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儲蓄險:破解迷思,找到最適合您的理財夥伴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長輩討論理財投資時,總是很常聽到儲蓄險就面露難意,一副唯恐避之不及,到底儲蓄險為什麼會有如此惡名呢?就讓我們往下繼續看

☆重新思考儲蓄險:破解「儲蓄險不好」的迷思 如果您是那些認為「儲蓄險不好」的群眾,可先放下成見,停下腳步,重新審視一下到底什麼是儲蓄險。在理財圈中,儲蓄險經常被貼上「報酬率低」、「不如投資股票」等負面標籤,但這樣的判斷是否過於片面?讓我們深入探討儲蓄險的本質,以及為什麼對某些人來說,它可能比您想像的更有價值。 ▪︎什麼是儲蓄險? 〈儲蓄險〉: 正式名稱為「生死合險」或「還本型保險」,是一種結合保險保障與儲蓄功能的金融商品。根據保險契約約定,被保險人在保險期間內死亡時,受益人可獲得保險金;若保險期間屆滿仍生存,則可領回約定的滿期保險金或年金。 儲蓄險具有以下四種特性: 1.保本保息:不會虧損本金 2.強制儲蓄:透過定期繳費培養儲蓄習慣 3.壽險保障:提供基本的身故保障 4.稅務優勢:保險給付通常享有稅務優惠 究竟儲蓄險有哪些迷思呢?我們可以如何反思呢? ♧ 迷思一:「報酬率太低,不如投資」 這是最常聽到的批評。

實務上,以純投資角度來看,儲蓄險的內部報酬率(IRR)通常介於2-4%之間,相較於股票市場的長期平均報酬確實較低。 >>>重新思考: - 儲蓄險提供「確定性」,而非「最大化報酬」 - 對於風險承受度低的人來說,穩定的2-3%報酬勝過可能的投資虧損 - 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或時間研究投資市場 ♧ 迷思二:「手續費高,不划算」 確實儲蓄險的前期成本較高,包含佣金、管理費等,這會影響前幾年的實際報酬率。 >>>重新思考 - 這些成本是換取專業管理和保險保障的代價 - 長期持有下,年化成本會攤薄 - 外在環境的迅速變動,儲蓄險比其他投資方式的風險更小 ♧迷思三:「流動性差,資金被綁死」 儲蓄險確實有解約損失的問題,早期解約可能面臨本金虧損。 >>>重新思考 - 這正是「強制儲蓄」的機制,防止衝動消費 - 對於喜好花錢的人來說,這種約束反而是優點 - 可透過保單借款等方式提高流動性 ▪︎儲蓄險適合哪些人? 經過客觀分析,儲蓄險並非壞商品。

適當的時機,合適的情境下仍適合作為理財工具

1. 風險厭惡型投資者 如果您無法承受投資虧損的心理壓力,穩定的保證報酬可能更適合您的投資性格。 2. 缺乏投資知識和時間的人 不是每個人都有時間研究市場、分析個股。對於忙碌的上班族,儲蓄險提供了「懶人便利式」的理財方案。 3. 存不住錢的人 如果您容易受到消費誘惑,儲蓄險的強制儲蓄機制可以幫助您建立財富累積的習慣。 4. 需要稅務規劃的高收入者 保險給付的稅務優勢,對於高所得族群可能具有實質意義。 5. 保守型退休規劃者 對於接近退休或已退休的人,資產保全比成長更重要,儲蓄險的保本特性具有價值。 ♤2025年的儲蓄險市場現況 根據最新資訊,面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和股市波動,2025年儲蓄險市場出現新的討論,特別是在川普關稅政策可能引發的股災下,保本資產重新受到關注。 市場上的儲蓄險商品也更加多元化,包括: - 短期儲蓄險:2-6年期,適合短期資金規劃 - 長期儲蓄險:15-20年期,適合長期退休規劃 - 美元儲蓄險:提供匯率分散和較高預定利率 - 年金型儲蓄險**:提供退休後的穩定現金流 ▪︎ 如何正確看待儲蓄險?

>>>勿把儲蓄險當作投資工具 儲蓄險的本質是「保險」,附加儲蓄功能。如果純粹追求投資報酬,確實有更好的選擇。 >>>將儲蓄險視為資產配置的一環 在多元化的投資組合中,儲蓄險可以扮演「穩定收益」的角色,與股票、債券等形成互補。 >>>重視非財務價值 儲蓄險提供的心理安全感、強制儲蓄習慣養成等「軟性價值」,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比數字上的報酬率更重要。 >>>選擇儲蓄險的注意事項 如果經過評估後認為儲蓄險適合您,選擇時應注意: 1. 比較內部報酬率(IRR):這是最真實的報酬率指標 2. 了解繳費期間與給付方式:選擇符合自己財務規劃的方案 3. 注意解約條款:了解提前解約的損失 4. 選擇信譽良好的保險公司:確保長期履約能力 5. 考慮通膨因素:評估長期購買力的影響 ▪︎ 結論:破除非黑即白的思維 「儲蓄險不好」這個觀點並非完全錯誤,但也不是絕對真理。關鍵在於:

¤¤¤適不適合您的需求和投資性格¤¤¤。 對於有投資知識、風險承受度高、追求最大報酬的人來說,儲蓄險確實可能不是最佳選擇。但對於重視資產保全、需要強制儲蓄、缺乏投資經驗的人來說,儲蓄險可能是合理的理財工具。 理財沒有標準答案,最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應理性分析自己的需求,做出最符合個人情況的決定。 <最好的理財商品不是報酬率最高的,而是最適合您的>。

<在多元化的金融商品中,儲蓄險或許不是最亮眼的明星,但對某些人來說,它可能是最可靠的夥伴。>

☆☆作者非保險專業,內文就網路相關內容整理而來,對於理財工具的好壞應由讀者自行判斷

☆☆內文若有錯誤,再請提醒指教,謝謝

☆☆也歡迎大家分享經驗或是自己的看法!

參考來源: 1.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局 2. 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 3."2025年儲蓄險值不值得買?川普關稅引發股災,該轉向保本資產嗎?"(https://3i-life.com.tw/article/readArticle/read/1544 4. 2025儲蓄險是什麼與如何挑選?2年、6年、20年期美元/台幣儲蓄險商品介紹|買保險 SmartBeb(https://www.smartbeb.com.tw/article/Financial-concept/id/1066) 5. [【理財小教室】IRR 年化報酬率是什麼?怎麼計算? - Money101](https://www.money101.com.tw/blog/irr-年化報酬率-計算公式) 6. 儲蓄險是什麼:8大優缺點拆解,通通告訴你!利率怎麼看?和定存比誰划算? | 啟程教育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鴞想大人的天地
0會員
13內容數
鴞是一種鳥類稱呼,就是大眾所熟知的貓頭鷹。 名稱決定你的群眾,而非群眾決定你的名稱。 這裡是我分享故事的地方,像鳥類一樣,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我想什麼都分享。 妳也一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