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聖節派對這種活動,對I型人而言,向來是一場低調的冒險。
外界看起來是大口呼喊歡樂、沉浸在驚悚與糖果裡的狂歡節,可在許多內向者的心底,這片夜色更像是一張偌大又熱鬧的舞台,而自己只是一名意外被聚光燈掃到的觀眾。
派對剛開始時,門一開,音樂與笑聲宛如巨浪拍來。
外向者們以南瓜裝、吸血鬼斗篷與誇張妝面華麗登場,恨不得每一位來賓都知道他們到場了。
內向者則通常會悄悄走到角落,手上捧著杯不太好喝的汽水,邊暖手邊掃描環境。衣服穿得不會太顯眼,扮相也多半選擇安全牌,免除被詢問「哇你裝扮什麼角色」的壓力。
雖然今晚大家都帶著面具,I型人內心其實更希望能把自己藏得深一些。
派對進入最熱騰騰的時候,就是I型人最需要深呼吸的階段。你會看到某些人如魚得水,舉杯、自拍、團體合照輪番上演。
內向者往往站在邊緣,看著光影交錯下的朋友們放聲大笑,既替他們開心,也有點像旁觀人生。
不是不想靠近,只是腦袋裡總會冒出:「我應該加入嗎」「我要說什麼」「等下冷場怎麼辦」。有時候,那股無形的心理隔閡,比任何面具都堅固百倍。
但內向者的萬聖節其實也有自己的魔法。
I型人可以享受觀察細節的快樂。像是注意到某位同學的吸血鬼牙可能咬到嘴唇,或是發現牆角的南瓜燈少了一顆牙齒反而笑得更燦爛。
或許會遇上一個志同道合的人,也悄悄地和世界保持距離,那麼兩個孤單的影子就能在嗡嗡作響的喧鬧中找到片刻同頻的安穩。
對I型人來說,一場派對如果能遇到一段真誠的對話,比獲得一百個糖果更值得收藏。
有些時候,內向者反而會是萬聖節最深藏不露的存在。
為了不讓自己成為焦點,精心挑選的服裝裡暗藏巧思;輕聲聊到喜歡的動漫或遊戲時,那副眼睛會在面具後亮起來;在角落與自己獨處的時刻,也能默默享受萬聖節的氛圍。
內向者不見得要跳上舞台,才配擁有這晚的開心。
派對尾聲時,人群散去、音樂漸弱、燈光回到溫柔狀態。外向者的能量慢慢用盡,準備回家充電。
此時內向者終於鬆一口氣,像從巨大的社交迷宮中順利脫逃,回到屬於自己的靜謐宇宙,寧可抱著「明年再看看要不要參加」的想法鑽進被窩。
也許別人會覺得:既然不喜歡熱鬧,為何還要去派對?事實上,I型人並非討厭人群,而是需要更多能量去應對交流。
萬聖節派對帶來的不只有壓力,也會讓他們意識到自己雖然時常身處陰影,可仍願意伸出觸角觸碰世界。那份勇氣微小卻珍貴,宛如黑夜裡的一盞鬼火,柔弱卻閃耀。
萬聖節的意義,本來就不僅是刻南瓜、穿怪衣或嚇唬別人,更是一晚讓每個人都能成為不同模樣的機會。
外向者像煙火般盛放,內向者則像蠟燭般安靜長明。無論在哪個位置,今晚你都值得亮起來。
I型人萬聖節派對小策略
1️⃣ 找到安心的角落
保持視線能觀察全場,卻不用被所有人注意到。
2️⃣ 預先結伴
和一兩位熟悉的朋友同行,有人可依靠就不怕尷尬時刻。
3️⃣ 參與自己喜歡的活動
不硬撐聊天,選擇遊戲、拍照或佈置等能舒適融入的場景。
4️⃣ 設定能量管理界線
累了就去洗手間或戶外透氣,休息不是失敗,是補魔。
5️⃣ 隨時允許自己離開
結束時間由你決定,快樂不必靠待到最後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