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臺北市萬華區的艋舺青山宮,是一座歷史悠久、充滿文化底蘊的民間信仰中心。這座始建於1856年的古蹟,不僅是泉州三邑惠安人的精神寄託,更以盛大的「艋舺大拜拜」聞名全臺,與艋舺龍山寺、台北霞海城隍廟並列為臺北三大廟會之一。走進這座廟宇,彷彿穿越百年時光,感受信仰與文化的交融之美。讓我們一起探索青山宮的歷史、建築、神明與交通資訊,體驗這座萬華地標的獨特魅力!
歷史淵源:從瘟疫到信仰地標 🌟
1854年,艋舺地區飽受瘟疫之苦,來自泉州惠安的漁民將故鄉的守護神——青山靈安尊王分靈至此,設立小祠祈求疫情平息。靈安尊王神蹟顯赫,信眾日益增多,於1856年正式建廟,成為今日的艋舺青山宮。經過數次修繕,這座廟宇如今與艋舺龍山寺、艋舺清水巖及西門町天后宮並稱「艋舺四大廟門」,成為萬華區的文化與信仰核心。
每年農曆10月22日的「艋舺大拜拜」是青山宮的年度盛事,吸引無數信眾與遊客參與,場面盛大,熱鬧非凡。這項傳統於2010年被文化部列為無形文化資產,彰顯其深遠的文化影響力。建築之美:泉州風情與中西融合 🏯
艋舺青山宮坐南朝北,佔地184坪,採用三開間、三進兩廊的街屋式建築,展現濃厚的泉州風情。前殿以重簷歇山頂為特色,簷間懸掛「敕封大宋明神」匾額,八角形藻井雕刻精美,展現泉州惠安溪底派匠師的頂尖技藝。入口處的門神由名匠劉家正繪製,栩栩如生;1938年重修時加入的花崗石與青斗石門面,搭配日式風格石獅及謝萬來製作的蟠龍石柱,融合中西建築元素,令人驚嘆。
拜殿與正殿相連,抬高的臺基增添宏偉氣勢,前方的雲龍御路更顯尊貴。正殿採用硬山頂設計,與拜殿屋頂連成一體,氣勢恢宏。漫步廟內,傳統與現代交織,彷彿訴說著百年信仰的厚重歷史。
神明介紹:靈安尊王與眾神庇佑 🙏
青山宮主祀靈安尊王,祂是泉州惠安的鄉土守護神,以驅邪除瘟、庇佑平安聞名。廟內供奉眾多神明,各司其職,為信眾祈福。以下為主要神明介紹:
正殿 ⛩️
- 靈安尊王:主神,配祀印童、劍童,守護萬華平安。
- 八司:包括陰陽司、獎善司、長壽司、監察司、福德司、罰惡司、增祿司、速報司,掌管人間善惡與福壽。
- 其他神將:枷鎖將軍、馬使爺、虎爺,以及義英社、義安社、鳳音社的謝范將軍、文武判官等。
後殿 🕉️
- 一樓:供奉靈安尊王妃顯慶妃(大媽)、慶安妃(二媽),以及釋迦牟尼佛、觀音佛祖、地藏王菩薩等。
- 二樓:奉祀瑤池金母、太陽星君、太陰星君、天上聖母、關聖帝君。
- 三樓(凌霄寶殿):供奉玉皇上帝、三官大帝、南斗星君、北斗星君、齊天大聖、西天大聖等。
這些神明共同庇佑信眾,吸引無數人前來祈求平安與福氣。
艋舺大拜拜:臺北的文化盛宴 🎊
每年農曆10月22日的靈安尊王壽誕,是艋舺青山宮的年度重頭戲,俗稱「艋舺大拜拜」。這場盛大的遶境活動集結超過200支陣頭,包括報馬仔、頭旗燈、五方旗、醒獅團、神轎與軒社陣頭,浩浩蕩蕩巡遊萬華區400餘間宮廟與香案。沿途家家戶戶擺設香案、供品,鑼鼓喧天,場面熱鬧非凡,堪稱臺北的文化盛宴。
次日(農曆10月23日),廟方舉行祝壽典禮,選出次年值東爐主,靈安尊王神像昇座回正殿,並進行祭天、犒軍與平安宴,圓滿結束祭典。這項活動不僅是宗教盛事,更是萬華在地文化的生動展現,吸引無數國內外遊客前來朝聖與體驗。🎈
交通指南:輕鬆抵達青山宮 🚗🚇
無論您是自行開車或搭乘大眾運輸,前往艋舺青山宮都十分便利!以下為詳細交通資訊:
自行開車 🚗
- 國道1號: 從環北交流道下,接環河快速道路,沿桂林路、西昌街,抵達貴陽街二段。
- 國道3號: 從中和交流道下,接市道106甲線、鄉道北91線、市道114線,經光復橋、西園路二段至一段,最後抵達貴陽街二段。
大眾運輸 🚌
- 捷運: 搭乘高鐵或臺鐵至臺北站,轉乘臺北捷運至龍山寺站,步行約5分鐘即可抵達。
- 公車: 搭乘高鐵或臺鐵至臺北站,轉乘臺北市公車218至祖師廟站下車,步行即可到達。
小提醒:建議使用大眾運輸,萬華區停車位有限,且遶境期間交通較為擁擠。
結語:走訪艋舺,感受信仰之美 🌈
艋舺青山宮不僅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廟宇,更是臺北萬華的文化與信仰核心。其精美的建築、隆重的祭典與眾多神明的庇佑,讓每位訪客都能感受到濃厚的宗教氛圍與在地風情。無論是參與「艋舺大拜拜」的盛大遶境,還是靜靜地走訪古蹟,感受靈安尊王的庇護,這裡都是探索臺北傳統文化的最佳地點。
下次來到萬華,不妨走進艋舺青山宮,體驗這場信仰與文化的饗宴!🌟
地址:臺北市萬華區貴陽街二段218號
開放時間:每日06:00-22:00
聯繫電話:(02) 2382-2273
快來朝聖,感受靈安尊王的庇佑,與萬華的歷史脈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