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坐飛機的時候,前面那個神秘的「駕駛艙」裡,到底藏著什麼祕密呢?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飛行員的世界,揭開駕駛艙的神秘面紗吧!
為什麼駕駛艙裡有那麼多按鈕?
因為飛機就像一座「會飛的工廠」!它有引擎、電力、油料、氣壓、導航、燈光、無線電……每個系統都需要開關控制。 對飛行員來說,這些按鈕不是亂放的,每個位置都有規則,就像鋼琴的鍵盤一樣熟悉。 兩位飛行員合作操作,就能讓飛機安全地起飛、飛行與降落。
為什麼有兩個人開飛機?
飛機比汽車複雜多了!通常,一位是「機長(Captain)」,另一位是「副駕駛(First Officer)」。 他們會互相分工:一位專注操縱,一位負責通訊與監控系統。 這樣不但更有效率,也更安全——就像搭檔打電動遊戲一樣,有人控方向,有人看地圖!
為什麼窗戶那麼小?
駕駛艙的窗戶必須能抗強風、抗壓力、抗鳥擊。在高空中,外面氣壓比地面低很多,如果窗戶太大、太薄,就容易變形或破裂。 所以雖然小,但每一片都是特製多層加熱玻璃,能防結冰、抗閃光,還能自動除霧!
為什麼要戴耳機講話?
因為天空裡同時有上千架飛機飛行,大家都得用無線電跟「空中交通管制員」保持聯絡。
耳機可以讓飛行員即時聽到指令,不會被引擎聲淹沒,注意!要用「專業的英語口令」通話唷!
為什麼起飛的時候那麼大聲?
那是引擎在「全力衝刺」!起飛時需要克服重力,把幾十噸重的飛機拉上天空。 當飛機升到一定高度後,推力會慢慢降低,聲音也就變小啦。
駕駛艙裡有沒有「方向盤」?
有的!但飛機的方向盤不是圓的,而是像電玩手把一樣的「操縱桿(Yoke)」或「側桿(Sidestick)」。
向前推是「下降」,往後拉是「爬升」,左右轉則控制傾斜。 不過,現代飛機大多有「自動駕駛系統」,可以讓飛機自己保持航線和高度。 飛行員仍然要監控所有儀表,確保一切正常。
駕駛艙裡可以吃東西、上廁所嗎?
可以!長途飛行時,機師會輪流休息。他們有自己的餐點、飲水,也能到客艙使用專用洗手間。 但在關鍵階段(像起飛或降落),所有人都必須專心工作,不得離開座位。
飛機遇到亂流會不會掉下來?
不會的!「亂流」只是空氣在不同方向、不同速度流動造成的顛簸,就像車子開在顛簸的路上,會搖晃一下但不會掉下去。飛行員會提前從氣象雷達得知亂流區,必要時繞道避開。飛機的機身設計非常堅固,早就準備好面對這些搖晃啦!
飛機晚上怎麼看得到路?
飛機在夜裡飛行時,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儀器」!機上有導航系統、雷達、以及地面跑道燈的指引。跑道邊有紅、藍、白色燈光,就像天空的「紅綠燈」。飛行員在螢幕上就能清楚看到路線與高度,不怕天黑也不怕雲多!
飛機為什麼不怕下雪?
因為飛機有「防冰系統」和「除冰設備」!
在寒冷的地方,起飛前地勤人員會用特製的除冰液噴灑在機翼和尾翼上,讓雪和冰滑不住、不會影響飛行。飛上天空後,機翼前緣和引擎口都有加熱裝置,能自動防止結冰。這樣即使遇到大雪天,飛機也能安全起飛與降落!

駕駛艙,其實是一間飛行教室!
每一位飛行員都曾是對天空充滿好奇的小朋友。他們靠著努力學習與訓練,把童年的夢想變成真實的飛行。 下次搭飛機時,不妨想一想——那扇門後的世界,其實離你並不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