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絲·布爾喬亞展覽心得:藝術,最誠實的出口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參觀路易絲·布爾喬亞的展覽,不只是一場視覺饗宴,更像是一次與藝術家靈魂深處的對話。


空間與色彩:記憶的囚禁與疼痛

raw-image


展覽主題圍繞著她與父母的關係,以及對複雜情緒的釋放。她將這些生命經驗透過作品抒發,強烈地傳達出私密與自傳性,那份重量感讓我感到共鳴。

展場中,巨大到無法忽視的蜘蛛,像極了我們對「母親」的想像:既是守護,也是壓迫;既溫柔,又纏繞。那是一種讓人愛也不是、恨也不是的複雜情感。有點黏,有點疼,有點喘不過氣。



「牢籠系列」 中的作品,特別是門裡有一張椅子的那個,也讓我產生強烈的共鳴。那種小小的自己被困在裡面,不被關心、關愛的感覺,精準地捕捉了孤立與壓抑的氛圍,也映照出我內在的某種感受。我一邊看,一邊想到自己的內在小孩。她是不是就像那樣,一直安靜坐在那張椅子上,等著有人推門走進來,抱她一下,跟她說:「我在這裡。」

此外,布爾喬亞作品中常出現的紅色運用也讓我印象深刻。我將紅色解讀為心理受傷帶來的「撕裂與痛」。紅色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很多,例如試卷上的紅叉、流血、紅燈停止等,都與錯誤、危險或痛苦相關。當展覽中部分作品透過紅光照明時,那種強烈的壓抑感和不適感被無限放大,讓我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作品所承載的痛苦。

如果不是被人潮影響,不舒服的感受會更強烈,這正是我對於布爾喬亞的稱讚。因為當作品能強烈到引起觀者內在的不適感時,正說明了藝術家情感傳遞的成功,以及作品本身極具「重量」。這種「不舒服」讓我深深地與藝術家共鳴,而非單純的感官刺激。

藝術真的是一個絕佳的抒發管道,如果我在觀看時都能感受到不舒服,那她本人在創作當下該有多受傷啊。


記憶的本質:真實與主觀的交織

還有一個是關於她生小孩、用凹凸鏡呈現的作品,讓我對記憶、創作與真實性有了新的思考。凹凸鏡會扭曲影像,這正暗示了記憶有時候不是真實的,大腦只會記得自己想記得的樣子。我們的記憶是受情緒、時間和個人視角篩選重塑的,並非客觀記錄。

這讓我聯想到我寫前任的文章時,雖然事實部分完全照實寫,但在情緒表達上會用更強烈、更主觀的字眼。因為這些事件對我來說造成了巨大刺激,受傷和忿忿不平的感受被無限放大。我的記憶源自於我的情緒,即使在他人看來可能沒那麼嚴重,但由於是我的角度,所以都帶有我獨特的色彩。


藝術作為理解與表達的橋樑

raw-image

這次觀展讓我體認到,藝術是將內在感受具象化的極佳媒介。它讓我理解到,即使是「好看」這樣簡單的詞,其背後也能有豐富而深刻的層次。我所缺乏的並非感受能力,而是將這份深刻感受轉化為清晰語言的工具。

