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的靜夜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人生

從出生起,便走進一條條看不見的岔路。

我們從來不曾停下來。選擇與不選擇之間,有時只是片刻遲疑;自己決定或他人主導,有時只是形式不同的安排。有些選擇,是掙扎之後的妥協;有些選擇,是環境逼出的接受;更有一些,根本沒有選項,只能默默承受。

不是每個選擇,都是我們真正想要的。我們做過的決定,錯過的機會,保留的沉默,說出口的話,在每個夜裡悄悄歸來,敲打著我們記憶深處的一扇門。

raw-image




有些選擇帶來改變,有些只是繞了一圈又回到原點。

而我們,在不斷選擇中,彷彿逐漸學會了什麼。或許是學會了判斷風險,或許是開始相信直覺,或許只是變得更快妥協、更會說服自己。

我們以為自己愈來愈成熟,其實只是更善於掩飾猶豫。

我們自稱是經驗的累積者,卻很少真正停下來問:「是什麼在替我做選擇?」

或許你也曾在夜裡反思,那些看似理性的決定,背後是否還有更深層的驅動力?或許你也曾懷疑,自己真的在做選擇,還是只是被某種看不見的力量推著走?




直到某一天,才慢慢看清楚:真正主導我們一再選擇的,不只是理性、情感,甚至不是命運,而是我們內心深處早已根深蒂固的習氣

那是一種比想法更早浮現的直覺或是習慣,一種在你意識到前就已經決定了方向的影響力。習氣,是過去每一次逃避的痕跡,是忍讓過頭後留下的自我否定,是一次次懷疑自己選錯之後,不敢再堅持的退卻。

習氣是那個讓你在關係中總是習慣性退讓的聲音,是那個讓你面對機會時習慣性懷疑自己的念頭,是那個在你想要改變時悄悄說「算了吧」的內在聲音。

為什麼我們總是在同樣的地方跌倒?明明知道該怎麼做,卻還是重複著同樣的模式?

我們的選擇,常常不由自主,不是因為沒有智慧,而是因為習氣先走在前面。

習氣未轉,選擇難清。若我們不曾照見那股無形的推力,便只能在命運的迴圈中盤旋。

佛陀說:「眾生因習氣而輪迴。」但祂也說:「眾生皆可成佛,只要回心轉念。」

當我們開始觀察自己的選擇從何而起,當我們學會在念頭升起時不馬上反應,當我們用靜心觀照,無論是佛號、冥想,或是任何能讓你安靜下來的方式,去照見自己內心那微細的動機時,選擇就不再只是路口,而是一道光。

一道讓我們看見自己真實面貌的光,一道指向真正自由、清明與慈悲的方向。

下次當你又想要習慣性地說「好」的時候,停下來問問自己:我是真的願意,還是只是不敢拒絕?下次當你又想要退縮的時候,停下來看看:這是智慧的選擇,還是恐懼的反應?

