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財經皓角-25.10.09
**市場情緒與結構性風險分析
*在科技股領漲下,市場樂觀氛圍濃厚,黃仁勳對AI晶片需求的樂觀預期進一步推升情緒。*從台股的歷史漲幅速度觀察,目前屬於明顯的加速上漲階段,短線情緒亢奮。
**波動率下降與槓桿推升
*主要資產的隱含波動率明顯下滑,包括股票VIX、美債MOVE指數、外匯摩根大通波動率指數與原油VIX。
*這顯示避險需求大幅減少,市場風險偏好快速上升。
*標普500與對沖基金的淨槓桿率已接近歷史高點(約80%),市場正處於多年未見的高風險偏好區間。
**投機性資金與結構性行情
*市場出現嘎空+追多的雙重動能,投機性資金集中於看漲期權與被放空的股票,推升行情結構性上漲。
*雖然市場極度樂觀,但仍有部分資金轉向黃金等避險資產。
**美國財政與量化寬鬆第二章
根據Zero Hedge報導,美國財政進入第二階段量化寬鬆,以通膨化債務維持增長。
*川普提出向民眾發放1,000–2,000美元現金,相當於普發股息式的直升機撒錢,目的在於支撐選舉與消費。
*此舉雖稱為資本撙節,實際上仍屬寬鬆政策。
**中國經濟觸底與資產回穩
*中國資本市場出現觸底訊號,阿里巴巴股價翻倍、銅價止跌,顯示經濟惡化暫告一段落。但整體回升力道仍待觀察。
**黃金強勢與資金流向
*黃金突破4,000美元,今年漲幅達51.9%,為近十年最佳表現。
*若以黃金計價,美股相對表現落後兩成。
*黃金ETF自6月起資金持續流入,央行買盤與機構需求推升價格,顯示籌碼結構穩定,非投機性上漲。
**美國政府關門風險
*政府關門進入第二週,25萬名聯邦員工未領薪,若延長至第三週恐擴大至200萬人。
*薪資延遲發放衝擊經濟信心,提升黃金避險需求。
**歐盟與美國關稅衝突升溫
*美歐關稅談判陷入僵局,歐盟對美國鋼鋁產品報復性課徵50%關稅,英國也因出口受阻而抗議。
*若歐盟重啟報復性課稅,將加劇市場不確定性,削弱前期過度樂觀的漲勢預期。
**市場當前處於亢奮與高槓桿的後期階段,短線雖仍有動能,但波動率過低與投機集中意味著潛在風險升高。
*黃金的強勢與避險資金的流入,顯示投資人正暗中為政治與貿易衝突升溫做準備。
**全球貿易與WTO預測
*WTO最新報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全球商品貿易展現意外韌性,並未明顯受關稅戰影響。
*不過,由於上半年囤貨行為普遍,下半年及2026年預期將出現遞延衝擊。
*WTO預估2025年商品貿易年增率將由0.9%升至2.4%,但2026年將下滑至0.5%,反映川普關稅效應延後顯現。
*川普本人否認此觀點,認為關稅對美國貿易無明顯負面影響。
**美國經濟強勁與數據爭議
*亞特蘭大聯準會的GDPNow模型顯示,2025年第三季美國GDP年化成長率高達3.8%,為亮眼數據。
*由於聯邦政府關門,多數官方統計停擺,市場轉而依賴即時模型觀察。此結果突顯美國經濟表現遠超預期,成長動能強勁。
**歐洲經濟疲軟與德國下修預測
*相較美國強勢,歐洲經濟表現疲軟。
*德意志銀行將德國2025年GDP預測自0.5%下調至0.2%,2026年則自2%降至1.5%,顯示歐洲正處於衰退邊緣。
*工業製品受關稅影響較大,而免稅項目如部分科技及高附加價值產品則表現相對良好。
**台灣經濟高速成長與區域對比
*台灣2025年上半年GDP年增率達6.74%,居亞洲首位,超越日韓與中國各省。
*中國媒體關注台灣為何在半導體關稅壓力下仍能高速增長。
*中國沿海大省如廣東、江蘇、浙江增速多僅4–6%,而部分地區甚至低於全國平均。
*台灣的人均GDP達3.8萬美元,超越北京(3.12萬)、上海(2.97萬)、南韓(3.74萬)及日本(3.39萬),成為東亞區域的亮點。
