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大組長會議,在聽取各組報告後,性展法師回饋大家一些想法。
在營隊中,我們能否在平凡中看到不平凡的東西,取決於大家的慧力。如俊法師在營隊中常提到「勝解作意」,什麼是勝解作意?因為是師長的志業就很殊勝嗎?因為師長就是佛?那不是師長的志業又怎樣呢?你覺得祂是佛,所以祂的志業就很殊勝嗎?
當我們說「殊勝」時,究竟它殊勝的點是什麼?不能模糊,一旦模糊了,做事時就會淹沒在口號中,會用一般性、慣性的方式做事,而不是用殊勝或勝解作意的心來處理,這兩種狀態背後的差異是截然不同的。如果以「凡庸作意」的方式,事情也可以處理掉,但處理時的情緒、心情狀態,和結束這件時,內心是空虛或踏實,或是資糧的成就狀態都不一樣。「勝解作意」是對治煩惱的根本,因為密法當中最重要的煩惱不是我愛執,而是「凡庸作意」。就教理來說,「凡庸作意」就是我們內心的所知障,所以看出去的世界都是不乾淨的。外境不乾淨是因為我個人的所知障,而不是外境真的髒;所以覺得蟑螂髒,其實不是牠髒,而是我們對蟑螂「髒」的所知障沒有斷除。相反的,如果從佛陀的眼光來看,佛陀看到的是黃金色,牠可能是一塊可以迅速跑動的黃金。與我們完全是不一樣的心態。
所以營隊過程中,希望大家能用「勝解作意」的態度,思考:「這件事真正殊勝之處在那裡?」不是只用標準、一般性的方式面對。用「勝解作意」的想法找到內心可以安住與著力的地方,這樣遇境時才能真正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