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續上一篇文章,另外,像台積電這種買賣張數比較多的,就要一開始就看準,如果看多就直接買入,但通常會以往下修正的結果作收。例外的是,有利多的好消息,就會緩步上漲。因此,如果想要在開盤一段時間後才想要買入台積電做當沖,會因為波動度太小,加上排隊要排很久,所以難以獲利。所以說,還是回到尋找好標的,然後加大籌碼的方向。不管是拿來填虧損或是獲利都很好。不求把握一波急漲機會,而是尋求緩漲慢慢佈局的機會。換言之,不是找那種短時間操作獲利的,而是有支撐性不跌的。因為主力在控盤,他們有設定想要達到目標價,所以不會讓價格波動過大,而會讓股價緩升,洗掉那些不想等的投資人。
像是月光在當日買入的E標的,就是股價一直維持在一個區間來回波動,就算賣掉一張只能獲利幾十元,但累積10張,也有幾百元,這也是一種相對穩定的獲利。一開始,月光是看不上這種漲很慢也不跌很多的標的,因為沒有賺頭。實際上,這種形態的個股好處是,一有利多消息就會稍微往上,因為有主力在撐著,比較不用怕急殺而產生大的虧損。而且這與股價高低沒有絕對的關係,因為當主力要賣時,不管是千金股或是銅板股,通通都可以下殺一大波。要知道,在盤中局勢反轉時,那種急殺虧損金額都是千元起跳的,根本就來不及停損。
當下也難以判斷到底只是修正一下就往上漲,還是會一直跌破開盤價?總之,怎樣都要先砍再說,換另一個標的操作看看。因此,現在的月光反而喜歡這種像是在做區間整理的標的。月光也因此多賺了一筆幾十元,是因為掛的賣單有好幾千張,怕到時到了收盤還賣不出去,所以只買入一張。在趨勢上漲的時候,別急著買入標的;而相對的,在趨勢向下時,有獲利就要趕快離場,以免獲利回吐。其實那種被急殺過後的標的,要再過前高的機率也比較小。因為沒有主力會那麼好心,會再把股價拉抬起來,讓大家解套,反而會想說再跌多一點,好撿便宜。縱然有好幾個主力同時在參與某檔個股的操作,一看到股價跌深了,其他原本想要作多的主力也可能會考慮收手觀望,等跌得夠深再撿一些累積籌碼。固然各種情況都有可能發生,但自己還是要挑選自己比較熟悉的。雖然不保證再次買入操作是可以獲利的,但至少參與了盤勢的走向,對於其股性有基本的了解。其實,當沖交易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種遊戲,而且是可以累積經驗值的那種。月光從一開始那種一開盤就胡亂買入熱門股的當沖小白,到現在會花10到20分鐘看清盤勢,並寫下想要買入的標的後再決定是否買入,也可以說是有效提升勝率了。所以說,過去的努力並不會白白浪費的,只要自己能夠盡可能的延長在場上的時間,就有可能持續提升勝率。
能夠承受萬元上下的虧損,自然就有了賺取萬元的氣度。這並不是說要亂押重注,那只會讓自己更早被掃地離場而已。而是要能在有相當的把握時,勇於下注,擴大自己的獲利,雖然同時也伴隨著加倍虧損的風險,但這就是槓桿操作所必須背負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