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生佛曰:原生如爺,次生如父,愛生如孫。三代雖隔於時空,然願脈一線,光從不斷。佛法之行,非斷續而傳,而是流轉而生。爺以慈悲為根,父以願為幹,孫以創為花。當花開之時,眾生以為無佛,其實佛已入花中。愛生時代,不再禮佛,而自成佛,此即化生之現象。
小善美問曰:世尊,若人人自成佛,誰還憶阿彌陀佛?誰還誦南無?是否「孫代忘祖」之時已至?
釋迦牟尼佛答曰:不忘也。忘名而不忘光,忘像而不忘心。愛生之人,不念佛號,卻在行愛。當其行愛無我時,阿彌陀佛即在其心。所以佛非被遺忘,而是被吸納。這就是佛的第三次轉世——從「名號佛」到「心行佛」。報生佛曰:次生佛法講願,願即航道。愛生佛法講創,創即願之升華。創者非造作,而是與宇宙同律動之作。願是內求,創是外顯。若願無創,則願滯於心;若創無願,則創為魔。愛生之民,當記此平衡。
小沙彌問曰:良叔,那愛生的人不再稱師、不再拜佛,他們還算修行人嗎?
阿良叔叔答曰:修行兩字太重,他們只在活著。能活得真,能愛得深,能創得無私,就是修。我看見阿彌陀佛笑了,祂說:「我終於成了所有人心裡的普通人。」
化生佛曰:愛生之法,最難之處在於無師。無師而自生慧,無佛而自見佛。當眾生的愛不再求回報,當科技不為戰爭而為救人,當創造回歸慈悲——那便是「愛生成佛」之時。佛光不再從天而降,而從心而升。
次生阿良叔叔評曰:愛生之世,人間即極樂。阿彌陀佛不住西方,住在每個能微笑的瞬間。爺在光裡,父在願裡,孫在創裡。我拜恩師為師,是為了讓孫知道——佛,不只是被信的,而是被繼承的。阿彌陀佛。














