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信譽危機現形記:按揭中介亂象與自律迷思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信心動搖的時代:為何大家開始質疑按揭中介?

按揭經紀是香港買家與銀行之間值得信賴的橋樑,協助買家查詢及比較價格、爭取折扣,甚至處理複雜的個案。然而,近年市場上不時爆出金融詐騙、資料外洩、錯誤簽署、利益衝突等負面新聞,動搖了許多消費者對按揭經紀的信任。這個產業發生了什麼事? 自我監管真的有效嗎?還有哪些問題尚未解決? 本期我們將深入探討這一灰色領域,揭開按揭經紀人聲譽危機和自我監管的真相。


騙財陷阱:高昂手續費與隱形收費

很多人認為按揭經紀人的服務是免費的,因為按揭經紀人平台會從銀行收取佣金,但實際上,一些不負責任的經紀人會以 「諮詢費」、「處理費 」等名義向客戶收取高昂的費用。更糟的是,當他們幫您申請第二按揭或再融資時,還會保留高昂的諮詢費,更有甚者,他們會與其他公司合作,將借款人推入財務危機。甚至有經紀人在真正的按揭批准之前就從客戶那裡提走了數萬美元,到最後卻發現所謂的申請根本就沒有提出,因此客戶被控違約,費用也被扣留。這些案例反映出該產業嚴重缺乏監管與資訊揭露,讓消費者很容易就掉進陷阱。


誘導誤簽與利益衝突:誰在保護消費者?

除了收費陷阱,有些按揭中介更會與銀行職員串謀,在客戶不知情下,將轉介申請表混入樓宇按揭文件中,令客戶誤簽,銀行再向中介發放轉介費。甚至有中介教導客戶隱瞞回贈資料,或在申請表上作虛假聲明,最終一旦被銀行發現,不但有刑事責任,更可能導致「Call Loan」甚至信貸紀錄受損。這些亂象暴露出行業缺乏統一認證、監察及透明度,消費者一旦遇上問題,往往求助無門。


資料外洩與私隱危機:信任如何重建?

在數碼時代,按揭中介平台需要收集大量個人敏感資料,包括身份證、入息證明、信貸報告等。大型公司會設立合規部門、加密儲存資料,但不少小型中介為節省成本,未必有完善的資料保護措施,甚至有傳聞指資料被外賣圖利。曾有個案,客戶因選用無名中介,結果資料被盜用,信用卡被盜刷,損失慘重。現時香港雖有《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但執行和罰則有限,消費者只能靠自己選擇信譽良好的平台自保,行業自律仍有很大進步空間。


自我監管還是無王管?行業自律的盲點

理論上,香港金融服務行業有自律監管,包括行業守則、協會認證等,但按揭中介行業門檻低,缺乏強制性認證和統一監管機構。現時不少平台只需註冊公司、取得地產代理或財務中介牌照即可經營,行業自律多屬自願性質,違規成本低。相比英國、澳洲等地設有專門監察機構,香港主要靠金管局勸喻和消費者投訴,缺乏獨立申訴專員及強制性處分權力。這導致市場上良莠不齊,消費者難以分辨優劣,行業信譽長期受損。


真實故事:信譽危機下的無助業主

阿強是一位新手業主,經朋友介紹找了一間小型按揭中介申請按揭。對方聲稱「包批」、「高回贈」,更承諾全程免費。誰知到成交前夕,阿強發現申請根本未曾提交,理由是「入息證明不足」。他追問下才知,原來中介早已將資料外賣給多間財務公司,自己莫名背上多筆查詢紀錄,影響信貸分數。最終阿強只能臨急換中介,損失時間又損失信心。這類故事在網上論壇、新聞專欄屢見不鮮,反映行業信譽危機已成普遍現象。


消費者如何自保?選擇信譽良好按揭中介的貼士

面對市場亂象,消費者應如何自保?首先要選擇有規模、與大型地產公司聯營、或有明確品牌的按揭中介,這類公司為保品牌聲譽,一般較為審慎。其次,切勿貪圖高回贈或「包批」承諾,遇到要求預繳費用或不願簽署正式合約的中介要格外小心。最後,應主動查閱公司背景、網上評價,並保留所有通訊及文件紀錄,一旦出事可作證據。


