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ilding Myself — A road with no regrets
1. 就借Ruby 的講題來當標題喔,真的是……光看題目就令人肅然起敬……我剛在聽的時候,以為這是虛實並寫的內容。我以為Ruby是將她在當幹部時發生車禍的經歷改寫到大學時候。可是後來她又接上與Frank(是創會的那位Frank嗎?)的對話:說每天要4點就起床,生了小孩你就知道…………呃……所以我就不確定她是不是真的在大學時也出了一次車禍,復健,然後開啟了學習游泳及西班牙語的習慣……簡單捋起來,我自己猜這是虛寫,把現在已建立完成的軌跡,將時空設定在大學時開始發生。
2. 其實不管真實的時間軸如何,我自己最關心的是,她building 的過程,她是如何克服人在變虛弱之後最原始的情緒,憤怒與恐懼,我個人最想要聽的,是這個過程的描述。因為這段敘述,(應該)是我們社會最缺乏的價值。
3. 下午睡起,我好容易有時間看一下role duty的致詞稿及今天的主題— Food loss and waste, 我想role duty致詞只要照唸過去就好,但這個環境議題的題目,有啥好說的啊?
去慢跑,邊跑,一邊有一些想法浮現:
這聽來像是環境、經濟等等比較偏向唯物論的議題,但其實是有可能用唯心論去解的:在我還在David那任職倉管的時候,我是一個對自己要求很高的人,所以即便沒有明確要求,在工作的空檔時間(比如午休或是室內辦公時間)我都會關倉燈;但有的同事不喜歡對自己要求這麼高,他覺得要求自己那麼高幹嘛,我們又不能同樣對主管層有那麼高的要求。我的疑問是,那我省下這些電費,是為了公司,還是為了環保;現在阿雅在家照顧媽媽,我努力控制自己的作息可以配合阿雅的模式,這樣飲食既可以經濟健康,又不浪費,哥哥也想要努力,可是先天的狀況不允許他做到像我這麼細致。我的疑問是,那我這份努力,是為了媽媽長命百歲,還是為了少點浪費,為地球環保進一份力。
4. 換言之,我們其實分不清楚,是自己的理想造就了現實,還是現實造成了我們的想法。而不管世界是唯心還是唯物的,我們都會同意,盡自己所能,把相信的事做到最好,不要留下後悔,是我們建立自我最好的路。
5. 是最好的路。但是照顧好自己,好好休息是最最重要的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