**亞洲企業市值格局
*在亞洲最具價值企業榜中,台積電以1.4兆美元市值位居第一,是第二名騰訊(0.7兆)的兩倍。
*阿里巴巴市值0.4兆、三星0.3兆。2025年漲幅最大者為阿里巴巴,上漲超過114%;
*台積電漲幅約21–25%,雖不如中資科技股,但仍穩居龍頭。傳產及金融類股如豐田、茅臺、中國建設銀行則表現疲弱。
**台積電在台戰略承諾
經濟部長龔明鑫於立法院指出,關稅談判接近尾聲,台積電對政府提出三大承諾:
1. 最先進製程保留在台灣。
2. 最大生產量集中於台灣。
3. 最賺錢的廠留在台灣。
*未來焦點不再是提升市占,而是擴大總量,持續帶動本土經濟動能。以GB300為例,鴻海9月營收8,370億,顯示AI伺服器需求強勁。
**AI經濟與資金分流
AI帶動的經濟榮景推升資本市場創高,非AI資金則轉向黃金避險。2025年黃金漲幅接近50%,為46年來最佳表現。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包括中東停火談判及烏俄衝突持續,使投資人增加黃金配置。
**地緣政治與避險情緒升溫
川普宣稱將親赴中東推動加薩停火,同時美國放寬政策允許烏克蘭使用長程導彈攻擊俄羅斯能源設施。克里姆林宮反應冷靜但不安,市場憂慮衝突擴大。川普甚至宣稱若未獲諾貝爾和平獎將是對美國的侮辱,引發國際輿論關注。總體而言,地緣政治緊張與不確定性促使避險需求持續上升,黃金成為資金避風港。
**美股與AI永動機行情概況
*道瓊小跌2點至46,601點,標普500上漲0.58%至6,753點,費半大漲3.4%至6,860點,正式超越標普500。
*AMD連漲三天,本週大漲43%,市值達3,800億美元,顯示AI題材帶來強勁資金動能。
*亞洲股市因貨幣貶值與AI熱潮同步受惠,台股與韓股屢創新高,日股則因新首相效應上揚。
*MSCI新興市場短期表現亮麗,但長期仍遠落後美股,顯示結構性資金集中於美國市場。
**AI資金循環與估值擴張
*輝達投資1,000億美元協助OpenAI建資料中心,OpenAI再回購輝達晶片,並與AMD簽數百億美元協議,成為其主要股東。
*甲骨文再投資3,000億美元共同建中心,形成AI永動機式資金循環,彼此互相投資、推升估值。
*這種互融結構讓市場每天期待新利多,但一旦OpenAI資金鏈出現動搖,整個生態系都可能被牽動。
*投資信心逐漸轉化為信仰,資本遊戲變成估值循環的自我強化過程。
**ETF資金流與被動化趨勢
*輝達近20年漲幅高達92,790%,成為AI時代最大贏家。特斯拉、超微、Netflix、蘋果等皆居前列。
*投資人逐漸放棄擇股,轉而追隨權值ETF,如SPY、VOO、IVV之間出現費用率競爭。
*SPY雖為最大基金,卻因費率高遭資金撤出327億美元,被低費率VOO超越。
*站在巨人肩膀上 成為被動投資核心思維。
**AI浪潮與物理性AI的落差
*目前市場聚焦仍在資料中心估值,物理性AI尚未爆發。
*馬斯克的xAI融資規模增至200億美元,用於購買輝達GPU;但特斯拉股價反應有限,顯示資金壓力上升。
*特斯拉為維持現金流,推出低價版Model Y與Model C,降價15%,刺激第四季銷量。
*歐洲市場特斯拉年增7.4%,超越傳統車廠,展現電動車滲透率提升。
*第四季將成特斯拉關鍵觀察期,若銷量穩定,估值可望再上修。
**信仰經濟與市場心態
*特斯拉本益比逾百倍,估值高度依賴信仰支撐。
*市場信仰從「價值」→「人物魅力」→「信念」,形成科技投資新宗教。
*對AI、特斯拉的信任象徵對未來生產力與科技夢想的投注。
*最終,科技投資的底層邏輯從基本面轉向故事與信仰。
**長期觀點與投資啟示
*黃金今年報酬率優於AI股,但長期創造力仍由科技企業主導。
*投資人應思考:未來20至30年,生產力提升與價值創造究竟來自AI公司,還是傳統保值資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