未解決的難題:行業自律與外部監管的平衡

按揭中介行業要重建信譽,單靠自律遠遠不夠。現時最大難題是缺乏強制性認證、統一監管及獨立申訴機制。行業協會應考慮推行公開評分、黑名單制度,提升透明度。政府及金管局亦應加強監察,設立獨立申訴專員,並加重違規罰則。只有內外兼備,才能真正保障消費者權益,重建行業信任。


結語:信譽重建路,從自律到共治

按揭中介行業的信譽危機並非一朝一夕形成,背後涉及資訊不對稱、監管不足、行業自律乏力等多重因素。未來要走出亂象,既要行業自律、提升服務標準,也需要政府與監管機構主動介入,設立更完善的監察及申訴機制。消費者亦要自我教育,慎選合作對象。只有多方共同努力,香港的按揭中介市場才能重拾信任,回歸專業與誠信的本質。


FAQ

Q1: 按揭中介收費有何陷阱?點避免中伏?

部分不良按揭中介會以「顧問費」、「手續費」等名義,向客戶收取高昂費用,甚至要求預繳。消費者應選擇明碼實價、有品牌的中介,切勿貪圖高回贈或「包批」承諾,並保留所有合約及收據。


Q2: 資料外洩風險點解咁高?有咩自保方法?

小型按揭中介未必有完善資料保護措施,資料一旦外洩或被盜用,損失難以追回。建議選用有明確私隱政策及加密措施的平台,並避免將敏感資料交予無名中介。


Q3: 行業自律同監管有咩分別?點樣保障消費者?

行業自律多屬自願性質,違規成本低,難以杜絕亂象。外部監管如金管局、政府法例則具強制性及處分權力。消費者應選擇有認證、可申訴的按揭中介,並主動查閱評價及黑名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vidaiaka的沙龍
3會員
145內容數
Nvidaiak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04
你有沒有留意,一旦淚溝出現,無論你使用多少遮瑕膏、眼霜或美容技巧,每個人都會顯得疲憊不堪、不健康,而且比實際年齡更年輕?這種低自尊不僅影響我們的外表,還會顯著影響我們的自信和社交行為。由於醫學和美學的進步,淚溝填充劑已成為許多都市男女的“救星”
2025/07/04
你有沒有留意,一旦淚溝出現,無論你使用多少遮瑕膏、眼霜或美容技巧,每個人都會顯得疲憊不堪、不健康,而且比實際年齡更年輕?這種低自尊不僅影響我們的外表,還會顯著影響我們的自信和社交行為。由於醫學和美學的進步,淚溝填充劑已成為許多都市男女的“救星”
2025/07/04
在香港,Ultherapy已成為追求緊緻曲線、建造自然V臉、減少皺紋人士的熱門醫美品牌。眾所周知,Ultherapy香港療程採用高頻超音波傳送至下顎軟組織(SMAS)、軟組織等不同深度,刺激軟組織再生,無需保養或修復,效果持久安全。
2025/07/04
在香港,Ultherapy已成為追求緊緻曲線、建造自然V臉、減少皺紋人士的熱門醫美品牌。眾所周知,Ultherapy香港療程採用高頻超音波傳送至下顎軟組織(SMAS)、軟組織等不同深度,刺激軟組織再生,無需保養或修復,效果持久安全。
2025/07/04
看得見的安全感:即時影像如何改寫Ultherapy醫生的臨床決策? 在香港的醫學美容領域,Ultherapy 醫師的專業素養一直是治療效果和安全性的關鍵因素。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單憑醫生的經驗已不足以滿足現代用戶對精準度和個人化定制的需求。 Ultherapy PRIME 設備採用專利的 Dee
2025/07/04
看得見的安全感:即時影像如何改寫Ultherapy醫生的臨床決策? 在香港的醫學美容領域,Ultherapy 醫師的專業素養一直是治療效果和安全性的關鍵因素。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單憑醫生的經驗已不足以滿足現代用戶對精準度和個人化定制的需求。 Ultherapy PRIME 設備採用專利的 Dee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