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你以為出價就是誠意?先看看對方砍你幾刀
很多賣屋屋主第一次遇到帶看,心裡最期待的一句話就是:
「請問買方有沒有出價?」
然後買方丟了一個數字出來,比你心裡的底價還低 10%,甚至 20%,你當下可能就慌了:「怎麼會差這麼多?他們是不是嫌貴?要不要趕快降一點…」
拜託,冷靜!
第一次出價根本不等於「他們只能付這個價」,而是一場心理戰:
試探、殺氣、測底線、還要順便幫自己找議價空間。
🧩 拆解|第一次出價背後有幾個潛台詞
話術行為背後潛台詞開超低,說「我們預算就這樣」我先試試看能不能直接砍穿你底價出價後秒不回讓你自己心裡急,開始自動降價帶親友一起看,集體搖頭放大缺點,讓你覺得房子賣不掉
📍 買方其實也怕買貴,他們的目的就是先開低,再往上談,所以:
✅ 第一次出價是「談判的起點」,不是最後答案 ✅ 你要守住底價,不要被急著賣的心態綁架
🧠 實務案例|別急著降,才有空間拉回來
某屋主開價 1,600 萬,心裡底價其實是 1,500 萬。
買方第一次出價 1,450 萬,仲介還順口說:「買方就這預算,看要不要給個方便。」
結果屋主一急,直接回說「不然 1,480 萬可不可以?」
買方一聽有戲,二話不說:「那就 1,450 萬就好,謝謝。」
最後成交就是 1,450 萬。
你看,底價不但沒守住,還變成買方手裡最好的武器。
🔍 延伸思考|怎麼破解第一次出價心理戰?
📌 設定好底價+談判空間 → 談判不是喊爽,要有彈性,不能被殺到見骨。
📌 請仲介守住立場 → 好的房仲知道怎麼幫你撐場,不會遇到買方丟低價就亂勸降。
📌 不要急著表態 → 聽到低價先穩住,先問對方條件、付款、時間安排,有沒有附帶要求?
📌 學會說「這價格回去討論」 → 留一點模糊空間,不把手牌全部攤開。
🏁 結語|你的耐心就是賣房的底氣
真正的行情,談判永遠不是單純比誰開高或喊低,而是誰最懂得守住自己的立場。
🗝️ 記住:
第一次出價 ≠ 買方最高預算
真正的高手,賣的不是開價,而是議價的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