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問我:「是不是年輕做植髮比較好?年紀大了就來不及?」
答案是——每個年齡層都能做,但效果和維持方式會不同。今天我就分享3個案例,讓你看看差異。
20多歲:掉髮初期就決定植髮
阿豪是26歲來診所諮詢,髮際線已經退到額頭中間,平常戴帽子遮掩。經頭皮檢測後,是雄性禿導致的落髮,不過供髮區很健康,可以做植髮手術。
醫師幫他設計了自然髮際線,移植約1800根,術後3個月開始冒新髮,半年後已經能梳回原本的瀏海。
觀察心得:年輕人毛囊活力佳,恢復快,效果也很自然。但因為掉髮可能持續,後續要搭配藥物維持,讓「種的髮線」和「原生髮」之間不會出現落差。
30多歲:頭頂稀疏,效果最明顯
小傑35歲才來診所治療,頭頂已經明顯看得到頭皮,他說平常總覺得被同事視線盯著,很不自在。了解植髮的術式後,選擇FUE韓式科技植髮,移植2800根,讓頭頂區域能更茂密。
術後前兩週雖然有點腫脹,但恢復良好,9個月後回診拍攝對比照,頭頂密度明顯增加,整個人看起來年輕不少。
觀察心得:這年齡層多數掉髮趨於穩定,供髮區也還算充足,是很多人植髮的黃金年齡。植髮術後搭配頭皮護理療程,效果能維持更持久。
40多歲:大範圍禿髮,效果有限但改善外觀
阿強42歲,頭頂與前額大片稀疏,連後腦供髮區密度都很有限。醫師建議以「局部重點改善」為策略,移植3000根髮量,集中在髮際線與前區,讓外觀先看起來年輕化。
術後一年,正面看已經不像典型禿頭,但從頭頂俯視,還是可以看到頭皮。
觀察心得:年紀較大或供髮區密度有限時,不可能「一口氣補滿整顆頭」。植髮的重點是改善整體形象,而不是完全恢復年輕時的髮量。
不同年齡層,不同策略
20多歲植髮,效果快但要配合保養;30多歲植髮,效果最自然也最持久;40多歲則需要正確期待,重點在「形象改善」。
所以,植髮沒有最佳年齡,只有「最適合你當下的策略」。
下一篇,我會跟你聊聊:術後保養最關鍵的3件事,你做對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