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提到:雖然水楊酸 2% 沒有達到理想的改善效果,但也算有收穫——至少我確認了自己的皮膚「耐酸」。
接下來,我決定換個方向,嘗試另一個成分:杜鵑花酸(AzelAic Acid,也稱壬二酸)。
一開始皮膚科開的是外用 A 酸,但效果不太理想。相比之下,杜鵑花酸在醫學上被認為更溫和、安全。
我並沒有打算「試遍所有酸」。雖然酸們都常歸類為治痘痘,但其實用途不同。
相較於杏仁酸和水楊酸主要對粉刺和毛孔,杜鵑花酸也包含抗菌消炎,對已經進入紅腫的痘痘有更多幫助。
濃度選擇
不考慮沒有標示濃度的產品。因為濃度,決定了效果與刺激度:
- 5–10%:適合日常保養,用來改善膚色不均、毛孔粗大。
- 20%:屬於治療級,能有效抑制痘痘生成與抗菌。
當看到20%才能達到治療改善的資訊時,就將它視為目標。

內向人遇到熱情推銷示意圖_人物非當事人
不過,杜鵑花酸20%並不容易購買。
由於(原來!)廣為人知,即便藥局也很難購買。而且詢問痘痘,總會被推其他產品,而且I型人很難打斷別人說話 ...
產品選擇
20%並非保養品可見的濃度,一般最高只到15%。雖然心想15%和20%相去不遠,而且我也未必能承受,但一陣搜尋後,卻沒有想要的形態。

Toner_serum_cream
- 乳霜。杜鵑花酸必須持續接觸皮膚4小時以上,能最大化滲入,改善痘痘,因此多建議晚上使用。在水精華(water essence)、精華液(serum)、乳霜(cream)之中,乳霜最能維持效果。
- 單一主成分。若產品同時搭配杜鵑花酸和其他酸類(如水楊酸),雖然可協同作用,但也會增加刺激。
- 壬二酸。「壬二酸誘導體」(Potassium Azeloyl Diglycinate )不是壬二酸,功能不同。
Azeclear 杜鵑花酸20%

Azeclear_azelaic-acid-cream
最後我在電商平台找到Azeclear 20% Azelaic Acid Cream。
質地偏油膩,不適合白天使用,但晚上塗後完全沒有刺激感。 最驚喜的是:非!常!有!效!
購買價格:NT430/30g
不過還是要提醒:20% 屬於藥用等級,有些品牌不應該透過一般通路販售,購買時請自行評估。若找不到同款,也可選擇其他品牌的 20% 配方,應該差異不大。
節奏與後續保養
皮膚有自己的更新週期,因此不會預期短時間「完全痊癒」的戲劇性效果。痘疤和黑色素沉澱無法在這個階段解決。
我在使用約 10 天後(大約連用 3 晚、休 1 晚),膚況乾淨、平滑許多。同時,搭配其他修護與保濕產品,避免過度刺激。
老實說,這一路上也花了不少冤枉錢,因為並非一開始就有清晰路線。
以及,並非所有成份都適用於所有人。

以我自己為例:屬於油性膚質,痘痘範圍大、伴隨紅腫。
<- 示意圖
如果只是偶爾一兩顆,那些溫和型酸類或許就夠。 但當問題持續且明顯,杜鵑花酸的確是值得嘗試的轉折點。
Azeclear 20% Azelaic Acid Cream
成份:Aqua, Azelaic Acid (20%), PEG-7, Propylene Glycol, Glyceryl Stearate, Apricot Kernel Oil PEG-6 Esters, Paraffinum Liquidum, PEG-40 Hydrogenated Castor Oil, Cetearyl Ethylhexanoate, Cetearyl Alcohol, Cetyl Palmitate, Cocoglycerides, Ceteareth-20, Benzoic Acid, Disodium EDTA, BHA*.
*這裡的BHA是防止油脂(Paraffinum Liquidum、脂肪酸酯類)氧化」的安定劑,不是水楊酸(Salicylic Acid/Beta Hydroxy Acid,BH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