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媒體」深刻地改變了法國政治人物與公民互動的方式,帶來了資訊傳播、競選策略以及政治人物「形象」的多方面轉變。
1. 資訊傳播的革命與公民發聲管道的開放
新興的、較少審查的媒體:網際網路在2000年代是一場真正的技術革命,它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並且成為家庭的新寵兒。它使得資訊傳播不再受傳統媒體(如出版社)的過濾限制,資訊的流通速度更快、更廣泛。
「素人」轉變為「業餘者」:
過去被社會學家視為「素人」的普通民眾,只能在報紙的專欄中有限地表達意見,隨著電視和廣播的出現,他們被邀請更多地參與節目。然而,這些參與受到諸多限制,例如空間有限、記者不信任以及腳本安排等,記者對資訊擁有先驗控制權。「網際網路」的到來大大減少了這些限制,讓「素人」晉升為「業餘者」,他們可以採用更豐富、更自由的表達形式。這種解放式的潛在「開放性」也惠及了政治人物。
「即時性和大規模」的傳播:
社群媒體允許資訊更迅速地被大量傳播,這對政治人物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即時關注」壓力。
2. 「競選」活動與政治策略的轉變
2012年總統大選的轉捩點:
在2007年總統競選期間,Facebook尚在普及,Twitter仍處於萌芽階段。但到了2012年,網際網路的發展達到頂峰,開啟了一種全新的競選模式。候選人意識到,透過Facebook狀態或一條推文,可以比電視廣告接觸到更廣泛的公民。
繞過「傳統媒體」限制:
網際網路讓候選人得以擺脫法國廣播影視最高委員會(CSA)在競選期間,對發言時間的控制。雖然他們在選舉前至少24小時內,其Facebook或Twitter頁面以及其他競選工具不得發布新內容,但他們可以在網路上進行「競選戰」。
投入大量資源進行「網路競選」:
例如,美國2008年和2012年歐巴馬競選團隊在網路政治行動主義方面的成功,成為2012年法國總統大選的典範。歐蘭德(François Hollande)候選人投入數百萬歐元進行網路競選,組建了一支由35名「超級活躍者」組成的團隊。薩科吉(Nicolas Sarkozy)的政黨成員也接受了社群媒體培訓。其他候選人如法蘭索瓦·白胡(François Bayrou)和綠黨伊娃·若利(Eva Joly)也分別將網路作為競選主軸,組建了「生態宅」團隊在社群媒體上進行宣傳。

法國2012年第一輪總統大選得票率
「社群媒體」作為主要工具:
Facebook:
Facebook在法國政治生活中產生了強烈反響,候選人利用它來進行競選活動,並增強他們在媒體上的形象。尼古拉·薩科吉(Nicolas Sarkozy)對Facebook的運用尤其具有代表性,他在2012年總統大選失利後,透過Facebook宣布再次參選,該貼文被數十萬人分享,數百萬人看到,他的粉絲數達95.1萬。他還在2014年3月20日選擇Facebook作為公開回應司法案件的工具,並在六個月後宣布參選人民運動聯盟主席。
X (Twitter):
Twitter要求使用者發表簡短精煉的訊息(不超過140字元),這促使候選人在表達時更加簡潔有力。政治人物在競選造勢活動中會進行「現場推文」,即時分享他們的政見和想法,以達到大眾傳播效果。在短時間內發布的多條推文迅速佔據動態消息,使得候選人即使不被關注也能被所有使用者看到。
3. 政治人物形象與公民親近感的建立
「去神聖化」與親近公民的意願:
社群媒體的出現加速了總統職位的「去神聖化」。政治人物不再像過去那樣抽象和匿名。尼古拉·薩科吉在其任期內多次以普通公民的形象示人,經歷了離婚、結婚、訪問遊樂園等個人生活事件。歐蘭德也曾表示希望成為一位「正常」總統,這反映了政治人物與公民拉近距離的強烈意願。他希望藉此與前任總統區分開來,避免「總統級的浮華」(如薩科吉在巴黎富凱飯店(Fouquet's)慶祝活動事件)。

歐蘭德(François Hollande)在第二輪總統大選勝出。
吸引「年輕」選民:
社群媒體,特別是那些每日被數百萬法國人使用的平台,成為吸引更廣泛受眾的工具。特別是年輕人,他們往往對政治領域不感興趣,但更傾向於使用社群媒體,而最活躍的部落客也多來自18至25歲的年齡層。候選人利用社群媒體努力讓年輕人感受到被代表和被理解,希望透過推文或Facebook貼文引起年輕一代的興趣,儘管這未能有效解決2012年總統大選「投票率」下降的問題。
「形象」管理與雙刃劍:
在社群媒體時代,政治人物必須精心管理自己的形象,才能贏得選民的青睞。然而,社群媒體也可能成為一把雙刃劍,例如,某些政治人物因在Twitter上發表爭議言論而引發問題,或者捲入支持特定候選人的爭議。
網際網路和社群媒體的普及,使得法國政治人物能夠更直接、更即時地接觸到廣大公民,特別是年輕選民。這不僅改變了競選活動的運作模式,也促使政治人物的形象從傳統的「國家元首」轉變為更具親近感的「普通公民」。這種演變是當前社會「即時化和直接」交流趨勢的必然結果,網際網路在政治競選中的作用無疑將持續增長。
參考書目: Lespagnol, Julia. “L’influence de l’Internet sur les candidats.” L’Internet et la démocratie numérique, édité par Philippe Ségur et Sarah Périé-Frey. Perpignan: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Perpignan, 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