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股癌-25.06.18
**近期市場出現族群輪動現象。
*AI老牌供應鏈(如Switch Tray、Rack機構件、散熱)再度炒作股價,許多先前介紹過的老名字股再次飆升。*主因可能與NVIDIA GB200良率改善、開始放量有關。
*講者未預期全面性的硬體鏈皆再起,顯示市場熱度超出原先掌握。
**部分強勢股出現回檔,市場資金開始轉向。
*過去被法人、壽險、自營商、大資金推升的AI熱門股,開始出現明顯拉回。
*這些法人資金原本4月受風控壓制,近期為補績效而集中作帳推高老名字股PE。
*6月可能為中期結帳點,因此出現獲利了結與資金移動跡象。
*資金部分流向低基期、4月修正後尚未反彈的族群,形成明顯輪動。
**Apple摺疊機話題再起,供應鏈受矚目。
*Apple摺疊機預計2025下半年或2026問世,目前供應鏈預估備貨量1200–1300萬台。
*最新消息指出可能上修出貨數量40–50%,代表Apple對該產品投注高度期望。
*可能為彌補其在AI競賽中的落後,試圖以硬體革新刺激iPhone銷量。
*摺疊面板由三星供應,LG未來可能加入;軸承由Amphenol與新日興(3376)負責。
*市場關注台廠能分得多少供應鏈訂單,台系廠商有機會受惠。
**Apple可能再度定義摺疊機市場。
*雖然Android陣營早已推動多年摺疊機,但若Apple導入,可能重新定義並推升整體需求。
*蘋果過去已多次在晚進場情況下(如Type-C)成功翻轉市場認知,引領新一波潮流。
*即使AI競爭暫時落後,蘋果仍可能透過摺疊機硬體創新重新擴大影響力。
**Meta MTIA(Meta Trend Inference Accelerator)成為市場焦點的背景。
*MTIA近期重新受到矚目,是因台系ODM觀察到Meta開始有規模化拉貨動作。
*但此進展其實仍在既定規劃內,並非突然爆發。
*市場原本聚焦NVIDIA的HGX/MGX與GB200,因評價提升,使其他ASIC如MTIA、AWS的Annapurna等也被重新檢視。
*Nomura報告預估2025年底至2026年,MTIA T-V1 ASIC出貨量為100–150萬顆。
*但此數字參考價值有限,因為Meta同為博通(Broadcom)客戶,尚未見博通調高COWOS投片量。
*若博通投片量未上修,則市場喊出的大數據恐僅是預期或未來目標。
**觀察博通COWOS投片量變化,是判斷MTIA是否帶來實質成長的關鍵。
*若片數未變,則可能僅是客戶間的投片比例調整,而非總量成長。
*近期市場傳聞部分原先預期採用ASIC的客戶如OpenAI、軟銀等進展不如預期,可能資源被轉向Meta或Google。
**黃仁勳與博通針對ASIC的對立說法。
*黃仁勳5月來台時,在私下會議中明言不看好ASIC。
*博通則強調未來一定會使用ASIC與標準化以太網。雙方呈現意識形態對立。
*事實上,這是「增量市場」,各家都可能賺錢,市場可同時容納不同架構。
**中下游供應鏈與投資機會判斷。
*若MTIA尚未拉升晶片與封測產業,則可轉向中下游伺服器系統、散熱、線材等領域尋找機會。
*Meta選用的機構設計、板子與散熱系統不一定與NVIDIA相同,ODM選用不同。
*Credo與其供應鏈若能搭上Meta供應鏈題材,有機會受益。
**選股邏輯與風險辨別。
*選股時除題材外,需評估:供應比重是否高、價格與毛利是否漂亮、有無削價壓力、是否為主要供應商。
*不能只因為掛上MTIA概念就投入,需確認是否為主要供應對象。
*案例說明如旺宏,雖然NOR Flash應用廣泛,但供應純度不高,加上ROM卡帶市場式微,因此未選為任天堂概念股首選。
**在未見博通COWOS片數實質上修前,對MTIA晶片段應持保留態度。
*若要布局MTIA題材,可聚焦於中下游具高供應比重、價格與獲利可提升的零組件供應商。
*最終投資應回歸獲利與營收實質上修的本質,避免流於概念炒作。
**QA部分。CFLT未來展望與操作思維。
*投資人提問CFLT是否還有未來,指出AI軟體股如PLTR已創新高,但CFLT仍處於弱勢整理狀態。
*主委本身也持有CFLT,直言這檔股票表現爛。
*從理論面認為應該採取汰弱留強策略,把它賣掉,不建議低點加倉。
*AI軟體類股通常本益比偏高,不適合作為逢低加碼的標的。
*若市場對該股無感,應直接剔除。
*雖然不看好CFLT,但仍選擇繼續持有,因為整體投資組合中表現不佳的股票比例很少。
*把CFLT當成少數的拖油瓶,有時也可能帶來驚喜(如先前的特斯拉)。
*但強調不會加碼弱勢股,若要加碼只會選擇強勢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