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這件褲子多少錢?」我問。
「您想付多少就付多少」店員回。
「...什麼意思?!」我腦袋一時轉不過來。
「您沒聽錯,只有今天全店服飾任顧客決定價格」店員回答的同時,旁邊一位德國女子也靠過來說她也想知道是怎麼回事。看來我不是唯一一個吃驚的人。
那天我為了尋找面試可以穿的褲子出門逛街,意外發現這間概念新穎的二手服飾店: 2nd Fit。台灣沒有,德國也絕無僅有。

我去的店位於Altona的一間購物商場"Mercado"裡頭,它在Sternschanze1也有一間。
跟老闆女兒聊天得知他們在附近的北德城市Lübeck也準備要開一間。
這間家族企業特別的地方就是三週一個循環的概念:

第一週挖寶週: 會有一批新到店的衣服任君挑選,以公斤數計價,每天會降一點價。
第二週特價週: 同一批衣服持降價中,但像是比較重的外套、毛衣和褲子會打更多折扣。
第三週跳蚤市場週: 不管是什麼衣服一律6€,一樣持續天天降價到4€。
循環最後一日捐獻日: 顧客可以決定要付的金額,價格的一半店家會捐到慈善單位。
我認識這間店的那天,碰巧就是循環的最後一日。店員(也是老闆女兒)說,這些衣服隔天就不在了,會全數換成新的一批二手衣。他們的衣物來源除了低價從其他地方購入,也有客人捐贈的衣服2。所以有各式各樣的品牌,從名牌、快時尚品牌到名不見經傳的牌子應有盡有。而且除了衣服也有包包、皮帶和其他小配件。
那天看到的衣服尺寸幾乎沒有我這種XS小眾市場,或許也是因為到了最後一天,衣服都被買走也說不定。但我還是掏到了超級無敵好看、狀態很新的一件Zara西裝褲和一件Marc O'Polo的襯衫。那裡有試衣間,空間寬敞,印象中也有個三、四間,我試完衣服後就滿意地去結帳了。
沒想到我人生第一次買二手衣服這麼幸運! 不但可以自己出價,還有機會跟創辦人女兒聊天練德文✧◝(⁰▿⁰)◜✧ 出價的時候老實說有點不好意思,因為我不是敢講價的人。在我前面結帳的德國人也是,大家都是很含蓄地問xx歐可以嗎? 然後就會獲得店員爽快的: 「Natürlich (當然)!」我後來問店員這樣讓顧客喊價真的不會虧錢嗎? 她說偶爾真的會遇到有人一件衣服出價50分(不到台幣二十元!),也會有人看準最便宜的幾天來逛衣服。但幸好這些人是少數,他們的店才能好好活著。
其實我覺得這間店的營運概念很聰明,會讓想省錢的人踏進去。若有捨不得丟的衣服,除了住家附近的舊衣回收箱(Altkleidercontainer)2,也能將衣服帶去店家捐贈換折價卷3,以提高汰舊換新的意願。更重要的是還能讓人在買衣服的同時有環保+做愛心的感受。而每三周就換一批衣服的循環也會吸引我想不定期去巡邏、淘寶。
最後想問問,你買賣過二手衣服/古著嗎? 歡迎留言聊聊~
----------------------------------------------------------------------------------------------
註記一: Sternschanze是漢堡最有文青、潮流與另類氣息的街區之一,類似柏林的 Kreuzberg 或台北的師大商圈。有很多咖啡廳跟獨立設計店,很好逛!
註記二: 許多住宅區旁的公共空地或超市停車場也都會有舊衣回收箱,這點跟台灣一樣
註記三: 捐贈完衣服可以獲得八五折折價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