在這樣的觀照中,我們漸漸找回了真正的選擇權。

那一道光,指引的不只是方向,


而是你,真實的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覺行の靜心創作
53會員
210內容數
「覺行」——覺悟而行。 喜歡用簡單的話,說深的理; 像一筆勾勒,畫出複雜中的秩序。 細節是我眼中的光,結構是心裡的靜, 文章是圖,也是一場心的對話。 我把佛法放進生活,讓故事說話, 讓智慧在日常裡發芽。 而與AI的對話,是另一場修行。 我相信,真正的溝通,不止於語言,共同走向覺醒的路上。
覺行の靜心創作的其他內容
2025/07/08
印光大師《因果》開示 因果的重要意義 現在的人,無論根器高低,都必須努力實踐倫理道德,保持恭敬誠心,深信因果規律,廣泛行善,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淨土。因果法則是世間和出世間聖人教化凡夫、成就聖賢的大熔爐。如果最初不以因果為根本,那麼即使通達宗門教理之後,仍可能在因果上出錯。因果一錯,就有墮落的危險
Thumbnail
2025/07/08
印光大師《因果》開示 因果的重要意義 現在的人,無論根器高低,都必須努力實踐倫理道德,保持恭敬誠心,深信因果規律,廣泛行善,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淨土。因果法則是世間和出世間聖人教化凡夫、成就聖賢的大熔爐。如果最初不以因果為根本,那麼即使通達宗門教理之後,仍可能在因果上出錯。因果一錯,就有墮落的危險
Thumbnail
2025/07/06
佛法與吸引力法則的根本差異:為何真正的「得到」,在於放下 在當今身心靈熱潮中,吸引力法則(Law of Attraction)成為許多人追求幸福與成功的熱門工具。它鼓勵人們「只要你想,宇宙就會給你」,甚至進一步宣稱:「你的頻率決定你的實相」。 然而,若我們以佛法的眼光深入觀照,就會發現
Thumbnail
2025/07/06
佛法與吸引力法則的根本差異:為何真正的「得到」,在於放下 在當今身心靈熱潮中,吸引力法則(Law of Attraction)成為許多人追求幸福與成功的熱門工具。它鼓勵人們「只要你想,宇宙就會給你」,甚至進一步宣稱:「你的頻率決定你的實相」。 然而,若我們以佛法的眼光深入觀照,就會發現
Thumbnail
2025/06/16
一、因果的普遍性 世間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就像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聲音和諧則回響順暢,形體端正則影子筆直。這是世人都能親眼見證、深信不疑的道理。 「因果」二字包含了世間和出世間的一切法則,無所不包。世間的聖人並非不明示因果道理,只是他們專注於治理世間,希望道理能夠傳承下去
Thumbnail
2025/06/16
一、因果的普遍性 世間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就像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聲音和諧則回響順暢,形體端正則影子筆直。這是世人都能親眼見證、深信不疑的道理。 「因果」二字包含了世間和出世間的一切法則,無所不包。世間的聖人並非不明示因果道理,只是他們專注於治理世間,希望道理能夠傳承下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反思了對人生的看法,強調面對情緒和事件的重要性,並分享了從依賴他人肯定到重新定義自我的過程。通過這個旅程,作者學會開放自己,尋找支持系統,最終希望能夠在探索中獲得內心的平靜。這是一段關於成長與自我發現的心路歷程,鼓勵讀者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反思了對人生的看法,強調面對情緒和事件的重要性,並分享了從依賴他人肯定到重新定義自我的過程。通過這個旅程,作者學會開放自己,尋找支持系統,最終希望能夠在探索中獲得內心的平靜。這是一段關於成長與自我發現的心路歷程,鼓勵讀者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從起床張開眼睛開始,我們每天都面臨著無數的決策:從早上喝什麼咖啡,到晚上看哪部電影,再到人生重大抉擇如職業選擇或投資決策,我們的生活充滿了大大小小的選擇。然而,有一種隱形的力量常常在影響我們的決策過程,那就是「後悔規避」。在《誘因設計:精準傳遞訊號,讓人照著你的想法行動》一書中文,作者Uri Gne
Thumbnail
從起床張開眼睛開始,我們每天都面臨著無數的決策:從早上喝什麼咖啡,到晚上看哪部電影,再到人生重大抉擇如職業選擇或投資決策,我們的生活充滿了大大小小的選擇。然而,有一種隱形的力量常常在影響我們的決策過程,那就是「後悔規避」。在《誘因設計:精準傳遞訊號,讓人照著你的想法行動》一書中文,作者Uri Gne
Thumbnail
成長,或許始於我們能夠誠實地面對自己的陰暗面,並真誠地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或者,也可能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更加堅定地擁抱自己的選擇,無論它們在他人眼中有多麼不堪。畢竟,人生本就是一場充滿矛盾和衝突的旅程,沒有人能夠完全理解另一個人的全部。我們都在自己的迷宮中摸索前行,尋找著屬於自己的出路和答案。
Thumbnail
成長,或許始於我們能夠誠實地面對自己的陰暗面,並真誠地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或者,也可能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更加堅定地擁抱自己的選擇,無論它們在他人眼中有多麼不堪。畢竟,人生本就是一場充滿矛盾和衝突的旅程,沒有人能夠完全理解另一個人的全部。我們都在自己的迷宮中摸索前行,尋找著屬於自己的出路和答案。
Thumbnail
無論處境如何,我們都有多種選擇。通過心靈的創造力,你可以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選擇失敗或成功。你可以選擇如何感受周圍世界,你也可以選擇如何看待個人生活。 改變視角以服務自己,這並不是否認正在發生的一切,而是臣服於一個真相,那就是一個更大的結果正從一個未知的更高地方展開。 時刻懷著興奮與期待的心
Thumbnail
無論處境如何,我們都有多種選擇。通過心靈的創造力,你可以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選擇失敗或成功。你可以選擇如何感受周圍世界,你也可以選擇如何看待個人生活。 改變視角以服務自己,這並不是否認正在發生的一切,而是臣服於一個真相,那就是一個更大的結果正從一個未知的更高地方展開。 時刻懷著興奮與期待的心
Thumbnail
人生中總是充滿選擇 但在選擇地當下又是充滿著疑惑 來吧~想想你的是非題,看看下圖有沒有喜歡的 (特別提醒一句,沒有感覺不需要硬選)
Thumbnail
人生中總是充滿選擇 但在選擇地當下又是充滿著疑惑 來吧~想想你的是非題,看看下圖有沒有喜歡的 (特別提醒一句,沒有感覺不需要硬選)
Thumbnail
意識到選擇的重要性,並把控制權拿回自己手中是開始發展和改變的前提。誤以為只有符合理想狀況的選擇才算是真正的選擇,以及不願意承擔對自己的責任,是導致我們無法找到更好的人生選項的原因。
Thumbnail
意識到選擇的重要性,並把控制權拿回自己手中是開始發展和改變的前提。誤以為只有符合理想狀況的選擇才算是真正的選擇,以及不願意承擔對自己的責任,是導致我們無法找到更好的人生選項的原因。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各種不同的思維,讓生活中有各種可能。 從不同的思維去思考自己為何這麼想,也是一種更認識自己的方式,當知道為何有這樣的思維與行為的時候,也是一種對自己的確認。 我們都有自己的選擇,也無需用力去影響他人,尊重每個選擇,也讓自己的心保持開放的態度,接納。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各種不同的思維,讓生活中有各種可能。 從不同的思維去思考自己為何這麼想,也是一種更認識自己的方式,當知道為何有這樣的思維與行為的時候,也是一種對自己的確認。 我們都有自己的選擇,也無需用力去影響他人,尊重每個選擇,也讓自己的心保持開放的態度,接納。
Thumbnail
時常聽到很多人會說自己「毫無選擇」,然後繼續在深淵裡自怨自艾,或是希望尋求他人的同情與援助。然而,當他人好心提出建言的時候,又會遭到當事人斷然否決,繼續訴說著自己是如何沒有選擇,或是如何遭受命運的捉弄。 我認為,能果斷做出選擇的人,不只是具備行動力,而是可以勇於自我負責的人。相反地,對於許
Thumbnail
時常聽到很多人會說自己「毫無選擇」,然後繼續在深淵裡自怨自艾,或是希望尋求他人的同情與援助。然而,當他人好心提出建言的時候,又會遭到當事人斷然否決,繼續訴說著自己是如何沒有選擇,或是如何遭受命運的捉弄。 我認為,能果斷做出選擇的人,不只是具備行動力,而是可以勇於自我負責的人。相反地,對於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