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和「社群媒體」如何影響法國「候選人」的競選活動?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社群媒體」深刻地改變了法國政治人物與公民互動的方式,帶來了資訊傳播、競選策略以及政治人物「形象」的多方面轉變。

1. 資訊傳播的革命與公民發聲管道的開放

新興的、較少審查的媒體:

網際網路在2000年代是一場真正的技術革命,它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並且成為家庭的新寵兒。它使得資訊傳播不再受傳統媒體(如出版社)的過濾限制,資訊的流通速度更快、更廣泛。

「素人」轉變為「業餘者」:

過去被社會學家視為「素人」的普通民眾,只能在報紙的專欄中有限地表達意見,隨著電視和廣播的出現,他們被邀請更多地參與節目。然而,這些參與受到諸多限制,例如空間有限、記者不信任以及腳本安排等,記者對資訊擁有先驗控制權。「網際網路」的到來大大減少了這些限制,讓「素人」晉升為「業餘者」,他們可以採用更豐富、更自由的表達形式。這種解放式的潛在「開放性」也惠及了政治人物。

「即時性和大規模」的傳播:

社群媒體允許資訊更迅速地被大量傳播,這對政治人物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即時關注」壓力。

2. 「競選」活動與政治策略的轉變

2012年總統大選的轉捩點:

在2007年總統競選期間,Facebook尚在普及,Twitter仍處於萌芽階段。但到了2012年,網際網路的發展達到頂峰,開啟了一種全新的競選模式。候選人意識到,透過Facebook狀態或一條推文,可以比電視廣告接觸到更廣泛的公民。

繞過「傳統媒體」限制:

網際網路讓候選人得以擺脫法國廣播影視最高委員會(CSA)在競選期間,對發言時間的控制。雖然他們在選舉前至少24小時內,其Facebook或Twitter頁面以及其他競選工具不得發布新內容,但他們可以在網路上進行「競選戰」。

投入大量資源進行「網路競選」:

例如,美國2008年和2012年歐巴馬競選團隊在網路政治行動主義方面的成功,成為2012年法國總統大選的典範。歐蘭德(François Hollande)候選人投入數百萬歐元進行網路競選,組建了一支由35名「超級活躍者」組成的團隊。薩科吉(Nicolas Sarkozy)的政黨成員也接受了社群媒體培訓。其他候選人如法蘭索瓦·白胡(François Bayrou)和綠黨伊娃·若利(Eva Joly)也分別將網路作為競選主軸,組建了「生態宅」團隊在社群媒體上進行宣傳。

法國2012年第一輪總統大選得票率

法國2012年第一輪總統大選得票率

「社群媒體」作為主要工具:

Facebook:

Facebook在法國政治生活中產生了強烈反響,候選人利用它來進行競選活動,並增強他們在媒體上的形象。尼古拉·薩科吉(Nicolas Sarkozy)對Facebook的運用尤其具有代表性,他在2012年總統大選失利後,透過Facebook宣布再次參選,該貼文被數十萬人分享,數百萬人看到,他的粉絲數達95.1萬。他還在2014年3月20日選擇Facebook作為公開回應司法案件的工具,並在六個月後宣布參選人民運動聯盟主席。

X (Twitter):

Twitter要求使用者發表簡短精煉的訊息(不超過140字元),這促使候選人在表達時更加簡潔有力。政治人物在競選造勢活動中會進行「現場推文」,即時分享他們的政見和想法,以達到大眾傳播效果。在短時間內發布的多條推文迅速佔據動態消息,使得候選人即使不被關注也能被所有使用者看到。

3. 政治人物形象與公民親近感的建立

「去神聖化」與親近公民的意願:

社群媒體的出現加速了總統職位的「去神聖化」。政治人物不再像過去那樣抽象和匿名。尼古拉·薩科吉在其任期內多次以普通公民的形象示人,經歷了離婚、結婚、訪問遊樂園等個人生活事件。歐蘭德也曾表示希望成為一位「正常」總統,這反映了政治人物與公民拉近距離的強烈意願。他希望藉此與前任總統區分開來,避免「總統級的浮華」(如薩科吉在巴黎富凱飯店(Fouquet's)慶祝活動事件)。

