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週末返台分攤家庭任務,老娘得以一口氣把書看完,這本書恰巧來得剛剛好,透過218頁文字傳達宇宙訊息:
- 心靜,就是自在。
- 自在:安安穩穩的獨處,緩緩冉冉的姿態。
- 喜悅與滿足,不再依附於外物,而是由心田自發性地生長出來。
- 朝聖心態,需要保持彈性,還要心悅臣服。
- 沒有令人失望的朝聖之路,只有陷入失望的朝聖者。
回首老娘的生命,就像週末閱讀的書中寫著的朝聖之路。一路上,痛恨原生家庭的混亂,卻又無法自拔地轉身看顧。
終於,學會放下「自以為是的愛」,也放過餘生寶貴的自己。開始聆聽內心的渴望,回應真正的需求。不再勉強回老家,不再力行換心安,讓金錢成為溫柔的救贖,安撫不對等的愧疚。財富積累,起點僅是1619元。從原生家庭得到的不多,甚至附帶傷痕。但我明白,死亡之前,沒有任何計算能換來真正的結清,選擇每年用超過百倍的金錢奉還。不夠?太多?
老娘覺得有就好!
上天給的一點好運,選擇分享出去。而且,不求回報,才能確保送禮者內心真正的喜悅。經歷數十年的腥風血雨,人生終於也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輕盈。
2024年5月,周志建老師僻靜營抽到的塔羅牌,只有圖畫沒有文字,記憶中的圖片有一座長梯通天甚至觸及雲海,飄浮的圖案是討喜的鴿子與蝴蝶。
老娘困惑……漫步在雲端?和平?蛻變?
那時仍負重背著原裝出廠的恐懼:原生家庭來搶資源、找麻煩,甚至要求夫家不要開豪車回娘家,憂心惹出比較與貪念。
朝聖之旅其實是走向自己,重點在裝備體能、鍛鍊心量,其他的都可以沿途選擇放下。
不再硬撐、不再討好、不再證明,而是好好睡一覺、慢慢走一段,選擇適合的步伐前進。
至於,上班或日常的負面情緒,就當成是朝聖之旅必然的上坡段,接受事與願違,相信另有安排。
自在,不是天賦,而是刻意練習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