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 ETF 有個迷思:覺得它既然能分散風險,就會「比股票穩定,不會大起大落」。
但現實是,ETF 雖然比單一個股分散,但依舊會隨著大盤波動、短期新聞事件甚至全球風險而劇烈起伏。以台股為例,2020 年疫情爆發時,大盤一度跌到 9,000 多點,連 ETF 也一度跌跌不休。這讓許多新手投資人心慌意亂,甚至認為「是不是買在高點了」。但正因為 ETF 是長期跟隨經濟與產業的成長工具,只要我們懂得運用「定期不定額」與「低點加碼」,就能把恐慌轉換成翻身的契機。

投資新手翻身法
一、為什麼新手常常輸在「情緒」?
投資市場有一句經典:「投資不是輸在知識,而是輸在情緒。」 新手最常犯的錯誤就是:
- 漲的時候 → 擔心錯過,追著買。
- 跌的時候 → 害怕繼續跌,急著賣。
這種「追高殺低」的行為,往往讓本金越投越薄。但其實只要建立紀律,加上策略性的加碼,就能反過來利用市場下跌降低成本,等待反彈獲利。
二、什麼是「定期不定額」?
我們先比較一下:
- 定期定額:每月固定時間投入相同金額,例如每月 10,000 元。好處是簡單、省心,缺點是市場跌深時沒有額外優勢。
- 定期不定額:同樣固定投入,但一旦市場跌到特定幅度,就啟動「加碼機制」。也就是說,平常小額扣款,跌的時候加大投入。
簡單來說,定期不定額是「紀律+靈活」的結合:
- 漲 → 安心跟隨
- 跌 → 趁勢買便宜
三、操作步驟:三招就能上手
1. 基本月扣
先設定一個固定金額,例如每月 10,000 元,放在主要 ETF(如 0050、00878、0056)。
2. 設定跌幅加碼門檻
依大盤或 ETF 跌幅加碼,例如:
- 跌 5% → 加碼 1 倍
- 跌 10% → 加碼 2 倍
- 跌 20% → 加碼 3 倍
3. 準備好加碼子彈
加碼資金要事先準備,不是臨時湊,建議平時放在貨幣型基金或高利活存,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就靠每日努力的累積。
四、真實案例:27 張 0056 翻身記
說理論不如看真實數字。這裡分享我的經驗。
在 2022 年台股震盪時,我當時帳面一路下跌,心裡也曾懷疑「是不是買在高點」。但我提醒自己:ETF 的特性就是「長期向上+配息再投入」。與其恐慌停損,不如趁低點加碼。
於是我靠著之前存下來的資金,持續分批買進,最後累積了 27 張 0056,平均成本 27.8 元。經過兩年的配息再投入後,成本降到 17.14 元。
以 2025/9/19 收盤價 36.56 元 計算:
- 單純持有的報酬率:約 +31%
- 加上低點加碼+配息再投入的報酬率:超過 +50%
這個過程,讓我從一開始害怕看盤,到後來市場下跌時反而「期待便宜貨」,心態完全轉便。
五、投資心態的三句話
執行定期不定額,除了資金配置,更需要心態。三句話送給每個投資的夥伴們:
- 長期看趨勢,不看短期漲跌
ETF 代表的是產業與國家經濟,不會因一兩天的新聞就歸零。 - 下跌是折扣,而不是虧損
跌價只是浮動損益,真正決定輸贏的是你有沒有持續累積。 - 紀律比預測重要
沒有人能準確預測低點,唯一能掌控的是自己是否「持續買入」。
六、誰適合這套翻身法?
- 剛開始投資、怕風險的新手
- 有固定收入,能規劃出穩定投資金額的人
- 想靠 ETF 打造被動收入、累積長期資產的人
七、把恐慌變成你的武器
走過市場的震盪,我深刻體會到:真正的成長,不只是資產報表上的數字,而是我們的心態逐漸穩定下來。當初那個因為下跌就徹夜失眠的新手,如今能在市場波動時,平靜地執行自己的投資規劃。
「定期不定額+低點加碼」不只是翻身的工具,它更像是一種心理鍛鍊,讓我們在一次次下跌中,練習不慌亂、不逃跑,而是選擇相信長期、相信自己。
所以,下次市場再度震盪時,請記得:這不是市場要打敗你,而是市場給你的一次「學會勇敢」的機會。
👉 下一篇文章,我將和你聊聊《投資新手的心魔》,帶你逐一破解那些讓人焦慮、動搖的陷阱,讓你投資的每一步都更踏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