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標準,不是被遺忘,而是被選擇性忽略。
我在制度的縫隙裡靜靜記錄那些無聲的感受,不為控訴,只為不再遺忘自己。
花園裡的靜默低語之一---------------------------------------
花園裡的靜默低語 #16
品質上又有爭議,各個部門都有意見。那原始標準呢?誰記得?誰負責?誰定義?
新的品質狀況出現了。是否允收,各有說法。標準在哪?
最後是依照高層判定。
那品質部門的功用是什麼? 客戶是否同意?
沒人問,先放行出貨,客戶有發現再說—這樣,是好的嗎?
客戶沒發現,就這樣一直出貨……
真因是什麼?改善的意願,又在哪裡? 根本無人過問,還是不想過問…… 這樣是真正解決問題嗎?
我站在流程的縫隙裡,看著責任在空氣中漂浮。 每個人都說了話,但沒有人真正負責。每個部門都有意見,但沒有一個標準能被堅持。
有些標準不是不存在,而是被漂浮的責任稀釋了它的重量與意義。
當每個人都說「不是我決定的」, 真正想做好的人,就會在模糊裡慢慢耗盡。
我不想爭論誰該負責, 我只想問:
我們還記得品質的初衷嗎?
我不是在控訴,只是在記錄。
記錄這種「不確定」如何消耗我們的能量, 如何讓真正想做好的人感到疲憊。
---------------------------------------
願靜默低語,在你心中悄悄安放一處柔軟的迴響。 在這個常被忽略的世界裡,我們都值得被理解,也值得活得真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