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易經包括「經」跟「傳」兩個部分內容。「經」是全書的核心,「傳」則是解釋「經」的。一般認為「經」是周文王和周公共同著的,「傳」則是後人累計並由孔子整理而成的。
原文:
泰卦卦辭:小往大來。吉,亨。
彖曰卦辭:
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內陽而外陰,內健而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本章開始講易經卦,周文王是聖人,孔子是聖人,相差幾百年,勘為聖人講聖人的經典之作,可惜了後代學者多有不解其意,參雜其中,使得後世,一統天下無法順應天地,福澤天下蒼生。所有的易經之卦都是由乾坤兩卦所組合而成的,在繫辭傳裡有說大衍之數五十有五,三五數變,二四變數,懂得乾坤兩卦的變化,就幾乎懂得卦象的變易了。
本篇顯示繼往開來做任何事都能風調雨順,無往不利的沒有傷害,沒有危險,是大吉之兆。萬事亨通的祥瑞之象。
一個國家呈現祥瑞之兆,這個國家領導人是多麼地得天獨厚之人,不僅諸侯權貴擁護,天下萬民愛戴之。這樣的人想必是德行非常好的人,四時季象沒有災難發生,即使有災害也不會有什麼大災難,五穀豐收,經濟太平之象,家家戶戶門窗結彩喜慶,百姓走在街上總是笑臉迎人,盜賊不再有。道德經裡十九章有描述:「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國裡說到:「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因此想要社會呈現祥和之兆,可見在上位者的德行是多麼的重要,就因為重要的德行輔佐的人也是特別的重要,良好的德行所制定的政策一定以民為本符合天下人期待的政策,安民為本,安居樂業,以民心為己心,以民苦為己苦,以民樂為己樂,天下財貨與民共享,共同創造安定千年使萬物蓬勃生長家園。在上位者的心願會因此有好消息到來,不需要擔心。是所謂:「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為人處事,以德養性,否極泰來,吉兆顯示。當我們面對一個人和顏悅色,處處幫助他人,不會因為自己身分比他人高就高傲起來,還時時用自己的力量提升比他低下的人成長,這樣的人是不是相處起來是不是感到非常的愉快,反之,我們就會覺得非常的懊惱不知如何與他相處。德性不好的人常常說話反反覆覆,也不負責任,把一切過錯都推給別人。所以說我們想要生活順遂,生活愉悅,要跟德性好的人在一起,不要跟德性差的人一起。道德經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因此,當一個人想要萬事亨通,無往不利,生活順遂,百年無災,必先養成良好的德性。在上位者的德性更甚重要,這樣才能獲得天下人的愛戴,擁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