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城市像是一塊被反覆揉過的帆布,熟悉的風景裡,總藏著些許說不上來的懷舊。街道是濕的,空氣是涼的,人們是趕時間的,而她,總是剛好在七點四十七分走過同一條巷口。
林予晴三十歲,在出版社工作七年。每天早上從永康街的老公寓出發,穿過兩個街口,經過那間有著木頭招牌的咖啡店,然後走到捷運站。
她不喝咖啡,但總會放慢一步,在那家店門口經過。不是為了香氣,也不是為了店裡的音樂——是因為有個男人,總在她經過後兩分鐘走出來,手裡拿著一杯剛沖好的美式,站在門邊喝第一口。
她不知道他是老闆還是店員,但他總穿白襯衫,頭髮乾淨,眼神總像在思考些什麼,卻又不像在等人。只是那個畫面,在連續幾十個日子裡,成了一種無聲的熟悉。她從沒和他說過話,他也沒注意過她,至少她是這樣以為的。
那天早上,她遲到了。
手機鬧鐘沒響,頭髮又在下雨的濕氣中亂翹。她匆匆穿上風衣、套上靴子,推開門時已是七點五十二分。她一邊套耳機,一邊跑向巷口,心裡在盤算捷運是否還來得及。
轉角時,她猛然停住了腳步。
那家咖啡店的門,還開著。她從未站在門前這麼久。裡頭放著某首熟悉的爵士樂,玻璃窗後那個男人,正轉過頭與她對上眼。
兩秒。
她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走進去。
也許是因為今天雨還沒停,也許是因為她剛好沒喝水,也許只是因為——她想知道,這間每天經過的店,是否真的有她想像中的味道。
門鈴響起的一瞬間,男人轉過身,看著她。
「請問……」她聲音乾啞,「可以給我一杯……不太苦的咖啡嗎?」
他微微一愣,然後點頭。
她站在櫃檯前,第一次那麼近地看著他。白襯衫的袖子捲到手肘,指尖穩定地量著豆子。他沒有問她名字,也沒多說話,動作卻自然得像已經認識她許久。
三分鐘後,一杯熱拿鐵放在她面前。他加了一點牛奶,又灑上一點點肉桂粉。她猶豫了一下,啜了一口。
那一口,比她想像的還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