歐蘭德(François Hollande)在第二輪總統大選勝出。

歐蘭德(François Hollande)在第二輪總統大選勝出。

吸引「年輕」選民:

社群媒體,特別是那些每日被數百萬法國人使用的平台,成為吸引更廣泛受眾的工具。特別是年輕人,他們往往對政治領域不感興趣,但更傾向於使用社群媒體,而最活躍的部落客也多來自18至25歲的年齡層。候選人利用社群媒體努力讓年輕人感受到被代表和被理解,希望透過推文或Facebook貼文引起年輕一代的興趣,儘管這未能有效解決2012年總統大選「投票率」下降的問題。

「形象」管理與雙刃劍:

在社群媒體時代,政治人物必須精心管理自己的形象,才能贏得選民的青睞。然而,社群媒體也可能成為一把雙刃劍,例如,某些政治人物因在Twitter上發表爭議言論而引發問題,或者捲入支持特定候選人的爭議。

網際網路和社群媒體的普及,使得法國政治人物能夠更直接、更即時地接觸到廣大公民,特別是年輕選民。這不僅改變了競選活動的運作模式,也促使政治人物的形象從傳統的「國家元首」轉變為更具親近感的「普通公民」。這種演變是當前社會「即時化和直接」交流趨勢的必然結果,網際網路在政治競選中的作用無疑將持續增長。

