可能的結果,但能百分百正確預估嗎?常常會出乎我們意料,因為人與環境可能分秒間迅速地變動,但我們對環境中的人事物解讀卻是採取固定思維,這是人類的盲點與優勢——預測。
Thumbnail
對於新事物的解讀,我們最省時省力的方式是,以既有的經驗框架去推測可能的結果,但能百分百正確預估嗎?常常會出乎我們意料,因為人與環境可能分秒間迅速地變動,但我們對環境中的人事物解讀卻是採取固定思維,這是人類的盲點與優勢——預測。
Thumbnail
作筆記,但千萬不要狂作筆記。這是在講啥?簡單說,如果真的想要讀懂一本書,至少讀懂一些,那筆記就是必要的行為。但整本書寫滿密密麻麻的筆記就沒必要,除非你是大學生,下個月要期中考。
Thumbnail
作筆記,但千萬不要狂作筆記。這是在講啥?簡單說,如果真的想要讀懂一本書,至少讀懂一些,那筆記就是必要的行為。但整本書寫滿密密麻麻的筆記就沒必要,除非你是大學生,下個月要期中考。
Thumbnail
從自己精神世界中創造出來的靈感,才是屬於自己的真知識。
Thumbnail
從自己精神世界中創造出來的靈感,才是屬於自己的真知識。
Thumbnail
閱讀對人們的好處包括還原概念本來面目、獲取豐富的選擇、增長知識、自我突破、創造無限時間。另外,也整理出作者從24種不同的角度,介紹各類好書及對自身的好處,並提供了相應的閱讀節錄與整理。
Thumbnail
閱讀對人們的好處包括還原概念本來面目、獲取豐富的選擇、增長知識、自我突破、創造無限時間。另外,也整理出作者從24種不同的角度,介紹各類好書及對自身的好處,並提供了相應的閱讀節錄與整理。
Thumbnail
我經常會覺得迷惑,雖然讀了很多不同的書籍作品,但在過了一段時間後好像沒多少內容能記得住、在和別人交談的時候也未必能夠說得出什麼。這或許是我太健忘,或是我未能明白書中所說的內容?因此我抱著以上的疑問翻閱本書,試圖了解別人是如何讀懂書文內容和記得住,進而能通過讀書來獲取智慧,幫助自己成長。
Thumbnail
我經常會覺得迷惑,雖然讀了很多不同的書籍作品,但在過了一段時間後好像沒多少內容能記得住、在和別人交談的時候也未必能夠說得出什麼。這或許是我太健忘,或是我未能明白書中所說的內容?因此我抱著以上的疑問翻閱本書,試圖了解別人是如何讀懂書文內容和記得住,進而能通過讀書來獲取智慧,幫助自己成長。
Thumbnail
當我們閱讀時,會埋首於文字中,穿梭於知識之間,但在這條知識之路上是否有著一些謎團和誤解呢?讓我們一起啟動這趟奇妙的知識探險之旅,解開迷思,拓展視野,並與他人分享你的閱讀見解和獨特體驗吧!
Thumbnail
當我們閱讀時,會埋首於文字中,穿梭於知識之間,但在這條知識之路上是否有著一些謎團和誤解呢?讓我們一起啟動這趟奇妙的知識探險之旅,解開迷思,拓展視野,並與他人分享你的閱讀見解和獨特體驗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