布爾喬亞的藝術,正是透過對色彩、空間和形象的運用,將她極度私密且主觀的內在世界展現出來。她透過藝術處理創傷、焦慮,找到與自己和解的方式,而藝術,是最誠實的出口。

這次觀展不僅是藝術的體驗,更是一次我對自我內在情感的深刻探索。有時候,看展不只是在看作品,而是看見自己藏得很深的那個角落。


  • 所有內容為本人創作,圖片為本人所攝。
  •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引用或改作,感謝理解與尊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宇宙邊緣筆記
2會員
28內容數
這裡是我用文字搭建的獨特宇宙,記錄著腦袋中的各種思緒與生命風景。 歡迎來到這裡,讓我們一起在文字中遇見,共同發光!
宇宙邊緣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5/06/22
那段時間,我們幾乎不太約會。 不是因為不愛,是因為他說沒錢。 我體諒他的狀況,主動提出不花錢的約會,公園散步也好,買菜回家煮飯也好。 如果他累了、不想出門,那我就陪他宅在家,他打電動,我追劇,看起來也算是一起度過的時光。 我告訴自己:只要我們還在一起就好。
Thumbnail
2025/06/22
那段時間,我們幾乎不太約會。 不是因為不愛,是因為他說沒錢。 我體諒他的狀況,主動提出不花錢的約會,公園散步也好,買菜回家煮飯也好。 如果他累了、不想出門,那我就陪他宅在家,他打電動,我追劇,看起來也算是一起度過的時光。 我告訴自己:只要我們還在一起就好。
Thumbnail
2025/06/08
每次被稱讚外貌的時候,腦袋裡總會自動浮現一句話: 「長得好看的人,都是既得利益者。」
Thumbnail
2025/06/08
每次被稱讚外貌的時候,腦袋裡總會自動浮現一句話: 「長得好看的人,都是既得利益者。」
Thumbnail
2025/05/29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明明是勵志的話語,卻變成謊言的城堡。 其實,謊話說多了會有時間線,每一次的版本都有人記得。 而說真話的人,從來不用記劇本。
Thumbnail
2025/05/29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明明是勵志的話語,卻變成謊言的城堡。 其實,謊話說多了會有時間線,每一次的版本都有人記得。 而說真話的人,從來不用記劇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寫作的力量:超越影像與畫作的深度表達 在現代社會,照片和畫作作為視覺藝術的代表,常被用來紀錄和傳達特定瞬間的美好或情感。 每一張照片和每一幅畫作都是藝術家眼中的世界呈現。 它們以靜態的方式捕捉了短暫的瞬間,讓觀者能夠在無需言語的情況下感受到其內涵與情感。
Thumbnail
寫作的力量:超越影像與畫作的深度表達 在現代社會,照片和畫作作為視覺藝術的代表,常被用來紀錄和傳達特定瞬間的美好或情感。 每一張照片和每一幅畫作都是藝術家眼中的世界呈現。 它們以靜態的方式捕捉了短暫的瞬間,讓觀者能夠在無需言語的情況下感受到其內涵與情感。
Thumbnail
跟著畫展經歷了5個世紀,不敢說變得多懂西洋繪畫,但看過展覽後我更瞭解自己的喜好,我似乎特別偏愛精緻的畫風、有故事感的主題。
Thumbnail
跟著畫展經歷了5個世紀,不敢說變得多懂西洋繪畫,但看過展覽後我更瞭解自己的喜好,我似乎特別偏愛精緻的畫風、有故事感的主題。
Thumbnail
在《從拉斐爾到梵谷》展間更是,既然是面向「真跡」而來,當然就是為了它的真、它久遠時間外的親手親筆,輾轉而至長遠空間外的親自親眼。忍不住以為祂們的靈大概也穿梭其中,以至於現場時間的流不再均速,才會明明只是50幾幅畫作,卻用了兩個半小時、奇美博物館的閉館音樂響起,都仍難以挪眼抬腳離開。
Thumbnail
在《從拉斐爾到梵谷》展間更是,既然是面向「真跡」而來,當然就是為了它的真、它久遠時間外的親手親筆,輾轉而至長遠空間外的親自親眼。忍不住以為祂們的靈大概也穿梭其中,以至於現場時間的流不再均速,才會明明只是50幾幅畫作,卻用了兩個半小時、奇美博物館的閉館音樂響起,都仍難以挪眼抬腳離開。
Thumbnail
找到了約莫2年前畫的圖。我會將原圖和手機桌布一起放在花園,之後也會持續更新過往的畫。 最近想去看畫展。那是我一直很想做的事。 因為我不喜歡獨自前往任何場所,身邊的人都不喜歡藝術,所以我選擇放棄我的喜愛。但我想是時候跨出去了,趁最近我的狀況好轉,偏向亢奮狀態時去實踐它。如果你也熱愛藝術,我們不妨一
Thumbnail
找到了約莫2年前畫的圖。我會將原圖和手機桌布一起放在花園,之後也會持續更新過往的畫。 最近想去看畫展。那是我一直很想做的事。 因為我不喜歡獨自前往任何場所,身邊的人都不喜歡藝術,所以我選擇放棄我的喜愛。但我想是時候跨出去了,趁最近我的狀況好轉,偏向亢奮狀態時去實踐它。如果你也熱愛藝術,我們不妨一
Thumbnail
若想更深入地欣賞奇美博物館的展品,可以先在官網上觀看展品清冊,並瞭解畫作背後的故事。在觀賞畫作時,可以思考畫中人物的身分、畫面的構圖等等,以更具體的角度欣賞畫作。另外,也可以在忙碌的人流中找到另一種欣賞畫作的角度。
Thumbnail
若想更深入地欣賞奇美博物館的展品,可以先在官網上觀看展品清冊,並瞭解畫作背後的故事。在觀賞畫作時,可以思考畫中人物的身分、畫面的構圖等等,以更具體的角度欣賞畫作。另外,也可以在忙碌的人流中找到另一種欣賞畫作的角度。
Thumbnail
逛書展是一種非常豐富的閱讀體驗,不僅可以聽到大師分享,也能夠從書展中獲得心靈上的滿足。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逛書展的過程和心得,並分享了一些收穫和感悟。
Thumbnail
逛書展是一種非常豐富的閱讀體驗,不僅可以聽到大師分享,也能夠從書展中獲得心靈上的滿足。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逛書展的過程和心得,並分享了一些收穫和感悟。
Thumbnail
這幅作品的重點在透視, 透視對我來說並不困難,無論是一點兩點或三點透視。
Thumbnail
這幅作品的重點在透視, 透視對我來說並不困難,無論是一點兩點或三點透視。
Thumbnail
多年前曾被學生問的一個問題, 如何用一句話來說明「藝術」是什麼? 猶記得當時自己無語, 近期聽到一些有創意的答案, 在此分享(回應)! 藝術是什麼? 藝術它是一個在有限的框架裡面最高的自由。 例如一幅畫, 你可以透過畫框,去感受裡面的故事、情緒。 例如一段表演、一首歌, 它的
Thumbnail
多年前曾被學生問的一個問題, 如何用一句話來說明「藝術」是什麼? 猶記得當時自己無語, 近期聽到一些有創意的答案, 在此分享(回應)! 藝術是什麼? 藝術它是一個在有限的框架裡面最高的自由。 例如一幅畫, 你可以透過畫框,去感受裡面的故事、情緒。 例如一段表演、一首歌, 它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