參考書目: Lespagnol, Julia. “L’influence de l’Internet sur les candidats.” L’Internet et la démocratie numérique, édité par Philippe Ségur et Sarah Périé-Frey. Perpignan: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Perpignan, 201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西方文化史
4會員
68內容數
介紹歐美的歷史文化、社會習俗、藝術、文學、神話、傳說、思想、宗教和民間信仰、心理與精神狀態........
西方文化史的其他內容
2025/09/10
「純淨」不只是水質,更是文化象徵 Perrier 是法國最具代表性的礦泉水品牌之一,其「純淨」形象不僅是產品品質的保證,更是企業策略、地方治理與文化建構的成果。然而Perrier 如何從一個地方泉水轉型為全球品牌,其純淨形象背後有何社會與政治意涵。 泉水的「療效」與地方資源的重塑
Thumbnail
2025/09/10
「純淨」不只是水質,更是文化象徵 Perrier 是法國最具代表性的礦泉水品牌之一,其「純淨」形象不僅是產品品質的保證,更是企業策略、地方治理與文化建構的成果。然而Perrier 如何從一個地方泉水轉型為全球品牌,其純淨形象背後有何社會與政治意涵。 泉水的「療效」與地方資源的重塑
Thumbnail
2025/08/14
在《銀翼殺手2049》(Blade Runner 2049)中,「複製人」對「生育、記憶與靈魂」的渴望,直接挑戰了未來社會的「權力」結構,特別是人類對複製人的主宰地位以及傅柯(Foucault)所描述的各種控制機制。 複製人對「生育」的渴望如何挑戰現有權力結構: 複製人能否生
Thumbnail
2025/08/14
在《銀翼殺手2049》(Blade Runner 2049)中,「複製人」對「生育、記憶與靈魂」的渴望,直接挑戰了未來社會的「權力」結構,特別是人類對複製人的主宰地位以及傅柯(Foucault)所描述的各種控制機制。 複製人對「生育」的渴望如何挑戰現有權力結構: 複製人能否生
Thumbnail
2025/07/24
「阿爾及利亞」戰爭(1954-1962)深刻塑造了法國的記憶,但這種塑造過程充滿了矛盾、選擇性遺忘和持續的爭議。 主流歷史敘事與其功能: 法國歷史學界關於「阿爾及利亞」戰爭的主流敘事,傾向於譴責戰爭中的「暴力」並強調其悲劇性。這種敘事暗示法國有道義上的權利去捍衛在阿爾及利亞的歐洲
Thumbnail
2025/07/24
「阿爾及利亞」戰爭(1954-1962)深刻塑造了法國的記憶,但這種塑造過程充滿了矛盾、選擇性遺忘和持續的爭議。 主流歷史敘事與其功能: 法國歷史學界關於「阿爾及利亞」戰爭的主流敘事,傾向於譴責戰爭中的「暴力」並強調其悲劇性。這種敘事暗示法國有道義上的權利去捍衛在阿爾及利亞的歐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覺得黏在額頭上的"條碼瀏海"很阿雜嗎?日本熱銷的「KOIZUMI迷你瀏海梳」,不僅小巧便攜,更能快速加熱造型,無論是齊瀏海、空氣瀏海還是韓系碎蓋髮,都能輕鬆打理!瀏海順了,一整天心情就好了!
Thumbnail
覺得黏在額頭上的"條碼瀏海"很阿雜嗎?日本熱銷的「KOIZUMI迷你瀏海梳」,不僅小巧便攜,更能快速加熱造型,無論是齊瀏海、空氣瀏海還是韓系碎蓋髮,都能輕鬆打理!瀏海順了,一整天心情就好了!
Thumbnail
走完朝聖之路和TMB後,我發現真正能撐住長時間健行的,不只是腳力,而是那些讓生活更舒服的小物。這篇整理了我在TMB實測後覺得超好用的三樣登山神器——防水襪、肥皂袋、速乾毛巾,每一樣都讓旅程更輕鬆!
Thumbnail
走完朝聖之路和TMB後,我發現真正能撐住長時間健行的,不只是腳力,而是那些讓生活更舒服的小物。這篇整理了我在TMB實測後覺得超好用的三樣登山神器——防水襪、肥皂袋、速乾毛巾,每一樣都讓旅程更輕鬆!
Thumbnail
三個人、一個點子,一個新時代。
Thumbnail
三個人、一個點子,一個新時代。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幾乎人人都透過網路作爲取得新聞資訊的主要管道。除了透過網路平台取得新聞媒體發佈的消息,也常常仰賴直播節目獲取消息。合法的新聞媒體,大多對於未加查證的消息發佈非常謹慎而且保守,良莠不齊的自媒體則不然。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幾乎人人都透過網路作爲取得新聞資訊的主要管道。除了透過網路平台取得新聞媒體發佈的消息,也常常仰賴直播節目獲取消息。合法的新聞媒體,大多對於未加查證的消息發佈非常謹慎而且保守,良莠不齊的自媒體則不然。
Thumbnail
在當今的數位科技時代,直播技術迅猛發展,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這種技術不僅用於娛樂和社交媒體,還可以被運用到更為重要的社會監督中。文章將探討利用直播技術來監督政治人物,以提升政治透明度和清廉度的可行性。
Thumbnail
