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9年時為了增加被動收入,透過閱讀與網路查找找出最合適的被動收入途徑,被動收入途徑有...
1.租金收入 :
不想開槓桿也沒有足夠資金,所以打消包租公的想法,其實以目前房價而言,早期開槓桿買房的人,應該可以享受一波房價上漲的紅利,千金難買早知道,Who knows!
2.股利收入:
持續性的將存款投入績優股,每年績優股會持續的股利回饋回來,這或許是可行方式
3.退休年金
透過持續的勞保或者購買商業保險年金險,等到退休或60歲以後才有機會領到;其實不是很建議購買商業保險年金險,金額高且投資效率不高,重點是沒有複利效果; 勞保年金是否可以領到? 領到時會因為年金改革而變少? 因變數太多就順其自然吧!
4.部落格
文筆沒有很厲害,就算了
5.書籍版稅
理工畢業的工程師,且尚無特殊經驗,無法將經驗累計成一本書,暫時作罷
6.創業
創業後再將公司交給專業經理人經營,自己當董事,享受公司營運成長帶來的被動收入,只要成功的話,投資報酬率很高, 理想很美好,但現實很骨感...事實上創業成功的人寥寥無幾,大家只會看到XX創業成功(1%),但是都沒有看XX創業失敗(99%); 自認不是創業的料,這方法就算了
歸納上述方式,適合我的只有"股利收入",說到股票投資,早在剛出社會時的買賣股票都是專注在"投機",還投資未上市股票,結果當然是慘賠收場,約有10年不碰股票,也幸運的躲過2008年金融海嘯,若在2008年就有投資概念的話,應該就在2008年入場買優質股票,又是一個千金難買早知道的概念
在2009年為了找被動收入,才認識股神巴菲特,瞭解雪球理論,但是要怎麼找到雪球股? 真的傷透腦筋,當時聽到大家都說中鋼很穩,就從最穩的開始存股吧!
直到2011年時,意外中閱讀到溫國信-輕鬆滾出雪球股,發現雪球股的奧秘,將台汽電、中華電信、福興納入到存股池,只要有錢就會投入存股池,存股期間有陸陸續續將一些新的雪球股納入到存股池中,當然也有一些股票被我從存股池中移除的,中鋼就是最早被我移除的一檔股票,存股並非只進不出,當該公司營運走下坡時,就列入排除名單中,若是持續變差,就應該買出
在2011年台汽電、中華電信、福興買入後,目前一股不買,這些雪球股在14年期間,雖然不像最近很多飆股一樣,短期間就有1~2倍的獲利,但報酬率也不差,統計如下,早期買的股票,因長期配息,而讓成本降至0元(不是真的降為0,而是多年配息金額>購入金額),雪球股就是讓我們可以睡得著,專心於本業或家庭,讓雪球股為我工作賺錢,請大家好好體會「慢慢來,比較快!」吧!
2011年雪球股含息報酬率
- 台汽電 : 480%
- 中華電信:264%
- 福興: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