在當今的數位科技時代,直播技術迅猛發展,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這種技術不僅用於娛樂和社交媒體,還可以被運用到更為重要的社會監督中。文章將探討利用直播技術來監督政治人物,以提升政治透明度和清廉度的可行性。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社群媒體已成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舉凡 Line、Facebook、Youtube、Instagram 等,不僅牽起與朋友的交流、也開啟通往世界的窗,可以不出門就得知天下大小事,認識以前不可能認識的人,縮短了我們與世界的距離。 而這些一個個展現自我、傳達理念與價值觀的社群媒體、影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社群媒體已成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舉凡 Line、Facebook、Youtube、Instagram 等,不僅牽起與朋友的交流、也開啟通往世界的窗,可以不出門就得知天下大小事,認識以前不可能認識的人,縮短了我們與世界的距離。 而這些一個個展現自我、傳達理念與價值觀的社群媒體、影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首先說明了社群媒體正在改變的趨勢,特別是短影音平臺對於社群媒體生態的影響;接著,我從社群媒體演算法的調整延伸至內容平臺的經營重心調整,最後提出寫作者應該如何看待社群媒體的建議。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首先說明了社群媒體正在改變的趨勢,特別是短影音平臺對於社群媒體生態的影響;接著,我從社群媒體演算法的調整延伸至內容平臺的經營重心調整,最後提出寫作者應該如何看待社群媒體的建議。
Thumbnail
社交媒體已經成為當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刻地改變了人們之間的互動方式,並對兩性關係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在這個章節中,我們將深入探討社交媒體對兩性關係的影響,從自我形象的塑造到兩性溝通的變化,以及社交媒體對兩性關係穩定性的影響。
Thumbnail
社交媒體已經成為當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刻地改變了人們之間的互動方式,並對兩性關係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在這個章節中,我們將深入探討社交媒體對兩性關係的影響,從自我形象的塑造到兩性溝通的變化,以及社交媒體對兩性關係穩定性的影響。
Thumbnail
完美的溝通,是來自於雙方產生共鳴,尤其是網路圈粉的世代,有觀眾才是英雄~ 在這世代,網路分享成了讓別人認識自己最快速的工具,先不談是否對這世界有什麼影響力,圈粉很厲害的朋友,很多是因為分享的內容更符合了觀眾的需要,或是本身就是超強人緣吸引機,如果真的有心要在網路世界獲得一席之地,確實是該思考分
Thumbnail
完美的溝通,是來自於雙方產生共鳴,尤其是網路圈粉的世代,有觀眾才是英雄~ 在這世代,網路分享成了讓別人認識自己最快速的工具,先不談是否對這世界有什麼影響力,圈粉很厲害的朋友,很多是因為分享的內容更符合了觀眾的需要,或是本身就是超強人緣吸引機,如果真的有心要在網路世界獲得一席之地,確實是該思考分
Thumbnail
社會中充斥各式各樣的社群軟體,以及善用社群軟體作為社交工具以及影響力的重要性。文章提到現代人的社交工具技能,以及社群軟體帶來的影響力,提及了KOL、內容創作者背後的龐大人數。文章還闡述了社群媒體對人類的劣根性,加速了人類在爭名與奪利上的比較,以及前所未有的孤獨感。
Thumbnail
社會中充斥各式各樣的社群軟體,以及善用社群軟體作為社交工具以及影響力的重要性。文章提到現代人的社交工具技能,以及社群軟體帶來的影響力,提及了KOL、內容創作者背後的龐大人數。文章還闡述了社群媒體對人類的劣根性,加速了人類在爭名與奪利上的比較,以及前所未有的孤獨感。
Thumbnail
自媒體藉由網際網路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人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範性資訊的新媒體,即由下而上的傳播方式。 或稱「個人媒體」、「公民媒體」。 在網路技術,由部落格、共享協同運作平台與社群網路的興起,使每個人都具有媒體、傳媒的功能 現今這時代 需快速博眼球 刺激感官 才有流量?
Thumbnail
自媒體藉由網際網路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人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範性資訊的新媒體,即由下而上的傳播方式。 或稱「個人媒體」、「公民媒體」。 在網路技術,由部落格、共享協同運作平台與社群網路的興起,使每個人都具有媒體、傳媒的功能 現今這時代 需快速博眼球 刺激感官 才有流量?
Thumbnail
你是否也察覺到資訊碎片化、變造的謠言與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正在不同群體間創造資訊屏障,透過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分歧慢慢地撕裂我們所處的民主社會,面對科技與集權主義交織形成的威脅,作為人民是否有自主的草根力量捍衛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你是否也察覺到資訊碎片化、變造的謠言與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正在不同群體間創造資訊屏障,透過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分歧慢慢地撕裂我們所處的民主社會,面對科技與集權主義交織形成的威脅,作為人民是否有自主的草根力量捍衛我們的生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